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实践

作者

王磊

吉林省榆树市新民学校130499

摘要:语文课标指出: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作业。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建构学生语言基础、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现在老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存在思维僵化和形式单调的问题,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就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以及把核心素养融合进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创新;作业设计

小学教师应该充分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该特别重视基于生活情境来创建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单元作业,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这样有助于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小学阶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时期,它为日后更深入地学习汉语以及培养终身的语言素养奠定了基础。目前,小学的汉语学习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作业量过大且重复性高、形式单一、评价方式单一以及家长的过度干预,就此提出以下方法仅供参考。

一、创设学习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理解记忆经典名篇,古诗文和赏析关键语句,这些教学目标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而现在小学语文的作业形式单一,情景单调,学生把语文知识视作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学生无法联想到具体生活,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阻碍了语文素养的提高。为了改变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设计作业时就融入具体的生活情景,不仅能够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掌握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课文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播放端午节相关科普视频,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与发展。抽象的传统习俗对学生来讲难以理解其文化内核,机械的记忆背诵无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回家观察记录自己家里在端午节会干些什么的实践类作业,可以采用手抄报或者日记的方式检查,并在课堂展开分享与讨论。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出包粽子、挂艾叶菖蒲、观看龙舟比赛等传统风俗习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给学生布置回家观察生活情景里的传统文化知识。

二、开展主题类实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人教版教材在编纂时,会把具有相同内核的文章放在一个单元进行系统性学习。这种模块式的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把各类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思维框架。但同时也存在呆板授课,作业内容重复等问题。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布置主题式作业,引导学生跳出思维定式,充分理解文章内涵,找出共同点,关注不同点,进行整合汇报。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涵,还能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一举多得。

比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乡村生活”单元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完成主题式的作业。首先进行阅读积累,学习完《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后,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描写乡村生活的好词好句,制作成积累卡片。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让学习小组利用假期一起到乡村中观察乡村风景,感受乡村的田野、河流和农舍,领悟其中蕴含的人文气息。最后进行整合汇总,找到课文的共性,同时体会古今中外乡村的不同之处,在课堂上进行主题展示,这种集思广益的作业模式不仅契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分层布置作业。

在语文学习中,由于早期教育参差以及文学天赋的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不一,这时候如果采用传统”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会导致基础弱的学生完成作业吃力;基础好,文学素养高的学生“吃不饱”,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夯实后半段学生的基础,拔尖高层次学生的水平。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历史故事”时,教师可以把作业分成ABC三类。对于基础较弱,学习语文吃力的同学,完成A类作业:背诵文言文原文和课下注释,能够照着原文翻译,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僻字。熟读单元内文章等文章。对于有一定基础和理解能力的学生,布置B类作业,让他们完成用自己的话讲述《王戎不取道旁李》等文章的故事。分析《扁鹊治病》中蔡恒侯病情发展过程。C类作业布置给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让他们对比此单元各个主人公的形象品质,整合汇报。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其他相似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等,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这样的分层作业可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更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的作业时,应该充分融合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递,更要关注学生的深度阅读,实践体验等多元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仅提高个体的核心素养,也在小组作业中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师也要以灵活多元的考核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具体文章具体分析,探索出最契合本文,最有利于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的作业形式。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在实践中亲身体会,期待他们能灵活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周芹.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实践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4,(12):19-21.

[2]王洁.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策略与实践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