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企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模式的创新路径探析
陈磊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滨海实业分公司 262737
1.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国企离退休干部规模不断扩大。截至 2024年底,全国国企离退休干部已超 800 万人,其中高龄、空巢、患病等特殊群体比例逐年上升。这些干部在国企改革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如今不仅有生活保障和医疗健康等基本需求,还在精神文化、社会参与和价值实现等方面提出更高层次、个性化的要求。然而,多数国企仍沿用节日慰问、集中体检、政策宣讲等传统模式,忽视个体差异,造成服务供需不匹配,难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在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探索精准服务模式,既是对老干部贡献的尊重,也是践行以人为本、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同时有助于应对老龄化挑战、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2.新形势下国企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的重要性
2.1 满足离退休干部个性化需求的核心举措
新形势下,国企离退休干部需求呈分层、多元、品质化特征:低龄干部倾向社会参与,高龄干部更需医疗照料,空巢干部迫切需要情感陪伴。精准服务通过细分需求、挖掘痛点,提供适配服务,避免资源浪费,切实解决个性化难题。
2.2 提升国企服务效能与形象的关键途径
传统模式下,国企服务投入大但定位不准,效果差、资源闲置。精准服务优化资源配置,聚焦干部真实需求,如为慢性病干部定制健康方案、为有艺术爱好的干部搭建交流平台,既提升资源利用率,又增强干部认同感,塑造国企负责任的温暖形象。
2.3 助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的重要补充
国企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是社会养老体系的重要部分。国企依托资源优势,探索的“需求调研-服务定制-效果反馈”机制,可为社会养老提供参考;其覆盖的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内容,还能与社区、机构养老互补,推动养老体系向精准化、品质化发展。
3.新形势下国企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现存问题
3.1 服务内容同质化,供给与需求错位
受传统服务思维影响,国企离退休干部服务内容仍以基础保障型为主,如节日慰问、发放补贴、常规体检等,对精神文化、价值实现、个性化医疗等高品质需求覆盖不足。例如,部分国企每年仅组织 1-2 次文化活动,且多为合唱、书画展览等传统形式,难以满足老干部对短视频制作、智能设备使用培训等新兴需求;在医疗服务方面,仅提供统一体检,未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老干部制定持续的健康监测与干预方案,导致服务与需求严重错位,老干部获得感不强。
3.2 技术赋能不足,精准服务支撑薄弱
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多数国企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仍缺乏技术支撑。一方面,未建立统一的离退休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干部的健康数据、需求记录、服务反馈等信息分散在不同部门,人事部门掌握基本信息、工会掌握活动参与情况、医疗合作机构掌握健康数据,数据不通、更新不及时,无法为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线上服务平台功能单一,多仅用于发布通知、政策宣传,缺乏在线需求申报、服务预约、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等实用功能,尤其对于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干部,线上服务的便捷性难以体现,进一步制约精准服务的推进。
3.3 协同机制不完善,服务合力不足
精准服务需要国企内部多部门及外部资源的协同配合,但当前多数国企存在部门分割、内外脱节问题。内部层面,人事部门负责政策落实,工会负责活动组织,后勤负责生活保障,各部门缺乏有效沟通,服务信息不共享,易出现重复服务或服务空白;外部层面,国企与社区、养老机构的合作多为临时性、松散型,如仅在节日联合开展活动,未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难以整合社区的日间照料资源、养老机构的专业护理资源,导致服务力量分散,无法形成精准服务的合力。
4.新形势下国企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模式的创新路径
4.1 打造分层分类服务体系,实现服务精准供给
针对老干部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基础服务。医疗护理方面,联合医疗机构为需求突出者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方案,涵盖定期上门体检、慢性病用药提醒及紧急救援,如为糖尿病老干部配备血糖监测设备,数据实时上传供医生远程指导。生活照料上,通过购买服务与专业养老机构合作,为空巢老干部每周提供三次家务料理与送餐服务,为行动不便者提供助浴助行服务。精神文化与价值实现层面,按兴趣建书画社、合唱团并邀专业人士指导,搭老专家智库助力技术咨询与青年培训,开设智能、健康讲堂满足学习需求。
4.2 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搭建精准服务支撑平台
国企需投入资源建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基本信息、需求记录、健康数据等,实现一次录入多部门共享。系统设权限管理,方便人事、工会等按职责查数据,避免数据孤岛,还具备统计分析功能,实时监测需求变化与服务效果,为优化提供依据。基于系统开发适配老干部的线上平台,简化流程并设大字体、语音导航,涵盖需求申报、服务预约等模块,支持在线提交需求、连接智能设备上传健康数据并预警,搭社交圈、设一键呼叫满足情感与紧急联系需求。
4.3 构建多元协同联动机制,凝聚精准服务合力
国企要强化内部协同,建人事牵头、多部门参与的精准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开会共享信息、协调资源、解难题,同时设一站式服务窗口,专人对接需求避免老干部多头奔走。外部资源合作上,与社区整合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站资源提供就近服务;与专业养老机构签长期协议,引入护理团队与康复设备做专业护理;组建志愿者队,招募在职员工、社区居民等,为老干部提供情感陪伴、生活协助及智能设备指导,形成多元协同服务网络。
5.结论
新形势下,国企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模式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需求调研、服务供给、技术支撑、协同机制多维度发力。通过构建常态化需求调研机制绘制干部精准画像,打造分层分类服务体系实现精准供给,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搭建支撑平台,构建多元协同联动机制凝聚服务合力,可有效解决当前精准服务中存在的需求不清、供给错位、支撑薄弱、合力不足问题,切实提升国企离退休干部的服务体验与获得感。
未来,国企还需持续关注离退休干部需求变化,结合国企改革发展实际与社会养老服务趋势,不断优化精准服务模式,如探索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新型服务形态,推动精准服务向更精细、更专业、更智能方向发展。同时,国企应总结精准服务的实践经验,与其他国企、社会养老机构分享交流,共同推动我国离退休干部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国企力量。
参考文献
[1]赵伟芳.国企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的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4,8(5),124-127.
[2]孙萌杰.(2024).数字化背景下国企离退休干部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24,6(3),89-92.
[3]陈曦涛.多元协同视角下国企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体系构建[J].社会治理,2023,7(2),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