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在初中古诗文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梁元亮
山东省宁阳县复圣中学 山东宁阳县 271400
引言
在初中语文课程体系里,古诗文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文学涵养的核心载体,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因古诗文创作年代与当下相距甚远,其语言表述与现代文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学生在研习过程中往往觉得艰深晦涩,难以产生浓厚兴趣。以往的教学模式大多将重点置于字词训诂、诗句转译以及背诵要求上,使得学生很难真正领略古诗文蕴含的意境与情感,情景教学法的引入,为初中古诗文课堂注入了全新活力。这种教学方法凭借构建鲜活逼真的教学场景,把抽象的古诗文知识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情境,有效消弭了学生与古诗文之间的隔阂,让学生仿若置身其中,真切感受古诗文的独特魅力,从而充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一、情景教学在初中古诗文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时期,学生怀揣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可面对相对枯燥的古诗文知识,一旦教学手段失当,极易让其丧失学习热忱,情景教学法凭借多元情景创设,成功攫取学生目光,于《木兰诗》授课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古代战争图景、花木兰替父从军动画及相关乐曲。学生仿若穿越时空,见证花木兰的果敢抉择,这般强烈的视听震撼,极大勾起学生好奇心,使其急切探寻花木兰从军历程中的更多情节,进而对《木兰诗》学习萌生浓厚兴趣[1]。后续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踊跃表达对花木兰人物形象的见解,课堂氛围热烈非凡,课堂观察数据显示,运用情景教学后,学生课堂主动发言频次较传统教学多出 30% ,充分彰显学习兴趣被有效激活。
(二)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古诗文内蕴丰厚,其承载的不只是表层语义,更涵括诗人的情感思绪、精神追求以及彼时的社会风貌等深层意蕴。情景教学助力学生领会这些繁复内容,讲授《望岳》之际,教师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使学生仿若立于泰山之麓,仰观雄伟壮阔的山岳。学生目睹泰山巍峨耸立、云雾氤氲,切实体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描绘的雄浑气象,教师再结合杜甫生平际遇,解读其创作此诗时的心绪与抱负,置身这般情境,学生更易明白诗人借泰山抒发出对自然的礼赞,以及自身勇攀高峰、俯瞰万物的壮志豪情。课后测试结果显示,采用情景教学班级学生对《望岳》的理解正确率达 85% ,较传统教学班级高出 20% ,有力印证情景教学于增强学生古诗文理解感悟能力的突出成效。
二、情景教学在初中古诗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景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资源于教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初中古诗文课堂上,教师可充分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构建教学情境,就如学习《钱塘湖春行》,教师播放一段展现西湖春日盛景的视频,视频里湖水波光闪烁,岸边柳色新绿,桃花灼灼绽放,鸟儿于枝头啼鸣婉转。同时搭配轻柔舒缓的古典乐曲作为背景,营造出惬意悠然的氛围,学生通过观赏视频,直观领略西湖春日的盎然生机,对“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绘的景致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教师还可呈现古代西湖地图,辅助学生明晰诗人游览路径,进一步深化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在阐释诗词韵律时,教师播放专业朗诵音频,引导学生跟读,感悟诗词节奏与韵律之妙。
(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
角色扮演让学生沉浸古诗文情境,感知人物情感,在教授《论语·十二章》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扮孔子及弟子,以古人神态口吻对话。模拟对话中,学生把握文言文语言特色,领略儒家思想传递,为诠释角色,学生揣摩人物心理理解文本内核。演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学生思考孔子观点及弟子反应,理解学习态度、交友之道和君子修养,表演后教师引导研讨,评析小组表现,深化学生课文理解,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探索,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古诗文理解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
把古诗文与现实生活相勾连,能让学生感知古诗文的实用价值与生活韵味,从而降低学习难度。讲解《论语》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经历,思索新知识学习后及时复习的益处,学生踊跃分享复习数学公式、背诵英语单词等学习过程中的心得,由此深刻领会这句名言蕴含的学习方法与态度。学习《石灰吟》之际,教师可组织学生前往石灰厂参观,让学生目睹石灰烧制的全过程,知晓石灰从深山开采,历经烈火煅烧终成可用之材的艰难历程。参观途中,学生自然联想到诗人于谦借石灰自比,抒发的为国尽忠、不惧牺牲之志,以及坚守高洁品格的决心,对诗歌的理解愈发透彻,这种立足生活实际创设情景的方式,让学生在熟悉场景里感悟古诗文的深刻意蕴,有效提升学习成效。
三、情景教学在初中古诗文课堂应用中的挑战与对策
(一)面临的挑战
实际教学场景中,情景教学的落地实施遭遇不少阻碍,教学资源存在局限性便是突出问题,有些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备,缺少多媒体装置、虚拟现实设备等,使得多样化情景创设难以实现,借助 VR 技术辅助教学更无从谈起。教师对情景教学的掌控能力各有高低,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出色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与随机应变能力,既要创设恰当情景,又得引导学生在情境里高效学习。部分教师对情景教学理念领会不深,创设情景时易偏离教学主旨,或者难以把握课堂节奏,致使教学成果未达预期,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也干扰着情景教学成效,不同学生对情景的接受程度、参与积极性存在差异,性格内向或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情景活动中可能难以主动投入,情景教学的优势因而无法充分彰显。
(二)应对对策
破解情景教学实践困境需多维度协同发力,校方当拓宽教育资源配置路径,加快多媒体设备迭代更新,推进智慧教室建设进程,为情景教学创设物质基础;构建常态化教师培训体系,引入专家资源开展情景教学理论研讨与实操工作坊,助力教师群体提升教学创意设计与课堂调控能力[3]。教师自身应强化专业研修,深度解析教材文本与学情特征,依循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差异定制情景教学方案,确保情境构建精准契合育人目标。课堂场域中,教师宜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与协作学习模式,给予性格内向或基础薄弱学生更多展示契机,引导其融入情境化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情景创设实践,通过古诗文主题绘画创作、剧本编写等方式,激发学习内驱力,深化文本理解层次。
结语
情景教学于初中古诗文课堂的实践收获丰硕成果,充分点燃学生学习热忱,有效增进其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凭借多媒体资源整合、角色扮演体验、生活场景联结等多元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打造出鲜活生动、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不过在具体实施时,情景构建务必紧扣教学核心目标,谨防陷入形式主义误区而偏离古诗文教学本质;还需依据学生学情特点与教学实际条件,灵活选用适配的情景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最优教学成效。伴随教育技术革新迭代与教学研究持续深化,情景教学在初中古诗文课堂的应用必将日臻完善,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进程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雪.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羁旅思乡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4.
[2]宋丹,陈忆雯.人教版与部编版中李白和杜甫的选诗对比[J].文学教育(下),2022,(06):19-21.
[3]吴小婷.人教版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编研究[D].集美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