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工程中照明系统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作者

朱教杰

东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大冶 435100

引言

建筑电气工程照明系统施工质量,受施工技术、工艺方法与现场管理等要素影响,当前建筑电气工程照明系统施工中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短板问题,不利于持续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因此,技术人员应摒弃传统陈旧的施工作业模式制约,建立健全基于全要素的照明系统施工方案,明确不同施工作业内容的具体要求,强化对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并积极有效运用多样化信息技术方法辅助开展施工作业,优化校核各项技术参数,为全面优化提升照明系统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为促进工程项目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 建筑照明施工前准备

施工预备涵盖图纸审核、物资采购、施工团队构建及现场筹划等诸多核心步骤。图纸审核工作须保证图纸信息的精确无误与全面详尽,通过核对各项参数与施工细节,并与设计专家开展深度交流,以解决图纸中存在的疑问。物资采购则须依据详尽的计划进行,精心挑选信誉卓著、产品质量上乘的供应商,并对所采购物资实施严格的质量把关。在施工团队构建方面,须组建一支资质完备且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并加强对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与安全教育培训力度。现场筹划则须紧密结合施工图纸与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施工区域的布局,筹备必要的施工机械与安全防护装备,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与有序,为工程项目的平稳推进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2 建筑工程中照明系统施工技术

2.1 智能调光系统布线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智能调光系统布线为建设灵活照明环境奠定了基石。以大型写字楼为例,各功能区域对于照明的要求千差万别,智能调光系统可以做到精准适配。在选择布线材料时,考虑到写字楼内的电气设备众多且电磁干扰较大,DALI 系统选择的 RVVP2×0.75mm2 屏蔽双绞线显得尤为合适。它的双层屏蔽结构就像为信号传输线路披上了铠甲一样,能够有效地抵抗外界的干扰,保证了信号传输的准确 [2]。在超百米的长线路中,该线缆能将电阻稳定控制在每百米约 9.5Ω,使得信号传输损耗微乎其微,有力地维持信号强度,保障调光指令快速、准确传达。拓扑是建筑布线的关键。利用星形拓扑将控制器和调光模块连接在一起恰似建立了一个高效的交通网络。在写字楼复杂的布线环境中,各个调光模块与控制器独立相连,可以避免信号拥堵现象,当有调光指令发出时,信号可以在10ms 之内快速到达各个模块,从而达到精准调光的目的。

2.2 应急照明电源切换技术

按照《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的规定,建筑应急照明电源的切换时间必须严格限制在 0.25s 之内。以高层酒店为例,其人多、流动性强,及时切换应急照明电源就显得格外重要。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是其核心,该设备内部配备了高度灵敏的高精度电压传感器,当市电电压下降到额定电压的 85% 时,它能够迅速感知并启动切换机制。切换时快速继电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继电器的响应时间非常短暂,仅 10~15ms,极大地减少了切换的时间。

2.3 节能灯具安装连接技术

节能灯具的安装和连接,直接关系到建筑照明效果和节能成效。学校建筑工程的教室、图书馆等地区对于照明的质量与节能都有很高的要求。在确定安装地点时,借助专业的照明设计软件并考虑教室采光和学生的用眼健康。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当教室内的灯具安装在 2.83 .0m 的高度范围内时,光线的扩散效果达到最优,这有助于有效地减少眩光并维护学生的视觉健康。同时,灯具间距保持在3 ⋅03.5m ,能使教室平均照度达到 300500lx ,符合学校照明标准。普通 30WLED 灯具,工作电压在 220V、工作电流在 0.14A 左右。学校教室一般都是用多盏灯并联连接在同一个回路中。这时电线规格的选择就显得非常关键。可选择 BV2.5mm2 的铜芯电线,它的安全载流量范围是 1625A ,能够满足连接100150 盏这种灯具的需求。

3 建筑工程中照明系统施工管理

3.1 照明材料质量把控管理

在采购环节中,对于灯具的要求是苛刻的。以普通 LED 灯具为例,需要供应商出具详细的产品检测报告才能保证灯具光通量稳定在 之间,并保证足够的照明亮度;显色指数不少于 85,让照明光线变得自然逼真,恢复物体本色。在购买电线电缆时,BV 铜芯电线的铜芯纯度必须超过 99.9%,以确保优良的导电性能并减少线路的能量消耗。电线绝缘层选用优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20℃下每公里绝缘电阻不小于 100MΩ ,以有效地防止漏电。材料进场检测,是质量把控中的一个重点关口。灯具以每批样品为单位,测试光度和色度,以保证其发光性能达标。

3.2 施工进度节点跟踪管理

编制周密的施工进度计划为首要环节,需要充分考虑项目规模、施工难度及资源配置等因素,对项目进行细化,划分出若干关键节点。PrimaveraP6,MicrosoftProject 和其他高级项目管理软件可以直观地显示出各个节点的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展情况,便于项目管理人员随时了解项目的动态。建设期间定期举行进度协调会,通常为一周。遇有设计变更和其他影响进展的事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协同讨论解决措施。

3.3 现场临时用电规范管理

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科学规划临时用电线路。通过使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对专用保护零线(PE 线)和工作零线(N 线)进行严格的分类,以确保电力使用的安全性。配电箱采用三级配电和两级漏电保护的原则布置,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得超过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得超过 0.1s。临时用电线路的铺设方法有很多种,要依据施工现场的环境来进行选择。开阔场地上,应优先选择架空敷设方式,架空线路高不宜小于 4m ;采用绝缘性较好的钢芯铝绞线并根据用电设备功率准确计算线径,以保证线路承载能力满足需要。

3.4 施工人员安全培训管理

照明线路建设涉及复杂电气布线且漏电风险较大。通过对专业知识的解释,施工人员需要明确照明线路常用电压等级,如 220V、380V,及在不同电压条件下安全运行距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首先停电,然后验电,再进行作业”的步骤来操作,并使用精度为 ±0.1V 的专业验电器,以避免因误操作导致的触电事故。高处作业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建筑照明施工中,经常会涉及高处灯具的安装、线路的敷设等。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脚手架的搭建技巧,为了确保脚手架的稳固性,立杆的间距被精确地控制在不超过 1.5m 的范围内,而横杆的步距则被限制在 1.8m 以内。同时在高处作业时须正确佩戴满足《安全带检验方法》规范要求的安全带,其能经受住不少于 15kN 的冲击力,对施工人员可起到坠落保护作用。培训方式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培训结束后安排施工人员到模拟施工现场实操演练模拟照明线路接线和脚手架搭建。

结束语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革新,照明系统施工技术日益复杂多样,现场施工管理也面临诸多挑战。从智能调光系统到分布式电源接入,每项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精准的施工操作;从人员安全到材料质量把控,现场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因此,深入研究照明电源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张硕 , 张浩 . 建筑电气照明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 [J]. 光源与照明 ,2024,(11):201-203.

[2] 邓兰 . 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研究 [J]. 房地产世界 ,2024,(20):125-127.

[3] 李彦荣 . 建筑电气照明安装工程施工关键技术与注意事项 [J]. 中国照明电器 ,2024,(07):119-121.

[4] 张楠 . 电气照明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创新与应用 [J]. 中国照明电器 ,2024,(0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