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网络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播特征与舆论引导

作者

王燕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极为广泛。突发公共事件是指那些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且突如其来的事件。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舆论反应,而网络媒体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舆论的塑造者,具有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然而,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舆论引导的复杂性也使得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研究网络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播特征和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

1.网络媒体的即时性与广泛性

网络媒体具备强大的即时性。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体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信息,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例如,2019 年疫情初期,社交平台上的实时信息传播迅速超越了传统媒体。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用户能在数分钟内获取有关事件的最新进展。这种快速的信息传递机制使得公众能够迅速了解事态发展,促进了信息的广泛传播。网络媒体的广泛性同样为事件传播提供了巨大的优势。传统媒体受制于区域性限制,往往无法迅速覆盖到所有受众。而网络媒体突破了这一限制,新闻报道通过不同的社交平台和新闻网站传递到几乎每个用户手中。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微博和抖音等平台发布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消息时,用户能够通过转发和评论等方式参与到事件传播之中,推动信息的迅速扩散。

2.网络媒体的信息碎片化与多样性

信息碎片化是网络媒体的一个突出特征。用户获取的信息往往是片段化的,缺乏完整的背景和上下文。比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报道常常首先呈现事件的热点片段,缺乏系统的事件分析。这种碎片化信息的传播模式容易导致信息的误解与曲解。例如,2018 年某起社会事件中,网络平台上的视频片段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但由于缺乏背景信息,公众对事件的真实情况产生了误判,网络上的情绪一度失控。网络媒体呈现的信息形式多样,既有文字报道,也有视频、音频以及图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简短的文字和动态画面使得信息更具吸引力,能够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例如,某次突发事件发生后,许多用户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个人的现场经历,给事件的传播带来新的视角。虽然这种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能够快速吸引公众的关注,但也可能导致信息的偏差与误导。

3.网络媒体的互动性与社交性

网络媒体具备高度的互动性和社交性,公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还是信息的传播者。在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平台的互动性使得公众能够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与信息的传播中。例如,微博上的话题热搜榜能够反映出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和情感态度。在2017 年某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用户通过留言和转发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和情绪,这种互动性使得事件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同时,社交平台上的信息传播能够通过“社交网络效应”扩展信息的传播范围。一个用户发布的信息可以迅速被其好友或粉丝看到,继而通过他们的转发传播给更广泛的群体。这种传播模式不仅加快了信息的流转速度,还加大了舆论的扩散效果。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社交平台的传播路径使得负面情绪和信息被迅速放大,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

二、网络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1.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

网络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功能不容忽视。其通过即时发布信息和传播权威内容,能迅速引导公众情绪与观点。例如,在 2014 年某突发公共事件 方媒体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权威声明,成功缓解了公众的恐慌情绪。通过权威人士的公 应急响应,网络媒体帮助公众获得了事件的真实信息,并减少了谣言的传播。网络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解释者,直接影响着事件的舆论走向。

2.网络媒体中的负面情绪与谣言传播

尽管网络媒体具备强大的舆论引导功能,它也容易成为负面情绪和谣言的传播温床。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的不对称、处理不及时和官方回应不够等因素,常常导致不实信息和谣言的传播。在某次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体上的一些非官方消息引发了公众的过度恐慌。许多未经证实的信息通过社交平台迅速传播,造成了社会的恐慌情绪,甚至出现了错误的舆论导向。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工具,在信息传递上具有广泛性和传播速度,但也使得虚假信息的传播变得异常迅速。

3. 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

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及时发布事实真相、专家分析及政府回应,网络媒体可以有效引导公众的情绪和意见。例如,在某次突发公共事件后,某新闻网站通过不断更新事件的进展,结合专家的意见,迅速平复了公众的情绪,并将舆论引导到了理性讨论的轨道。网络媒体在此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使得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得到缓解。

结论

网络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愈加重要, 它不仅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还在舆论引导上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即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络媒 事件信息传递到各个社会群体,但也因其碎片化和互动性的特征,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 舆论引导需要依靠真实的信息发布、权威专家的声音以及政府部门的及时回应,确保公众能够获得准确的事件信息,并引导社会情绪朝向理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 网络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功能探析[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 25(3): 45-56.

[2]刘磊. 网络舆论引导与公共事件 机制[J]. 传媒观察, 2020, 32(2): 78-85.

[3]李明. 社交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 影响及对策[J]. 新媒体与社会, 2019, 21(4): 112-120.

[4]周磊. 网络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路径与策略[J]. 现代传播, 2017, 29(5):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