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研究
张盼
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对于工程造价控制具有关键意义。本研究聚焦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探讨在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全生命周期成本涵盖的各个阶段及成本要素,指出在招投标中考虑这些要素的必要性。然后阐述当前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如对全生命周期成本认识不足、评标体系不完善等。最后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包括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库、优化评标指标体系等,以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全生命周期成本、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一、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全生命周期成本概述
1.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招投标是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通过竞争机制选择合适的承包商的方式。在招投标过程中,业主可以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选择具有技术实力、管理能力和合理报价的承包商。这不仅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来说,招投标制度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2.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内涵
全生命周期成本是指建筑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拆除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成本之和。包括初始投资成本,如土地购置、工程建设费用等;运营维护成本,如日常的设备维护、能耗费用等;以及报废拆除成本等。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强调了从长远角度看待建筑工程的成本,而不仅仅局限于建设阶段的成本。在建筑工程中,不同阶段的成本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关系。例如,在设计阶段增加一些节能设施的投资,可能会在运营阶段降低大量的能耗成本[1]。
3.招投标阶段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必要性
在招投标阶段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是非常必要的。从业主的角度来看,业主希望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内实现总成本的最小化。如果只关注建设成本而忽视运营维护和拆除成本,可能会导致后期成本的大幅增加。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来看,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例如,选择质量更好、耐久性更强的建筑材料,虽然可能会增加建设成本,但会减少后期的维修和更换频率,从而节约社会资源。
二、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全生命周期成本认识不足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很多业主和承包商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业主往往过于关注建设成本的降低,而忽视了运营维护和报废拆除成本。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也大多只考虑建设阶段的成本和利润,没有对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在招投标过程中,全生命周期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例如,一些业主为了降低建设成本,选择了低价但质量较差的建筑材料,结果在运营阶段出现了频繁的维修和更换,增加了运营成本[2]。
2.评标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评标体系主要侧重于对建设成本、企业资质和技术方案等方面的评价,对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考量不足。评标指标往往没有涵盖运营维护成本、环境影响成本等全生命周期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在评标过程中,那些能够提供全生命周期成本较低的方案的承包商可能无法脱颖而出。例如,一些具有节能技术和环保措施的投标方案,由于评标体系没有对这些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可能会被忽视,导致最终选择的方案不是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的方案[3]。
3.信息不对称
在招投标阶段,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承包商对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业主往往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承包商可能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在投标报价时隐藏部分成本信息,或者夸大自身的能力和优势。例如,承包商可能会低估运营维护成本,从而使自己的报价看起来更具竞争力,但实际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营维护成本可能会大幅增加。这种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业主在招投标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难度。
三、招投标阶段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1.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库
为了更好地在招投标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数据库可以收集不同类型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包括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拆除成本等。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建设标准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参考范围。在招投标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可以利用这个数据库对投标报价进行评估和分析。例如,对于一个住宅建筑项目,数据库可以提供类似项目的建设成本、每年的运营维护成本以及预计的拆除成本等信息,帮助业主和承包商更准确地估算全生命周期成本[4]。
2.优化评标指标体系
要将全生命周期成本纳入评标指标体系中,对现有的评标指标体系进行优化。除了传统的建设成本、企业资质和技术方案等指标外,还应增加运营维护成本、环境影响成本、耐久性等与全生命周期成本相关的指标[5]。对于运营维护成本,可以通过对建筑设施的维护频率、能耗水平等进行评估;对于环境影响成本,可以考虑建筑材料的环保性、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排放等因素。在评标过程中,给予这些指标适当的权重,以便能够更全面地评价投标方案的优劣。例如,对于一个大型商业建筑项目,在评标时可以给予运营维护成本较高的权重,因为商业建筑的运营维护成本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
3.加强信息沟通与管理
为了减少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需要加强信息的沟通与管理。业主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顾问团队,提高自身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认识和理解。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求承包商提供更详细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报告,包括成本的构成、计算方法、依据等。业主还可以对承包商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和审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让业主和承包商能够及时获取和交流有关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信息,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例如,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业主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建筑材料价格、节能技术等信息,承包商也可以了解到业主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要求和期望。
结语:
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在建筑工程日益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的今天,仅仅关注建设成本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通过深入认识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内涵,分析当前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如对全生命周期成本认识不足、评标体系不完善和信息不对称等,我们提出了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库、优化评标指标体系和加强信息沟通与管理等策略。这些策略有助于在招投标阶段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实现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从长远来看,这不仅有利于业主降低项目总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在未来的建筑工程招投标实践中,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这些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建筑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晓峰.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3):99-100.
[2]张伟.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7(6):45-48.
[3]王芳.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9(8):234-235.
[4]李强.全生命周期成本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2):156-158.
[5]陈静.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