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养护资金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

张洪建 翟炳晨

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公路养护资金作为保障公路建设和维护的关键要素,其合理管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然而,在当前的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中,仍存在着资金分配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文针对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旨在提升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水平,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公路养护;资金管理;问题分析;对策研究;效率提升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公路建设已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公路养护作为公路管理的重要环节,关乎道路安全、畅通及社会经济发展。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资金使用缺乏透明度等问题,造成了公路养护工作的效果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对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公路养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2.1 公路养护资金分配不合理

目前,公路养护资金分配过程中存在着不均衡现象。许多地方的公路养护资金主要集中在重点区域或重要干线公路上,忽视了农村公路、乡村道路等的养护需求。这种资金配置的不合理使得许多次要道路养护资金匮乏,导致这些路段的设施老化,损坏严重,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2.2 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效率低

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的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资金流转缓慢、管理体系不完善、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由于资金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资金规划和调度,往往导致资金的滞留和使用不当。此外,部分公路养护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项目推进滞后、工期拖延等现象,这些都影响了资金的高效使用。

2.3 资金监管机制薄弱

公路养护资金的监管问题也是当前管理中的一大难题。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设有专门的监管部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使用监督和审计机制,部分地区的资金使用缺乏透明度,容易产生腐败和滥用现象。此外,由于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了公路养护资金的浪费,降低了公路养护工作的实际效益。

三、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法规政策不完善

我国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现有的管理规范尚未能覆盖到资金分配、使用、监管等各个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公路养护资金的投入上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使得资金分配和使用缺乏规范性,容易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3.2 公路养护预算编制不科学

公路养护的预算编制是影响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些地方在制定公路养护预算时,存在预测不准确、预算编制与实际需求脱节的情况。由于预算不科学,导致部分地区的公路养护资金使用不当,甚至出现资金紧张的局面,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3.3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缺乏

在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中,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这使得资金来源过于单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公路养护需求。以某省为例,该省大部分公路养护资金仍然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社会资本的参与非常有限。根据统计,2022年,该省在公路养护方面的总投资为80亿元,其中政府拨款占到了90%以上,而社会资本仅贡献了不到10%的资金。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导致了资金短缺问题,限制了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在一些地区,成功的PPP项目则能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提高了公路养护的资金充足性和效率,例如深圳市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道路养护项目,取得了显著的资金管理成效。

四、加强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的对策

4.1 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要解决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中的问题,首先必须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政府应制定更加详尽的管理规范,明确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管的标准,避免各地管理上的随意性。例如,国家可以出台更加细化的《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为地方政府提供具体的资金分配标准和预算编制指南,确保资金使用具有透明度和规范性。以浙江省为例,该省在2019年通过出台《浙江省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在资金使用中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资金能真正用于公路养护,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完善法规体系,可以规范资金管理流程,防止资金滥用,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推进。

4.2 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

公路养护预算编制必须更加科学和精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公路养护需求,合理估算资金需求。为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地方政府应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交通流量预测和养护需求分析,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例如,某市通过引入交通大数据分析,准确预测了未来三年的公路养护需求,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了预算分配,确保每个区域的资金需求都得到了充分满足。通过精准预算编制,该市不仅解决了部分路段资金不足的问题,还有效提高了养护工作效率,使公路的维护和修复更加及时、到位。由此可见,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提升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4.3 鼓励公私合营模式

政府应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探索PPP(公私合营)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不仅可以拓宽资金来源,还能够利用市场机制和专业化管理提高养护工作效率。例如,江苏省在2017年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省级公路养护项目,成功融资50亿元,用于对老化公路的全面养护。社会资本的参与,不仅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还通过专业化的管理提高了公路养护效率,提前完成了多个养护项目。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有效合作,可以使得公路养护资金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并提升公路养护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4.4 加强资金监管机制建设

要确保公路养护资金的高效使用,必须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政府应加强对公路养护资金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例如,四川省通过设立公路养护资金审计办公室,对全省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通过实施严密的审计机制,不仅及时发现了资金使用中的问题,还有效防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2019年,四川省通过审计发现某市公路养护资金被不当使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通过加强资金监管,可以有效减少资金浪费和滥用现象,提高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

4.5 推动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在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建立智能化资金管理平台,可以实时监控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提高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例如,北京市在2018年建设了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信息平台,所有公路养护项目的资金流动都能通过平台进行实时监控。该平台还配备了大数据分析功能,可以根据养护需求和资金使用情况自动生成预算,及时调整资金分配。通过信息化手段,北京市成功实现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化,避免了资金滞留和浪费现象,大大提升了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一做法为全国其他地方提供了借鉴,表明信息化建设对提升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五、结论

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是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当前,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中存在着资金分配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监管机制薄弱等问题。通过完善法规政策、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探索公私合营模式、加强监管机制建设以及推动信息化建设等对策,可以有效提高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水平,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提升公路养护质量和保障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樊会元.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观察,2023,9(19):21-24.

[2]杨国东.浅谈公路养护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20,(17):39-40.

[3]李书远.广西公路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养护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20,(02):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