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黄俊凯
广州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也正在逐步提高,尤其是机械化、自动化管理水平,操作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必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推广安全、规范的管理模式,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并且能够稳定地发展建筑业工作。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但是因建筑行业的人员流动性大、施工条件差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在建筑施工时要加强安全管理,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加以预防,从而减少因安全隐患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降低项目的经济损失,为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做出重要贡献。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一部分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这对其他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我们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减少工程建设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1.2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
加强安全管理意味着提前发现、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事故往往会导致工期延误和工程质量下降,因此,通过规范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影响。
1.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优秀的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工人在工作过程中不受伤害,减少事故和伤亡的发生。这显示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和保护,提高工人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其次,做好施工安全管理显示企业对社会负责任,关注公共安全,这样的企业形象将赢得公众的认可和尊重,对企业的声誉有积极的影响。
二、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2.1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教育普及率低
在建设项目的建设中,经济效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安全问题往往被放在次要位置,一些工程行业领导者对安全事故心存侥幸,并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这种安全意识淡漠的心态,极易在安全事故的发生中埋下隐患。从基层员工的角度来看,中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中有近8人成为农民工,流动性高,相对缺乏专业安全知识。为了节省项目运营成本和人力资源,一些项目直接忽略了岗前制度培训,这使得一些新员工在不了解基本安全规范的情况下直接工作,这自然会导致安全事故。
2.2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不完善,安全体系不健全
根据实践,尽管工地上有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但工人们仍然忘记佩戴安全头盔;他们习惯于搬运物料升降机和其他行为,没有人阻止他们。这通常与缺乏施工安全管理直接相关。此外,一些小型建筑项目甚至存在缺乏安全员和挂牌等问题。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3.1增强安全意识,实行分级问责
项目经理作为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建立以责任经理为主导、分级实施的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同时建立具有专门管理线和集团管理网络的安全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建设工程管理部门还应建立自上而下的责任追究制度,真正明确地将安全监督管理与自身利益相结合,使安全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建设项目建设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并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设备管理和生产需要,配备相应的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3.2 健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结构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体系结构在不断地进行优化完善。从实际的工作和建筑工程管理经验来看,通常以管理企业的领导层作为最高级组织,负责承担企业的监管职责,以及安全管理者责任。此外,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是二级组织,具体承担指定项目的安全管理责任,并落实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开展情况。
3.3 强化各级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不仅仅包括技术培训,还应该包括安全意识培养。除此之外,消防知识在施工人员中的普及同样重要,作为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如何应对有毒物质泄漏、火情预警的能力。岗前知识技能培训应该分三类人员进行,即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施工部门也应该积极落实新工人(合同工、学徒、临时工等)三级培训,以保障作业人员的综合安全素质。
3.4 严格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执行力度
施工单位无论是从事建筑工程的新建,还是扩建、改建工作,都需要具备专业的安全管理条件,以保障施工安全管理过程。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执行过程中,也应该从多途径来保障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度。配置专职安全员,专职负责安全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事故隐患。对现场中出现的违规违章操作及时纠正、制止。严格落实现场安全管理监督,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3.5 项目管理规划有宏观指导和实际操作性
在进行管理规划的制定时,要紧密联系建筑工程项目实际,能够将安全管理的管理运行方式和模式加入规划之中。能够实现将安全责任制度作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最后将管理规划报备到公司的组织进行审查与备案,能够保证其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指导性的作用。有关管理部门在编撰细则时,应当知悉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运行措施、建筑工程计划以及安全管理的工序,重视工作程序的可操作性和建筑工程针对性,依据项目建筑工程的具体工艺与特点,明确项目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核心环节,进行特别关注,重点监控。
3.6 关注安全控制点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是施工单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管理单位进行安全控制,属于建筑工程安全的事中控制。管理机构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进行的控制,通常分为对于日常例行安全核查和定期的安全检查两个类别。在日常的安全核查中,管理机构要重点关注被监管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安全防护性用具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安全防护方面经费的投入情况和使用情况;就业人员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制度是否健全;培训是否到位;是否有应急预案等处理方案。对于定期的安全检查,应包括确定检查的周期时间,能否发现施工单位的问题,是否可以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完成,能够保证对于建筑工程处于可控制状态之下,比如按月,按季度,或者节假日前后进行定期的核查。
3.7 落实建筑工程相关监管
从业人员的管理要想出色地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关人员除了要知悉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对于施工的建筑工程,还需要联系项目实际,根据当地施工的环境条件、根据不同的工艺方法以及施工的群体来进行仔细、准确地捕获、感知其生产过程中可能伴随出现的一些安全事故和隐患。然后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严格论证。并立即警示、要求施工单位制定相关应对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各个工种的操作性要求包括:对于机械式垂直运输作业、拆卸与安装作业、特种爆破作业、起重机作业、登高架高空作业等的系列操作安全要求。
结束语: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存在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管理人员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技术手段落后以及材料设备管理不规范等各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前做好安全管理策划,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安全技术监测系统,加强基层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尽最大可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 宋苏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 建筑·建材·装饰,2024(7):64-66.
[2] 王赛群.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及应对措施[J]. 房地产导刊,2024(20):62-63,66.
[3] 谈宇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22,7(23):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