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障碍与解决策略
王艳丽
封开县广信中学 广东肇庆 526500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这以掌握和理解语言为基础。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和高考中都极为重要,它能丰富学生表达、提升信息获取能力、拓宽阅读面,助力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语言运用水平。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针对英语阅读教学问题,探讨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障碍;策略
高中英语学习中,学生听说训练匮乏,语言环境欠佳,主要依靠阅读理解获取英语信息。加之阅读理解在高考占比大,阅读教学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学生阅读水平有限,能力薄弱。为此,笔者总结师生在阅读教学中的障碍,探索出有效解决办法,效果良好。
一、学生的阅读障碍
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表明,只有找准学生阅读的主要障碍并加以针对性解决,才能大幅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词汇量不足:山区基础教育存在缺陷,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英语时靠蒙猜,没有积累丰富的词汇,甚至一些常见词汇的词义都不了解,如“belly”(腹部)、“knee”(膝盖)、“ankle”(脚踝)等表示身体部位的词汇。
2. 中文思维干扰:学生受中文思维影响,阅读时习惯逐句或逐字翻译,不遵循语法规律。
3. 句法理解困难:学生对句法规律掌握不透彻,遇到长难句时,无法划分句子主干和修饰成分,导致理解混乱或断章取义。
4. 缺乏语篇概念:学生仅能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不会从篇章结构、文章体裁、写作目的或对象等方面去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难以概括文章主旨大意。
(二)非语言障碍
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常局限于课本和相关练习资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认为完成课堂和课后作业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其次,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和应对考试,忽视了原汁原味的英语课外阅读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作用;再者,与大城市或国外教育相比,教学资源有限,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最后,中外语言思维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记忆障碍,容易遗忘读过的内容,从而对英语阅读失去兴趣。这些内外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障碍。
二、高中英语教师所遇到的障碍
高中英语教学既受学生因素影响,也受教师因素制约。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为应对高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的往往局限于如何在试卷上获取高分,导致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应试色彩浓重。例如,部分教师将阅读课完全当作语言点教学课,使学生仅能理解字面意思,缺乏语篇概念,难以把握文章主旨大意。还有些教师只是带领学生寻找问题答案,这种以考试分数为导向的阅读教学方式,久而久之,会削弱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获取信息的积极性,将阅读这一获取新知识和见解的重要途径变成了应试任务。
(二)忽视非语言因素的教学
在语言学习中,非语言因素众多,包括兴趣爱好、认知与态度、师生关系、记忆力、语言思维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若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可能会抵触该学科的学习。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这些非语言因素的引导,在阅读课上仍将语言点等应试内容作为教学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文本信息翻译或语言点讲解上。这种机械的阅读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三、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针对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语言和非语言障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几种有效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扩大词汇量
高一下学期,为解决学生词汇量少的问题,笔者整理了带高考例句的3500词汇笔记,让学生每日背20个并听写。起初效果一般,坚持一年多后,学生做阅读题更轻松,记单词也容易了,阅读兴趣提升,且记单词采用多种有效方法。
1.掌握自然拼读规则:一对一指导学生掌握48个国际音标的发音,这是学习自然拼读的基础和前提。
2.趣味记忆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适合自己的联想记忆法。例如,“hurricane”(飓风)这个单词,可将“hurri”理解为“快”,“i”表示“我”,“can”表示“能”,“e”代表“逃跑”,连起来就是“快点我能逃跑”,这种记忆方式既有趣又牢固。
3.收录常见阅读高频词汇
收录常见阅读高频词汇:在高考阅读题中,有许多高频词汇反复出现,影响学生的答题。学生可准备专门的笔记本,收录这些高频词汇,并附上例句,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解决阅读中的生词障碍后,学生的句子理解能力会随之提升,在阅读理解中获取的信息增多,成就感增强,阅读兴趣也会自然提高。通过长期积累,阅读理解水平也会逐步提升。
(二)掌握英语基本句型
语言的阅读和使用都离不开句子,人际交往同样如此。因此,掌握英语句子结构规律是理解英语句子的基础。教师应帮助学生系统复习五种基本句型的规则和要点,并通过句型练习和阅读来巩固。在大量阅读英语文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复杂句是在基本句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会学生抓取句子主干,运用意群断句的方法解读长难句。在阅读理解中巩固句法知识,用句法知识解读阅读中的长难句。这种将句法简单化的方式能逐渐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通过长期的阅读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三)注重英文思维的培养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使用英语教学,对于阅读理解中遇到的长难句、语法和词汇等内容,尽量采用英译英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必要时可借助肢体语言或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英语氛围,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阅读文章中的信息,帮助学生摆脱中文思维的干扰,用英语思维进行阅读理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用英语交流,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说英语、用英语,学生能将具体语境和语意相结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
教师处理课本阅读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后,借助多媒体选取高话题度的课外材料,将阅读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解读。一段时间后,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会有所提升,这表明阅读需要长期坚持。选材要难易适中,以大纲词汇为基准,高阶词汇占5%左右为宜,选择能考查阅读水平且提升阅读兴趣的文章,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要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学生接触高科技电子产品较多,教师不应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而应探索适应新一代学生需求的教学策略。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关注学生对阅读课堂的兴趣、成就感、交流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阅读课上,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迷失方向的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英语阅读世界。
参考文献:
[1] 黄国文 语篇与语言的功能[M].北京:外研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王笃勤 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 马晓蕾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4] 王蔷 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