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吴晶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摘要:新媒体时代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技术支撑,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音乐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包括创新音乐课程体系、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创新音乐教学手段等改革策略,旨在提升高校音乐教学效果,实现音乐教学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音乐教学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高校传统的音乐教学存在着学生主体不明、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手段单一等弊端,难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应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推动教学改革,重新构建音乐教学体系,从而助力高校音乐教育不断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新媒体时代为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媒体平台中容纳了海量的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从多种新媒体渠道挖掘音乐教学资源,将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促使音乐教学质量提升。二是新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和即时性,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创建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新媒体教学环境中与教师进行互动,沉浸式学习和理解音乐知识[1]。三是新媒体时代为高校音乐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采用远程教学、在线教学、虚拟现实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弥补传统音乐教学的不足,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一)创新音乐课程体系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应创新音乐课程体系,使音乐课程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具体的改革策略如下:其一,推进音乐课程数字化升级。在音乐课程开设中,可以将视唱练耳、和声学等课程与Auralia、Sibelius等智能软件相结合,借助智能软件优化音乐课程教学手段,从而建设数字化音乐课堂。其二,强化跨学科融合。高校可以探索音乐学科与计算机科学、数字媒体艺术、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开设跨学科课程,增加跨学科教学内容,促进学生音乐创新能力和跨界思维发展。如,高校可以开设音乐与编程、音乐与数字媒体创作、音乐心理学等交叉课程,进一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其三,增加新媒体音乐创作内容。高校可以在音乐课程中增加电子音乐制作、影视配乐设计等新媒体音乐创作内容,反映出当前音乐发展的多元化。教师应在新媒体音乐创作课程中充分利用音乐制作软件和先进的硬件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音乐创作技巧。
(二)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音乐教学要借助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创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拓展音乐教学平台,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具体实施策略如下:其一,创新翻转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MOOC平台学习乐理知识,在课堂重点讲解教学难点,并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深化对乐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成为音乐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创新远程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直播技术邀请国内外知名音乐家开展线上讲座,让学生与音乐家进行线上互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师还可以利用直播技术开展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线上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由教师向学生答疑解惑。其三,创新虚拟音乐实验室。高校可以利用VR技术、AR技术创建虚拟音乐实验室,在虚拟音乐实验室中模拟历史音乐场景、音乐排练场景,让学生沉浸在虚拟空间中进行音乐实践,培养学生音乐专业能力。
(三)创新音乐教学手段
随着新媒体技术和数字化工具的快速发展,高校音乐教学应抓住机遇创新音乐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音乐教学平台。具体的改革策略如下:其一,应用新媒体技术。音乐教师可以利用B站、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将其充实到音乐课堂上,使学生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其二,应用数字化技术。音乐教师可以利用音频编辑软件、在线教学平台、AI辅助作曲等新型的数字化教学技术创新音乐教学活动,打造新媒体教学课堂,提高音乐教学活动对学生吸引力[2]。其三,应用大数据技术。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收集和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数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识别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难点和兴趣点,从学生学情出发优化制定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指导,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要在新媒体时代的赋能下,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新媒体技术和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技能,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为深化音乐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立平.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4):69-73.
[2]徐柳.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改革策略探讨[J].艺术评鉴,2021(8):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