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刘加帅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第二中学 663416
数学交流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备的能力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数学思想、分享学习经验的平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分组不合理、任务不明确、评价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科学分组搭平台,促进交流常态化
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功实施的基础,合理的分组能够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交流的常态化。在分组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在一起,使每个小组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例如,可以将性格开朗、善于表达的学生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分在一组,让善于表达的学生带动内向的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分在一组,实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同时,小组的规模也要适中,一般以 4-6 人为宜。人数过少,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和合作;人数过多,则容易出现个别学生“搭便车”的现象,影响交流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应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以保持小组的新鲜感和活力,让学生有机会与不同的同学合作交流,拓宽交流的范围。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例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或定理时,可以让小组内成员先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概念或定理的理解,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还能让学生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常态化。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如数学解题竞赛、数学手抄报制作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流积极性。
2 任务驱动引方向,提升交流深度化
任务驱动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核心,明确的任务能够为学生的交流提供方向,提升交流的深度。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任务:让小组学生通过测量、剪拼、推理等多种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这个任务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来完成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职责。例如,有的学生负责测量三角形的内角,有的学生负责记录数据,有的学生负责进行推理验证等。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当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交流的深度。为了进一步提升交流的深度,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分享。每个小组在完成任务后,要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介绍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提问和评价,通过相互交流和质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任务展示环节,有的小组可能通过测量多个三角形的内角并求平均值的方法来验证,其他小组可以提出“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如何减小误差”等问题,从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3 评价反馈促改进,实现交流高效化
评价反馈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实现交流的高效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评价,还应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交流表现、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交流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交流能力。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生的交流态度、交流方法、交流效果等多个方面。例如,对于交流态度,可以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交流、是否尊重他人的意见等;对于交流方法,可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够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做出恰当的回应等;对于交流效果,可以评价学生是否通过交流解决了问题、是否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等。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情况。反馈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口头反馈、书面反馈、小组反馈等。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交流积极性;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要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明确改进的方向。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分组搭平台,能够促进交流的常态化,让学生在良好的交流环境中不断提高交流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引方向,能够提升交流的深度化,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评价反馈促改进,能够实现交流的高效化,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唐海军 , 赵文君 , 孙学敏 , 王佳佳 .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干预指导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关注转型期初中数学教师的个案研究 [J]. 数学教育学报 ,2025, 34 (01): 28-36+76.
[2] 方俊华. 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 中国新通信,2025, 27 (02): 191-193.
[3] 魏文勋. 循理课堂模式下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实践策略[J]. 亚太教育,2024, (23):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