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业财融合策略研究
叶凤芹
410221******024847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经营发展期间,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为了逐渐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企业应积极开展财务管理的转型工作。通过合理应用财务共享平台,将企业的业务与财务进行有效结合,能够科学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同时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经济效益,有利于逐渐提升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业财融合策略,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合理性参考建议。
关键词:企业;业财融合;财务共享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在实际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为了更好顺应时代发展步伐,企业应明确意识到业财融合策略的实施价值,能够不断优化企业管理体系,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自身综合实力。然而,当前一些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期间,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导致业财融合效果不如预期。因此,企业应结合业财融合现状,制定完善的业财融合策略,使业务与财务之间实现协同性目标,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1企业业财融合策略的实施意义
1.1提升企业自身经济效益
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主要目标在于: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个目标与每个工作环节有着密切联系,一旦没有将财务和业务进行有效融合,会导致企业的内部资源在配置上出现不合理情况,很难展现出财务管理工作的自身优势,容易产生资源浪费问题,对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针对这个问题,通过不断优化企业业财融合策略,有利于及时传递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可以将业务与财务进行有效衔接,合理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经济效益。
1.2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
当前企业在经营发展期间,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逐渐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需要注重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并不断完善企业各项业务。企业通过全面落实业财融合策略,可以明确企业业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在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时,员工能够获取相应的利益,有利于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渐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1.3为经营发展决策提供更多支持
在全面落实企业业财融合策略过程中,能够将企业发展中产生的业务信息、财务信息进行有效融合。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领导层可以真实了解当前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并为企业经营发展决策提供更多数据参考,有效提高决策的准确性[1] 。
2分析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业财融合现状
2.1企业业财融合初期阶段存在的过渡问题
当前,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期间,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业财融合实施期间,企业只有注重创新传统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等,才能更好实现业财融合实施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员工岗位工作内容等,会导致部分员工很难适应业财融合发展需求,对于有序开展业财融合工作造成很大阻碍。此外,实施业财融合工作过程中,在人员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企业在业财融合过程中,应清晰划分财务岗位,并对各个岗位人员的具体工作要求、工作职责等加以明确。然而,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在岗位职能定位方面存在不清晰的问题,仍然采用传统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很难将企业的业务进行融合。当管理期间产生问题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2.2员工参与企业业财融合积极性不高
企业在开展业财融合策略期间,部分企业内部员工没有充分了解业财融合工作内容。对于财务人员而言,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应用传统核算方式,同时没有和业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对于业务人员而言,没有充分了解财务,缺乏丰富的财务知识。当前,企业财务与业务在关注点上存在一定差异。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通常注重企业风险控制、财务成果等相关指标;业务部门更注重部门的销售指标具体完成情况。由于管理重点呈现出很大差异,导致业财融合中容易出现很多的分歧。
2.3管理流程缺乏完善性
企业在实际开展业财融合过程中,应梳理企业各项业务流程,注重完善业务流程,能够提升业财融合工作质量。然而,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费用报销流程、采购付款流程、销售收款流程等还没有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有效衔接,不利于充分体现出企业业财融合的实施价值[2] 。
3探究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业财融合优化策略
3.1完善业财融合初期阶段的过渡环节
首先,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需求,分阶段落实业财融合工作。财务共享模式下,在调整企业业财融合中的管理权限、业务管理流程期间,需要员工在适应以后,再开展分阶段的调整工作,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应对管理改革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其次,细化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内容。企业在开展业财融合的过渡时期,需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并帮助企业内部员工对自身岗位职责进行明确。财务共享模式下,工作人员通过科学应用信息系统,可以有序开展业财融合工作,有利于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企业的财务人员通过参与业务管理工作,可以给企业在经营决策方面提供更多可靠参考。
3.2调动员工参与企业业财融合工作积极性
