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研究
李竹青
烟台鲁秀置业有限公司
1 装配式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的特点
1.1 施工效率高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在工厂提前制作完成,机电安装所需的管道、线路等可以在预制阶段就进行合理布局与预装。相比于传统建筑施工中现场逐一安装和连接机电设备,这种工厂化的预制生产模式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时间。例如,预制的电气桥架和水管可以成批生产,并且在工厂完成组装和测试,运到施工现场后只需进行简单的拼接和连接即可。这不仅提高了施工速度,还减少了现场施工的人员和时间成本,使得整个项目能够更快地交付使用。
1.2 质量稳定性好
在工厂环境中进行机电安装部件的预制,能够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工厂拥有专业的生产设备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按照严格的生产标准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相比于现场施工,工厂的生产环境更加稳定,能够有效避免天气、场地等外界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例如,在预制管道时,可以通过先进的检测设备对管道的管径、壁厚、连接密封性等进行精确检测,确保每一个预制件都符合质量要求。同时,工厂化生产还便于进行质量追溯,如果发现某个预制件存在质量问题,可以快速定位和解决,从而提高整个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稳定性。
1.3 节能环保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节能环保优势明显。一方面,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可以减少现场施工的建筑垃圾产生。在传统建筑施工中,现场切割、焊接等操作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和粉尘,而装配式建筑的预制生产可以精确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减少浪费。另一方面,预制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更加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材料。例如,在预制的空调风道中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减少空调系统的能量损失;在电气设备的选型上,优先选择节能型产品,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耗。此外,装配式建筑的机电系统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安装精度高、连接紧密,能够更好地发挥设备的性能,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2 装配式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要点
2.1 预留预埋精准度把控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机电安装中,预留预埋工作是基础且关键的环节。精准的预留预埋能够为后续机电设备的安装提供良好的条件,避免因位置偏差等问题导致的二次施工。首先,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与各专业人员进行充分沟通,综合考虑建筑结构、机电系统的布局等因素,确保预留预埋的位置、尺寸等参数准确无误。例如,对于电气线路的预埋管,要根据配电箱、插座等设备的位置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出现管线交叉、冲突等情况。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使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如激光测距仪、水平仪等,确保预留预埋的位置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同时,要对预留预埋的部件进行固定和保护,防止在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损坏。比如,对于预留的套管,要采用钢筋等进行加固,避免其在混凝土振捣时发生偏移。此外,还要建立有效的质量检查机制。在预留预埋工作完成后,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检查内容包括预留预埋的位置、尺寸、数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部件的固定是否牢固等。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预留预埋工作的质量。
2.2 管线综合布局优化
装配式建筑的空间相对有限,因此机电管线的综合布局优化至关重要。通过合理规划管线的走向和位置,可以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减少管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也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检修。在进行管线综合布局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按照不同系统的功能和特性进行分类布置。
例如,将强电、弱电线路分开,避免相互干扰;将给排水管道与电气线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漏水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其次,要优先考虑大管径、高压力的管线,为其预留足够的空间,避免因后期增加其他管线而导致空间不足。可以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管线综合设计。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能够直观地展示各管线的位置和走向,提前发现潜在的冲突和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同时,BIM 模型还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详细的施工指导,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管线布局进行灵活调整。如果遇到结构梁、柱等障碍物,要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调整管线的走向,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3 模块化安装技术应用
模块化安装是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的重要特点和优势之一。将机电设备和管线按照一定的功能和规格进行模块化设计和生产,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在模块化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设备和管线的兼容性和整体性。对不同模块进行标准化设计,统一接口和尺寸,确保模块之间能够无缝连接。例如,对于空调机组的模块化设计,要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部件集成在一个模块中,并预留好与其他模块和管线的连接接口。在模块化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质量。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确保模块的制作精度和质量稳定性。同时,要对模块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调试,确保其在出厂前能够正常运行。在施工现场,要做好模块的运输、存放和安装工作。采用合适的运输工具和方式,避免模块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模块存放要按照规定的位置和方式进行,防止变形和损坏。安装时,要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顺序进行操作,确保模块的安装位置准确、连接牢固。
2.4 质量检测与调试
质量检测与调试是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确保机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通过全面的质量检测和调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机电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在质量检测方面,要对机电设备和管线的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安装位置、水平度、垂直度等是否符合要求,管线的连接是否牢固、密封是否良好等。同时,要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如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是否符合标准,给排水设备的流量、压力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调试工作要按照先单机调试、后系统调试的顺序进行。单机调试主要是对单个设备进行调试,检查其运行情况和性能指标是否正常。系统调试则是将各个设备和管线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联合调试,检查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和协调性。在调试过程中,要做好数据记录和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此外,还要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复查。对于一些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和系统性能的问题,要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并进行再次检测和调试,确保机电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3 结语
研究装配式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并支持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包括精准预留预埋、管线布局优化、模块化安装及质量检测与调试。这些技术满足现代建筑的功能、安全和节能环保需求。随着技术进步,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将更成熟,助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金龙,伍军.装配式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4,(12):143-145.
[2]代鹏.装配式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08):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