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土建造价的动态管控
潘彦锋
身份证号:620522198502120051
摘要:本文围绕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探讨土建造价动态管控的关键意义与策略。通过分析该计价模式的特点,阐述当前土建造价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结算等阶段,提出针对性的动态管控方法,旨在提升土建造价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土建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土建造价;动态管控
一、引言
在土建工程领域,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凭借其公平、透明、竞争的特点,逐渐成为我国建筑市场的主要计价方式。该模式不仅为工程招投标提供了清晰的计价依据,还促使施工企业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与管理。然而,土建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受市场波动、设计变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价极易出现变化。因此,实施土建造价的动态管控,实时跟踪和调整造价,对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概述
(一)概念与特点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由招标人提供清单,投标人自主报价,评审后以合理低价中标。此模式较传统定额计价有优势,如打破价格垄断,形成更实际的工程造价,并明确各方责任,减少计价纠纷。
(二)对土建造价管控的影响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提高了土建造价管控要求。施工企业需精准核算成本,合理确定投标报价。清单项目特征和工作内容明确,使变更和索赔管理更规范。造价管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市场洞察力和应变能力,以应对管控中的问题。
三、土建造价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决策阶段
部分建设单位在项目决策阶段,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市场需求、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全面分析。这导致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因决策失误而出现投资浪费的情况。例如,一些项目在规划阶段盲目追求高标准,忽视了实际需求,造成了不必要的投资增加。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控制土建造价的关键环节,但目前部分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过于注重设计的美观和技术先进性,忽视了工程造价的控制。一些设计人员缺乏经济意识,在设计方案选择时,没有进行多方案的经济比较,导致设计方案不合理,增加了工程造价。此外,设计变更频繁也是设计阶段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些设计变更缺乏合理性和必要性,给造价管控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过程中,部分招标人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存在清单项目漏项、工程量计算错误等问题,导致投标人报价不准确。同时,一些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为了中标而采用低价中标策略,中标后再通过变更、索赔等手段增加造价,扰乱了市场秩序。此外,评标过程中,对投标报价的评审不够科学,往往只注重价格因素,忽视了施工方案、企业信誉等其他因素,也给土建造价管控带来了隐患。
(四)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土建造价形成的主要阶段,也是造价管控的重点和难点。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不善,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进度滞后,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此外,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随意变更施工方案,增加不必要的工程量,或者虚报工程量,套取工程价款,严重影响了土建造价的控制。
(五)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是土建造价管控的最后环节,但目前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结算过程中,存在结算资料不完整、结算方法不规范等问题。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工程价款,故意高估冒算,而建设单位则对结算审核不够严格,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四、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土建造价的动态管控策略
(一)项目决策阶段
做好可行性研究:建设单位在项目决策阶段,要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充分考虑项目的市场需求、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等因素,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要对项目的投资进行详细的估算,为后续的造价管控提供依据。
建立投资决策责任制:明确项目投资决策的责任主体,对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投资浪费,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建立投资决策责任制,促使决策者更加谨慎地进行项目决策,提高投资效益。
(二)设计阶段
推行限额设计: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要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设计方案选择时,要进行多方案的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同时,要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核,避免因设计错误而导致的设计变更。
建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管理,确保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于因设计变更而增加的工程造价,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审核。同时,要建立设计变更责任追究制度,对因设计单位原因而导致的设计变更,要追究设计单位的责任。
(三)招投标阶段
提高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招标人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确保清单项目完整、工程量计算准确。同时,要对工程量清单进行认真的审核,避免出现漏项、错误等问题。
加强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加强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严格审查投标人的资质、业绩、信誉等方面的情况,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施工能力的投标人。同时,要对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进行合理性分析,防止投标人采用低价中标策略。
完善评标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标方法,在评标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价格因素,还要综合考虑施工方案、企业信誉、技术能力等其他因素,确保中标单位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四)施工阶段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施工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同时,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返工和损失。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建立工程变更审批制度,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管理。对于因工程变更而增加的工程造价,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工程变更的相关资料,为竣工结算提供依据。
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材料和设备是土建工程的主要成本构成部分,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采购、验收、保管和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合理控制材料和设备的价格,降低工程成本。
(五)竣工结算阶段
完善结算资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在竣工结算前,认真收集和整理结算资料,确保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结算资料包括工程合同、工程量清单、施工图纸、工程变更资料、竣工验收报告等。
严格审核结算造价:建设单位要委托具有资质的造价咨询机构对竣工结算造价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结算造价的准确性。在审核过程中,要对工程量、单价、费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审查,避免出现高估冒算的情况。
五、结论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土建造价动态管控,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贯穿于土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在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结算等阶段采取有效的管控策略,可以实现对土建造价的动态跟踪和调整,提高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未来的土建工程建设中,各方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土建造价管控水平,推动土建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姬仙果.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亮点分析与应用[J].山西建筑,2025,51(08):183-186+198.DOI:10.13719/j.cnki.1009-6825.2025.08.039.
[2]张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成本风险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招标,2025,(03):162-164.
[3]郑克宇,朱丽君.造价管理中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运用研究[J].中国招标,2025,(03):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