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讨
廖睿娜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初中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其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新课标指出,生物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生物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本文聚焦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的重要性,将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让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与实验教学内容相结合。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1创新教学理念,积极运用实践性教学
核心素养强调“能力本位”教学。教师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环境下,久而久之形成了“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念,格外重视学生对生物学理论知识、实验方法的记忆。这显然不满足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实验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应当及时革新教学观念,积极应用实践教学取代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积极应用启发式教学取代灌输式教学,由此激活学生的自主思维,使其主动思考生物学实验主题、方案,为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奠定基础。
例如,以“植物细胞”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上创设情境引出实验教学主题,驱动学生基于已掌握知识主动探究,之后教师再给予其专业指导,达到有效教学目的。首先,教师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激活其科学思维。其次,教师可创设情境:树叶、头发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细胞吗?你是怎样想的?由此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其在讨论过程中得到结论: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需要先制成玻片标本。基于此,教师点明实验教学主题—观察植物细胞,并为学生介绍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如装片、切片、涂片等,让学生学会临时装片标准的制作方法。最后,教师布置任务: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用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合作完成实验操作,在保证其实验学习自主性的同时,促进其探究实践、科学态度等素养的生成。这样,教师应用提问、创设情境、布置任务等生本化的教学方法代替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革新原有的注入教学观念的同时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究平台,确保了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2从多种途径对生物实验课的教学需求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课堂应保证课程内涵丰富。若教师只将教学目光对准教科书内教学资源,容易限制教学视野,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生命观念,注重发展其科学思维等等。教师也应当立足于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需要,从多渠道整合教学资源,由此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此,教师有必要明确实验教学主题,围绕主题联想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生物学问题,并制作实验导学案、实验导学视频等等,在整合课内外实验资源的同时促进学生分析、联想、实验、操作。
例如,以“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课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在此课实验学习中形成良好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有必要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料,供学生阅读、思考、实践。一方面,教师可以整合教科书内呼吸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公式、概念、实质及实验原理等理论性知识,并将其融入微课视频当中,组织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了解相关原理,为发展其科学思维,促进其探究实践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整合新鲜的和烫过的蔬菜、蜡烛、澄清石灰水、软管等实验器材;收集网络上关于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实验教学视频;初中化学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等化学原理等等。通过整合此类内容为学生搭建动手实践、科学分析、对比探究的学习平台,确保学生在资源的支持下完成实验操作,并明确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及产物,明确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这样,教师通过整合课内外的文本资源、视频资源、实践教学资源等多类型资源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实践探究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丰富资源的助力下感悟生物原理,形成生物学核心素养。
3优化实验教学评价,促使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与改进
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恰到好处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其认识自身发展不足,确定自我提升方向,从而促进其持续提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评价应当发挥促学、强教作用,从多角度出发评价学生在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总结等阶段的学习行为表现,帮助学生认清自身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问题,从而促进其反思提高。
例如,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基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等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从多角度出发设定评价标准,如:评价学生是否能根据实验教学需要提前准备豆娘、黄粉虱、秋行蟹、手术镊、昆虫驱离剂、昆虫笼子等试验材料和仪器,形成探究意识;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将豆娘放入昆虫柳公子中,并在笼内放置适量昆虫驱离剂,在豆娘入睡后用手指捏小心打开其腹部,观察其生殖器官,并形成探究实践能力;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基于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明确豆娘生殖器官的主要构成,形成科学思维;评价学生是否在实验过程中认同昆虫为其认识生物原理所作出的贡献,形成良好生命观念等等。之后,教师按照上述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验准备、操作等学习行为、学习结果进行评判,并以恰当的评价语指出学生的发展不足,帮助学生根据评价调整自身实验学习行为习惯。这样,教师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主要目的,根据培养教学需要设置恰当的教学评价标准,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之后教师根据相应评价标准开展评价,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身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实现以评促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最近,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了各个学段的核心素养,并且指出,要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把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力。初中生物学是一门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目的的学科,在生物学课程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必须学会的一种生物学探索方式,老师们要注重实验教学,并将其应用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蒋安.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J].启迪与智慧(上),2023,(01):104-106.
[2]池群珍.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26):28-29.
[3]曹呈呈.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