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测绘工程技术在不动产测量中的实践应用
谢青峰
身份证号码:370304197810064418
引言
不动产测量是对土地、房屋、林地等不动产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用途等属性进行测定和描述的专业活动,是不动产登记、产权管理、税收征管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不动产测量中常用的测绘工程技术及实践应用
1.1 全站仪测量技术的应用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能够同时进行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在不动产测量中主要用于界址点测量、房屋面积测量等环节。在界址点测量中,全站仪通过安置在测站上,对界址点进行观测,获取界址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测量时,作业人员需在界址点上放置反光棱镜,全站仪发出的激光束到达反光棱镜后反射回来,仪器通过计算激光传播的时间差确定距离,同时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进而计算出界址点的坐标。在房屋面积测量中,进而计算房屋的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
1.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应用
GNSS 技术采用接收卫星信号对地面点进行定位,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等特征,在不动产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有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农村宅基地测量等。在地籍控制测量中,GNSS 技术可以用于建立地籍控制网。与传统三角测量相比较,GNSS 控制测量不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布设灵活方便,能迅速建立大面积区域的控制网。在界址点测量中,GNSSRTK 技术具有其独有的优势。作业人员持 RTK 流动站,在界址点位附近停留 1-2 秒即可获得厘米级精度坐标信息,测量后可现场生成界址点的坐标表,直接用于地籍图绘制。
1.3 遥感技术(RS)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等平台对地物图像信息进行空间采集,具有覆盖面大、采集频率快、频度高等优点,在不动产测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违法违建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直观体现土地利用类型和利用分布情况。
1.4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GIS 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依托,具备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可视化等功能,在不动产测量成果的处理、管理及应用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GIS 软件在测量成果处理上可用于全站仪、GNSS 设备采集的界址点坐标、房屋轮廓等数据的编辑处理、标准化地籍图、房产图的生成。利用 GIS 的拓扑检查功能,发现数据中的矛盾和错误,包括界址点重叠、边界线的交叉等,确保数据的正确性。GIS 技术可在不动产数据库建设中,将不动产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关联,建立完整的不动产信息数据库。
1.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通过发射激光束获取物体表面的点云数据,能够快速构建物体的三维模型,在复杂建筑物测量、历史建筑保护测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复杂建筑物测量中,对于结构复杂、形态不规则的建筑物,传统测量方法难以准确获取其尺寸和形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对建筑物进行全方位扫描,获取海量点云数据,通过专业软件处理后,生成三维模型和剖面图,精确提取建筑物的各项参数。
二、测绘工程技术在不动产测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应用不够规范
部分测量单位在应用测绘工程技术时,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导致测量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在 GNSS RTK 测量中,部分作业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基准站设置和参数校正,影响了测量精度;在遥感影像解译中,由于解译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同,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判读存在差异,导致调查结果不准确。
2.2 数据整合难度大
不动产测量涉及多种测绘工程技术,不同技术获取的数据格式和精度存在差异,给数据整合带来困难。全站仪测量的数据、GNSS 测量的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等往往需要转换格式后才能导入 GIS 系统进行处理,在数据转换过程中易出现信息丢失或误差;不同测量项目的坐标系、高程系不统一,也增加了数据整合的难度。
2.3 专业人才短缺
测绘工程技术的发展对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测量人员既掌握传统测量知识,又熟悉现代测绘技术和相关软件的操作。但目前,基层测量单位的专业人才短缺,部分测量人员对 GNSS、GIS、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技术问题,影响了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设备更新滞后
部分测量单位由于资金有限,未能及时更新测绘设备,导致设备老化、精度下降,影响了测量成果的质量。一些单位仍在使用精度较低的全站仪和早期的 GNSS 设备,难以满足高精度不动产测量的需求;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设备的普及率较低,限制了这些技术在不动产测量中的应用。
三、优化测绘工程技术在不动产测量中应用的建议
3.1 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
制定统一的不动产测量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明确各类测绘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测量精度、数据格式等要求。加强对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测量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针对 GNSS RTK 测量,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包括基准站设置、参数校正、数据采集等环节的要求,提高测量成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2 加强数据整合与共享
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不同测绘工程技术数据的整合与共享。统一不动产测量的坐标系和高程系,推广使用通用的数据格式,减少数据转换过程中的误差和信息丢失。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和 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作为不动产测量的统一坐标系和高程系,使用 SHP、DXF 等通用数据格式存储测量数据,便于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3.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加大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定期组织测量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邀请专家讲解现代测绘工程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案例。鼓励测量人员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和资格认证考试,如注册测绘师考试,提升其业务能力。
3.4 加大设备投入和更新
测量单位应加大对测绘设备的投入,及时更新老化设备,引进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软件。政府部门可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等方式,支持基层测量单位更新设备。对购买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设备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提高先进设备的普及率,提升不动产测量的技术水平。
测绘工程技术在不动产测量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全站仪、GNSS、RS、GIS、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的应用,为不动产测量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保障了产权界定的准确性,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为不动产管理和城市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通过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数据整合与共享、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设备投入和更新等措施,能够进一步优化测绘工程技术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 振 华 . 测 绘 工 程 技 术 在 不 动 产 测 量 中 的 实 践 应 用 [J]. 中 国 信 息界,2024,(07):122-124.
[2]李维兵.测绘工程技术在不动产测量中的实践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01):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