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分析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作者

闫苗 朱蓉蓉通讯作者

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16

引言

高血压是发病率很高的慢性病,而社区又是预防和护理的重要阵地,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达到有效地管理高血压的目的。很多患者缺乏对高血压的认识,从而造成疗效不佳、并发症增多、病情恶化等问题。以社区为基础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在护理高血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自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门诊的 180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各 90 例。观察组男性 43 例,女性 47 例;年龄为 46~77,平均(61.37±2.31)岁;病程为 2—14 年,平 均(5.09±1.34)年。对照组有 44 例男患者和 46 例女患者;年龄为 49~73,平均(61.71±2.09)岁;病程 3~15 年,平均(5.37±1.43)年,无明显并发症。两组患者一般数据比较均无显著性(P>0.05)。

纳入标准:(1)诊断为高血压;(2)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其他的并发症和副作用。

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中途退出。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特别是在血压指数和健康教育方面进行综合的护理。

观察组采取社区护理措施,主要内容有:(1)制定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计划: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不同个体特点的卫生知识传播方式,不仅要向患者普及,还要向他们的家属普及,加深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提升他们的护理水平。(2)对患者药物进行教育。由护士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说明,告诉患者用药的时机、剂量等,并协助患者将药物书写在药物的外包装上,以防遗忘,让患者自己把自己的服药过程做好记录,避免遗漏服用,也要提醒患者不要擅自更换或停药,否则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3)加强患者护理期间的血压监控,要从舒张压、收缩压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加强患者的护理,加强患者的护理计划,做好血压的监控与评价,以改善患者的血压管理水平。(4)对患者进行血压的维护,对患者的血压指数进行了监控,对患者进行了血压的控制。通过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在服药后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制定相应的对策。(5)制定良好的心理护理应急计划,提高患者的精神品质评价与分析能力,使患者减轻负面的情感冲击,特别是在受到焦虑、抑郁等状况的影响时,更要进行科学的剖析,使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得以改善,从而为患者进行下一步的护理工作。(6)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护理,使患者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使患者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7)运动健康。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血压的控制状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锻炼,并提出能让患者容易接受的锻炼方法,并且要养成每日锻炼的好习惯。在随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活动状况,以便适时地调整锻炼计划,避免过度锻炼。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护理前、中、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的变化。(2)对患者的负面情绪的影响: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和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结果数据由统计员处理分析,并获取最终结论,处理软件为SPSS22.0,统计的全部资料中,用 检验计量最后差异、t 检验计数资料最后差异,表示方式为用“ ”和 )等,若得到结论 ,则表明结果的统计分析要求。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比较

护理前,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 1。

表 1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比较( x ?s, )

2.2 两组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护理后,两组 SAS、SDS 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 2。

表 2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紧张、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并且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有目的的护理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采取有目的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样才能建立对自己的病情的信心。在社会上,医疗工作者应该向他们讲解药品的不良反应,把随意停药、更换药的危险性说清楚,同时也要让他们的家人也加入医生的遵医行为中来。在社区护理中,加强运动和饮食的引导也很重要,在饮食方面,要以低脂低盐的饮食为主,多吃虾皮、蘑菇、芹菜、油菜等富含钙质的食品。要养成长时间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多参加室外的有氧运动。

参考文献

[1] 杨蓝香.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0(05)

[2] 慕长英.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