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王艳
唐城小学 山西临汾市 042509
摘要:为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教师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制定教案,利用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可以清晰、准确地将内心想法表达出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策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情境、营造表达氛围,并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要求教师针对课堂教学需求,丰富教学模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工作有序推进。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教学处于基础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便于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形式反馈自身的想法。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丰富语言表达教学方法,为学生后续进行深度教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案,要求教师做好教学材料的准备工作,保障语法使用准确、逻辑思维严谨,起到对学生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在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掌握词组的用法,避免学生出现逻辑混乱问题。
1.2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通过开展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有助于推动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父母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便于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能够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中,借助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从而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中,教师应为其提供适宜的交流环境,在课堂上运用互动教学方法,模拟生活化的语言场景,使学生快速融入班集体,并建立与其他同学之间的联系,既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质量,又促进形成学生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在学生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中,通过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在家庭中向父母分享在学校的见闻和学习内容,不仅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实践的机会,还会使学生敞开心扉,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寻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2.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对策
2.1运用图画教学法
教师通过开展图像教学法,可以将文字转换为图像,使语文课文中表达的内容较为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使用图画教学法时,教师应有效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资料,例如,教师在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讲授《女娲补天》这一课文时,该课文属于神话故事,文章内容来源于中国神话传说故事,相对较为抽象,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此时,教师借助图片教学法,可以将《女娲补天》漫画引入到教学中,将课文拆分为多张连贯的图片,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还会加深学生的印象。而后,教师应将《女娲补天》故事作为案例,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例如,白雪公主,神笔马良,孙悟空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时,教师应纠正学生语言表达中语病和语序问题,使学生掌握关联词、介词的用法,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2.2开展阅读教学法
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教师应在教学阶段积极开展阅读教学工作,便于学生提高阅读量。通常情况下,阅读分为广泛阅读和精细阅读两种类型,教师应针对不同阅读需求,为学生提供书单,引导学生阅读。在选择广泛阅读书单时,教师应以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学生阅读量为目标,为学生选择经典名著、历史故事等书籍作为书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为增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在选择精细阅读书单时,教师应挑选语言文字优美、表达方式精炼的散文和优秀作文,让学生逐字逐句阅读,既便于学生积累素材,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语文表达方式,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记忆能力,提升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流畅表达提供支持。
2.3进行情景教学
在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情境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形式,便于教师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一,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表达氛围,教师应借助新媒体教学设备的支持,通过播放音乐和视频等,为学生构建语言表达情境,便于学生融入到预设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第二,在情境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使预设情境贴近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教师在进行《麻雀》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就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会。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应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生活中麻雀的图片和视频,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同步引入《麻雀》文章的教学内容。而后教师应借助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谈谈“生活中麻雀的样子”,并使学生比较生活中麻雀和课文中麻雀形象的不同,既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又便于学生巩固语文课堂所学的知识,使其可以将内心想法准确表达。
2.4游戏教学形式
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教学形式,实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例如,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开展成语接龙和古诗词接龙活动,便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营造良好的语言表达氛围,使教师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讲述成语故事,既巩固学生对该成语的印象,又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充分吸收和理解。并且,教师还可以选择课文片段,让学生以对话形式表达出现,此时,学生不仅要深刻理解人物,知晓人物习惯和特点;还应加强与其他同学之间的配合,在表演中找到自己语言表达中的不足,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结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既要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使学生积累语文知识,让学生学会表达、爱上表达,勇于用语言表达内心想法。
参考文献:
[1]索朗扎西.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研究[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3:685-686.
[2]周金霞.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4(1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