首先,及时更新员工工作观念。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应帮助员工明确了解到业财融合工作实施意义。通过组织员工开展经验分享、内部培训等多种方式,逐渐提高企业内部员工自身专业素养,并引导员工充分认知业财融合工作内容以及落实业财融合模式对企业自身发展产生的影响。日常工作期间,需要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多进行沟通,能够更好了解双方自身实际工作要求,并为对方日常工作提供更多支持。企业制定员工奖惩机制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相关指标,有利于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为企业的自身发展共同努力。在明确企业员工岗位工作期间,需要结合财务与业务的工作内容,及时更新员工的工作思维模式,避免在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在工作中,需要综合性分析业务效益,可以将业务与财务进行相互融合。在考虑企业业务中传统的费用控制率、销售量以及销售利润率等相关指标时,还应合理融入企业业务中的客户满意度、风险控制等多方面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业务人员在工作中不仅会关注绩效,并且会多考虑业务中的财务风险问题。因此,实际工作中,企业的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通过加强沟通,可以防止产生信息孤岛问题,并科学控制企业经营发展风险,有利于更好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其次,对管理权限进行科学调整。在开展企业业财融合工作期间,需要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科学调整企业的业务与财务权限。例如:实际采购工作过程中,企业的财务人员具备预计销量、库存的查询权,能够明确采购行为是否具备合理性。面对采购行为出现不合理情况,企业的财务人员具备终止采购权限。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不断优化系统管理权限,财务人员能够科学控制业务行为,有利于顺利开展业财融合工作[3] 。
3.3优化企业业财融合流程管理内容
首先,注重完善企业业务流程。财务共享模式下,业务人员通过财务共享平台,可以对库存、供应商档案等相关资料进行及时查询,在此基础上发出采购申请,然后在财务共享系统中,合理录入合同与其他信息内容。针对财务共享中心人员而言,应全面审核订单需求、库存、市场效益、经营需求等相关内容,然后结合具体情况,合理提出相关审核意见。企业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根据给出的审核意见,做好相应的审批工作。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期间,应构建完善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可以及时查询供应商的付款进度、货物流转等相关信息。其次,完善费用报销工作流程。财务共享模式下,费用报销作为十分关键的一项工作内容。结合企业业财融合工作要求,应做好费用报销流程的优化工作。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平台,可以对费用报销内容进行全面审核,能够明确报销内容与资金支付规则是否保持一致。在实际满足资金支付的要求下,才可以有序进行支付,有利于科学控制费用报销环节。最后,完善销售收款工作环节。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需要不断完善业务管理工作流程,并在销售流程中合理融入销售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相关工作内容,确保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结合财务共享中心平台中具体库存情况、客户档案等多方面信息,财务人员能够全面了解企业业务流程中重点内容,并给业务人员在进行合同签订、商务报销等工作时提供更多帮助。同时,注重优化企业业务中的入库单开具、销售发票开具等相关内容。对于业务人员而言,在财务共享中心平台上,可以了解具体业务动态。此外,优化企业管理实施标准。企业在优化业财融合管理流程过程中,需要规范各项管理工作内容,做好管理流程的细化工作,并使管理工作突出统一性特征。例如:费用报销期间,应突出精细化特征,确保报销流程突出科学性与合理性特征,能够有效提高业财融合管理水平[4] 。
3.4优化财务共享平台
首先,注重提升财务共享中心整体运营能力。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应不断完善信息系统以及财务共享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涉及:费用报销、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工作,可以更好地整合企业经营发展中产生的各类信息,充分展现出信息系统运行优势,有利于全面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在开展业财融合工作时,企业应加大整体投入力度,注重开发和测试信息系统,可以确保数据管理工作突出规范性与安全性特征,使信息管理体系更加完整。其次,完善企业软硬件设施。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实际进行业财融合工作过程中,在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基础上,需要合理应用小程序、APP等相关平台,使内部员工结合信息系统具体运行情况,有序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实现信息的共享目标,有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在移动设备中,工作人员应做好财务共享业务端的连接工作,能够有序开展业务管理工作。同时,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构建完善的服务器,可以给各项信息的流转、处理等工作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值得注意的是,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结合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统筹管理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拓宽企业信息沟通渠道,并引导工作人员科学应用办公软件,使企业内部员工之间有效沟通,有利于及时传递信息,逐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5] 。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在实际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应明确意识到业财融合策略的实施价值,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以及更好实现经营发展目标。因此,企业应综合性分析业财融合发展现状,并结合业财融合期间产生的问题,以业财融合初期阶段的过渡环节、调动员工参与业财融合的积极性、业财融合流程管理工作内容、财务共享平台等多个方面,积极探索完善的企业业财融合实施策略,可以确保业财融合工作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伏龙.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业财融合发展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24, (01): 37-40.
[2] 卢丽佳. 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策略——以浙能集团为例[J]. 商业2.0, 2024, (01): 90-92.
[3] 王力云. 浅析业财融合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优化策略[J]. 会计师, 2023, (24): 134-136.
[4] 曲雅琴.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业财融合发展研究[J]. 会计师, 2023, (24): 23-25.
[5] 吕红为.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业财融合必要性及对策[J]. 天津经济, 2023, (12):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