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美美与共 以美育人

作者

王浩

济宁海达行知学校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要:美术的本质就是指美术这一事物的根本基本性质特征,以及美术它与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领域,如经济、政治、道德、哲学、宗教文学等的内部内在联系。美术的本质决定了美术它是这种一种事物独特内部的一种艺术形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课标;教育本质

近年来,教育部已经开始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并颁布了新版美术课程标准。这标志着我国教育正在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标准在美术学科基础上已经制定了五大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定义是:学生应具备的必要品质和关键能力,以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

一、对学科本质的整体理解

美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美德,它包括视觉、审美、实践、创造和人文关怀,它的功能是整体性和综合性。这种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它能帮助学生应对各种复杂的真实情境和挑战。这种能力不是通过某一学科的学习就能够获得的,而是由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作用所形成的,这种能力取决于个人的认知结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1-2年级,我们将重点放在艺术综合课程上,并将美术课定义为造型课。我们主张通过游戏化的艺术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让“看看”“画画”“做做”“玩玩”等作品融为一体。在3-7年级,我们将重点放在美术学科上,并将其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美术基础。在8-9年级,我们提供不同的艺术门类,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1-2种进行学习。通过这些选项,学生可以从感性思维逐渐转变为理性思维,并在不同阶段之间保持良好的衔接和过渡。

新课标修改了艺术学科(音乐与美术)的四大核心素养,分别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重要价值观和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新课改将艺术课程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课程总时长中。通过这一改革,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我们致力于提升学生对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并通过健康的审美实践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抵制低俗、庸俗和媚俗的倾向。

二、学科本质研究与美育的关系

美术学科致力于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为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增添丰富的内涵。小学阶段的孩子应该具有绘画、创造和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准确理解并把握这些特点,提高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这样,他们的美术课堂才能更具时代感,这种概念更加基础,更具有可靠性和选择性,并能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独特教育功能继续美育育人。

美术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视觉图像,无论从美术课堂的实施还是美术史的阅读,其实都是围绕视觉图像而展开。再次根据美术五大核心素养以及对国家课程任务的解读中总结出美术学科的自身价值是帮助学生形成美术思维,最后要落实到立德树人,以美育人。

学科本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弄清楚美术和美育的关系。美术,侧重于形式的表现和情感的表达,趋向于专业知识和素养的研究,而美育的作用是育人,是教师课程水平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研究专业会造成课堂缺少深度,只注重育人,容易脱离学科本质,不利于核心素养的落地。

三、如何用学科本质来指导实践

美术学科的育人本质是以美育人,但是具体学科自身的本质是什么?如果说数学的学科本质是研究符号,那美术的学科本质能不能说是研究一切与美相关的东西呢?我的理解是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并通过创造美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美术就是人的眼睛和手,通过视觉形象感受自然界中的美好,而用手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处事态度和审美趣味,从而能够更好的丰富自己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通过美术教育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丰富认知知,能够自由、从容地运用美术语言去表达,丰富了学生表达感受的方式,同时也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发现、感悟、总结和表达的好习惯,体现学科价值意义所在。

美术学科中对于世界万物所有的美都可以看做是我们所探索和研究的对象。具体地说,美是如何存在的?美的本质是什么?美的规律是什么?对美的认识有哪些?美带给你的感受有哪些?怎么去实现美的创造等领域?例如生活中的自然美、艺术中的创造美、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感受美。美术学科具有特有的价值,美术既是艺术又是工具。

四、学科本质研究的价值意义

美育是一种通过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来提升他们对美的欣赏、感受、理解和创造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够使他们拥有美的情操、美的理想、美的素养和美的品格。美育涵盖了艺术、自然、社会和科学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音乐、舞蹈、绘画、电影和戏剧欣赏、文学等。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就是无穷尽的,我们能够感受到世间万物所有美好的人和事,并以我们自己对于美的定义来表达这些美。

美术教育和与其它各学科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语文、历史、生物、科学等等,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例如语言类学科,能够更好的为美术教育活动提供认识事物基础知识和帮助学生理解事物信息,其它个别学科也能适宜的帮助学生进行美育学习,反之美术教育也有复习、巩固和提高其他学科知识的作用。所有这些学科反映出的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就是一种美育形式。

美育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样美育也对德育、智育、体育和劳育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美育通过优美的艺术符号跟艺术语言展示着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可以帮助学生从新认知当下人民生活的美好与苦难,能使他们受到更生动的思想教育和精神启迪,促使他们更好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李泽厚.美的历程[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叶朗.中国美术史大纲[N].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王浩(1990.02-),男,汉族,山东诸城人,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初级教师,学士学位,专业: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