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多维能源贫困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吴晶晶
黄山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从可负担性、可得性与清洁性三个维度来测度多维能源贫困,使用随机森林算法来研究影响居民多维能源贫困的显著因素,发现从微观层面来看家庭总收入、是否居住在农村、单位能源价格,自足可得性、对居民多维能源贫困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因素则无显著影响;从宏观层面来看,煤产量、节能环保支出、天然气普及率和人均GDP对居民多维能源贫困有显著影响,而东西部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多维能源贫困;统计测度;随机森林算法
一、引言
能源贫困作为“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交汇难题,其内涵已从单一的能源可及性缺失,演变为涵盖经济负担、服务质量与技术适配度的多维剥夺状态。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以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虽然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但能源贫困的问题日益凸显。在2022年12月份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要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国情,调整能源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加大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体系,统筹抓好能源清洁和高效利用,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
对于新时代中国而言,虽然现在已逐步实现电力全覆盖,但是仍有大部分居民能源消费仍以固体燃料为主,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我国的能源发展方面仍有很多问题,比如能源供应不平衡、能源结构不够稳定等,可能直接对解决我国居民能源贫困问题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宏微观视角,深入地剖析多维能源贫困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对改善我国居民能源贫困意义重大,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极具重要意义。
二、数据及变量描述
2.1 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中国统计年鉴。本文中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能源特征因素的数据来源于CGSS数据库,而宏观特征数据(人均GDP、煤产量、节能环保支出、天然气普及率)是通过查询中国统计年鉴来得到的,通过将两个数据库进行匹配来研究居民多维能源贫困的影响因素问题。
2.2 变量选取
2.2.1 自变量
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程度
家庭特征:家庭人口规模、家庭总收入
宏观特征:是否农村、省人均GDP、煤产量、东部、西部
能源特征:单位能源价格、自足可得性、供应点距离远近、节能环保支出、天然气普及率
2.2.2 因变量
居民多维能源贫困的测度方法参照李军林等(2020)、刘自敏等(2020)的做法,包括3个维度:可负担性、可得性与清洁性(如表1-1所示)。若家庭在2个或2个以上的维度中处于能源贫困,即认为处于多维能源贫困。
三、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从个人、家庭、能源特性和宏观因素这四个方面选择了16个自变量,将数据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其中训练集包含5610个样本的信息,测试集包含1403个样本信息,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在训练集上构建模型,与测试集上的表现进行对比,利用网格搜索找到最佳参数,通过构建的模型计算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通过自行调参找到模型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最好的参数,发现当ntree=650,mtry =11时模型的性能最好,此时ROC曲线和AUC的值如图3-1所示,未调参和调参的对比如下图所示,其中右图为调参后的ROC曲线。
从上图3-1可以看出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模型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用拟合好的模型来研究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如图3-2所示,将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按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是自足可得性,单位能源价格,供应点距离远近,家庭总收入,人均GDP,节能环保支出,天然气普及率,煤产量和是否农村这些因素。
分析结果发现:从个人和家庭方面来说,家庭总收入和是否居住在农村对居民多维能源贫困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家庭总收入越低且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居民对清洁能源的可负担性和可获得性较差,因此容易导致多维能源贫困,而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因素则无显著影响;在能源特性方面,单位能源价格,自足可得性和供应点距离的远近都有着显著影响;在宏观层面,煤产量、节能环保支出、天然气普及率和人均GDP对居民多维能源贫困有显著影响,而东西部无显著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与能源贫困问题相关的CGSS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得到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如下:
(1)从个人和家庭方面来说,家庭总收入和是否居住在农村对居民多维能源贫困有显著影响。对于特别贫困的家庭,可以实行重点帮扶,加大对他们的电费补贴力度,从根源上帮助他们解决多维能源贫困问题。
(2)在能源特性方面,单位能源价格,自足可得性和供应点距离的远近有着显著影响,而能源的自足可得性和供应点距离的远近影响着获取能源的便利程度。因此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定期检查能源价格的波动,并进行实时调控。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能源供给点。
(3)在宏观层面,煤产量、节能环保支出、天然气普及率和人均GDP对居民多维能源贫困有显著影响。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机制,重点关注多维能源贫困地区,政府在制定能源减贫政策时,实施对象的选择和区域投入比例的确定要有所区分,做到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 张梓榆,舒鸿婷.多维能源贫困与居民健康[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08):16-26.
[2] 李军林,张黎阳,董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财政工具的能源扶贫效果研究——基于多维贫困的视角[J].学术研究,2022(02):91-97+2+178.
[3] 廖华,唐鑫,魏一鸣.能源贫困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软科学,2015(08):58-71.
[4] 李慷,刘春锋,魏一鸣.中国能源贫困问题现状分析[J].中国能源,2011,33(08):31-35.
[5] 刘自敏,邓明艳,崔志伟,曹晖.能源贫困对居民福利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CGSS数据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20(08):14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