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技术应用
刘波
陕西省林产品开发贸易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引言
就目前情况而言,全球气候变化呈现出不断加剧的状态,在此形势之下,削减碳排放以及提升碳汇已然成为国际上普遍达成的一种认识。森林在生态环境之中,属于关键的碳储存库,其具备的碳汇功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要切实发挥森林碳汇的作用,其首要条件便是精准测量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数量。而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技术的运用,能够为碳汇的评估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给予科学层面的依据,这对于推动生态保护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此,针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
1、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技术应用的重要价值
1.1 保障碳汇交易公平有序
碳汇交易市场能够顺畅运行,准确的碳汇计量成果至关重要。唯有借助值得信赖的计量手段,才能够精准地算出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数量,给交易的双方提供得到认可的碳汇具体数值。要是缺少精准的计量,碳汇交易就缺失了公平公正的依据,极容易造成市场秩序紊乱以及利益方面的矛盾。通过应用计量技术,能够明确碳汇权属所对应的碳数量,让交易的对象变得清晰且可衡量,推动碳汇交易从理论概念转为实际的操作行为,使市场焕发生机活力,促使社会资本投向林业碳汇范畴。
1.2 助力森林经营科学决策
森林经营所采取的相关手段,会对森林的碳汇能力产生直接作用。与此同时,计量技术能够反映出在不同经营模式之下,森林碳汇出现的变动情况。借助长时间的计量工作,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森林在成长、砍伐、更新等各个阶段碳汇的动态变化,剖析不同树木品种以及林分结构给碳汇带来的影响。基于上述各项数据,森林经营者就可以对造林时树种的挑选、抚育力度等具体措施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制定出以提高碳汇为重要目标的经营方案,达成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的良好效果,推动森林经营从依靠经验来进行,转变为依靠数据来决策。
1.3 支撑气候变化应对研究
开展气候变化相关研究,得把碳循环的规律给摸透,而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里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依靠计量方面的技术手段,能够精确地测算出森林对于碳的吸收情况以及排放状况,还能清晰呈现出碳在植被、土壤与大气之间相互交换的具体过程。这些获得的数据信息,对于构建气候模型来说,提供了关键的参数依据,进而能够提升对未来气候走向预测的精准程度。与此同时,凭借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森林碳汇计量所得到的结果开展对比分析,就能够掌握气候变化对森林碳汇功能所产生的影响,为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给予科学层面的有力支持。
1.4 促进生态保护政策完善
生态保护相关政策进行制定的时候,必须要把客观的数据当作依据,而森林碳汇的计量成果就是特别重要的参考因素。借助对不同地方森林碳汇能力的计量这种方式,能够弄清楚生态保护工作之中比较关键的区域以及优先需要开展工作的方向,从而让政策具备更强的指向性以及实际成效。与此同时,这些计量得到的数据可以对目前已经存在的生态保护政策实际执行的效果展开评价,像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建设这些具体举措对于提升森林碳汇起到的作用,这些评价结果就能够作为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的支撑,助力生态保护工作不断实现进步和改善。
2、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技术应用的优化路径
2.1 推动计量技术融合创新
仅依赖一种计量技术,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局限之处。而若是将多种技术相互融合,便能够对计量的精准程度予以提升。举例来讲,要是把遥感技术跟地面实际测量进行有机结合,遥感手段能够迅速获取大范围的森林相关信息,地面的实际测量则能够对遥感所获得的数据起到校准的作用,二者相结合就达成了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的精确计量。像是某一片林区,运用了无人机遥感和样地调查相互融合的技术,使得碳汇计量的误差下降了 15%. 。并且,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来处理大量的计量数据,能够提升数据分析的效率以及精确程度,从而推动计量技术朝着智能化以及高精度的方向不断发展。
2.2 构建数据共享协作机制
森林碳汇计量这项工作关联着林业、气象以及科研等多个领域的部门。由于相关数据分散于各个部门,并且数据格式也缺乏一致性,进而对计量工作的效率产生了限制。针对这一情况,应当建立一种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将数据的标准和格式加以统一规范,以此达成数据能够实时进行交换与共享的目的。就像某省所构建的森林碳汇数据共享系统,该系统把林业资源普查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的数据进行了整合。如此一来,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便无需再次重复采集数据,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了 40‰ 。不仅如此,凭借数据共享这一举措,还可以实现对不同区域的计量结果展开对比分析,从而为全国范围内的森林碳汇评估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撑基础。
2.3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计量技术的运用,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操作与阐释。通过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协同合作,设置森林碳汇计量相关的专业课程,以培育兼具林业知识、计量技术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并且,积极开展针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现有从业人员对先进计量设备与技术的掌握水平。像是某林业研究院就会定时举办计量技术培训课程,这使得基层技术人员对新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提升了 60% ,从而保证了计量技术能够在基层得以有效运用。
2.4 完善政策支持与标准规范
政策方面的扶持是计量技术得以运用的关键支撑。政府应当推出一系列具有激励作用的政策举措,以此来鼓励企业以及科研单位积极投身于计量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实际应用工作当中。对于那些运用了先进计量技术的主体,可以考虑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助。与此同时,要制定出一套统一的针对森林碳汇的计量标准及规范,把计量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数据收集的详细流程以及质量管控等相关要求都清晰地予以明确。通过这些举措,来保证各个不同机构所给出的计量成果具备可比性与权威性。举例来说,国家颁布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指南》,针对计量工作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规范化处理,让计量工作能够有明确的规则可以依照。
结语
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技术的应用,对于碳汇交易、森林的科学管理、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而言,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从推动技术间的相互融合,搭建起数据能够共享的机制,着力于强化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育,再到进一步完善政策标准等多个维度出发,就能够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优化。展望未来,不断提升计量技术所达到的水平,将会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为“ 双碳”目标的顺利达成提供助力,推动生态与经济实现协调共进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刘一江. 菌根真菌对森林碳汇的影响及展望[J/OL].温带林业研 究,1-4[2025-08-17].https://link.cnki.net/urlid/23.1603.S.20250813.1607.002.
[2]于贵瑞,郭珂歆,郝天象. 新时期林业生态经济体系构建的初步探索[J].林业科学,2025,61(07):8-22.
[3]朱林红,乔青,刘晓娜,等. 北京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J/OL].中国环境监测,1-11[2025-08-17].https://link.cnki.net/urlid/11.2861.X.20250709.1837.002.
[4]顾光同,陈庭凤,赵田田. 碳市场试点政策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 影响[J/OL].生态学报,2025,(19):1-16[2025-08-17].https://doi.org/10.20103/j.st xb.2025011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