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企业风险管理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作者

杨金城

柳州工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545616

摘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型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聚焦于工商管理领域,深入探讨企业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首先对企业风险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明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等维度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风险管理模型能够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识别风险,合理评估风险水平,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模型构建;实证研究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愈发复杂,面临的风险种类不断增多,风险程度也日益加深。从宏观经济波动、政策法规变化,到微观的企业内部管理不善、技术创新瓶颈等,各类风险都可能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市场地位甚至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前识别潜在风险,采取恰当措施降低风险损失,把握风险带来的机遇。然而,当前许多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风险识别不全面、评估方法不科学、应对策略缺乏针对性等。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系统且实用的企业风险管理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工具,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

一、企业风险相关理论概述

1.1 企业风险的定义与分类

企业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可将企业风险进行多种分类,按风险来源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涵盖宏观经济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市场风险等;内部风险则包括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明确风险分类是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

1.2 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求平衡,确保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中,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其遵循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即风险管理应覆盖企业所有业务环节和层面;重要性原则,对影响重大的风险给予重点关注;适应性原则,风险管理策略要与企业规模、业务性质、发展阶段相适应;独立性原则,风险管理职能应相对独立,以保证其客观性和有效性。

1.3 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风险管理理论经历了逐步演进的过程。早期主要关注纯粹风险,重点在于损失的控制与保险转移。随着企业经营复杂性增加,风险管理范畴不断拓展,融入了战略风险、运营风险等全面风险概念。现代风险管理强调以量化分析为基础,结合定性判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企业风险管理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企业风险管理模型构建

2.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运用头脑风暴法、流程图法、检查表法等多种方法,全面梳理企业内外部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从企业战略规划、生产运营流程、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方面入手,找出潜在风险点,并对风险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

2.2 风险评估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定性评估可运用风险矩阵,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主观判断;定量评估则借助统计模型、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如计算风险价值(VaR)等指标,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优先级。

2.3 风险应对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对于风险发生可能性高且影响大的风险,采取风险规避策略,如放弃高风险业务;对于风险发生可能性低但影响大的风险,采用风险转移策略,如购买保险、签订合同转移风险;对于风险发生可能性高但影响小的风险,可采取风险降低策略,通过优化流程、加强内部控制等措施降低风险;对于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都较小的风险,可选择风险接受策略。

2.4 风险监控

建立风险监控机制,持续跟踪风险状态,及时发现新的风险因素和风险变化。定期对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风险管理体系始终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三、实证研究

3.1 研究设计

选取一定数量不同行业、规模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企业在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等方面的数据。问卷内容涵盖企业基本信息、风险类型、风险管理措施及效果等方面。

3.2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样本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情况;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验证风险管理模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风险管理措施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风险管理模型与企业实际风险管理情况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有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够显著提高风险应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提升企业绩效。同时发现,不同行业、规模的企业在风险管理重点和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企业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模型对于企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各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风险管理模式。然而,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选取的范围和数量可能不够全面,对一些新兴风险的研究不够深入等。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加强对新兴风险的研究,不断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模型,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焱.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分析探讨[J].房地产导刊, 2015, 000(022):382-382.

[2]朱磊,王宁.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分析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 000(006):00199-00199.

[3]孔亮.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型构建[J].现代物业:中旬刊, 2023(10):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