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游戏:锻造童年精神创新实践项目
沈利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摘要:涵育童年精神,把握无比信仰、追求创新、探索永恒、表达真我、充满好奇等内涵,基于儿童天性的表达,以伙伴游戏为实施载体,通过价值引领、项目保障、改革创新,来呵护和激活童年精神,引领儿童为自己健康代言,助力儿童在学校生活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伙伴去游戏,帮助儿童形成终身受益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童年精神;伙伴游戏
习总书记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盛泽实验小学从教育本质、人发展的本质出发,启动了“童年精神育人模式实践探索”。下设的体育组提出了“追寻童年精神,创新伙伴游戏”的理念,把伙伴游戏纳入艺体教育范畴,通过元气讲台、校园吉尼斯、户外探索体验等创新实践项目,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锻炼意识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一、伙伴游戏的价值引领
童年精神不是指儿童成长的某个阶段,它是一种文化建构,它反应的是童年这种成长形态的自我追寻、自我确认、自我超越的生命态度。纯善、真挚等精神品质,伙伴、游戏等成长的方式,自由、批判等审美旨趣,都是童年精神的宝贵内涵。伙伴游戏是童年精神的一种最为显著的外在表现,三五成群,你追我赶,石头剪刀布,惬意而又自在,这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生来就会游戏,就像海水生儿为咸。这不正是席勒所说的:只有当儿童充分游戏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儿童。
童年精神也是一种儿童哲学精神,批判、追问、探究。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对周边的事物有着浓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天为什么会下雨打雷?花为什么有万紫千红?鸟儿为什么能在空中飞翔?......所有的问题都是儿童对周边世界或者自我的困惑与思考。伙伴游戏简单易学,却富有内涵,什么时候该跑什么时候该跳,什么时候要投什么时候要拼,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体会到“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反应意识”等哲学道理,把学校教育化作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
然而如今的教育现状是儿童在成人急功近利的要求下,慢慢失去了童年的本真。他们的天性、爱好、运动被冷落和忽视,作家小池先生曾写过一段话:放风筝的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呢?放风筝的孩子也是捉萤火虫的孩子,也是玩老鹰抓小鸡的孩子,也是跳皮筋的孩子。天还是这么蓝,蓝的勾魂蓝的像大海。可是放风筝的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呢?难道你像萤火虫一样被人抓走了吗?难道像小鸡一样被老鹰叼走了?难道被皮筋困住了吗?天还是那么蓝,可是放风筝的孩子你在哪里呢?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去唤醒,我们应该去培育童年精神,为每个孩子守护住那短暂的童年,这是每位教育者的坚守,更是每所学校的价值追求。
二、伙伴游戏的实施保障
培育童年精神需要通过,学校伙伴游戏的校本课程进行实施,因为教育的底色就是课程。盛泽实验小学在创编伙伴游戏校本课程中,充分尊重孩子的立场和独特的人格,站在儿童的角度为其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和环境,将富有童趣、童真、童话,彰显儿童精神的校本伙伴游戏课程带给了孩子们。充分呵护童年、滋养童年,游戏童年,给儿童创设了童年成长最阳光的一片“草地”。
教师保障:学校现在有专职体育教师、心理教师共十八名,全部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八名教师211研究生毕业,都擅长儿童游戏的创编与实施,另有两名转至心理教师擅长儿童心理游戏的研究,他们多次承担区级市级关于伙伴游戏和伙伴心理辅导的课题,发表关于伙伴游戏的论文多篇,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此外,我们集团还成立了体育和心理学科研究中心,聘请了省级大市级教研员作为导师,来指导我们伙伴体育游戏和伙伴心理游戏的创编与实施。
教材保障:为了促进伙伴游戏校本教材有法可依,教学更加有顺序性和针对性,我们除了选择一些经典的伙伴游戏教材之外,学校还立足当下创编了校本教材。自编伙伴游戏校本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将伙伴游戏分成四大类:民俗传统类、校园流行类、江南特色类、年代传承类,每类游戏都有溯源、改编的方法和规则、游戏生命值等,赋予了伙伴游戏新的生命和内涵,使得孩子们在游戏的同时能学到超出游戏本身的知识。
场地器材保障:场地器材保障是开展伙伴游戏的基石,在我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我们配足了场地和器材。体育组还利用现有工具改在部分学校马路、停车场、走廊变成了可以让学生下课随时玩耍的运动场地,通过DIY喷漆让运动区域的围墙、栏杆等更加富有运动气息,同时也激发学生们的游戏兴趣。学校目前有体育馆一个,300米跑道一个,篮球场6片,改造马路200米,改造走廊20条,人工草坪6块;器材每学期都有增购,目前有心愿投壶、皮筋、飞盘、沙包、彩带、体操垫、充气龙舟、呼啦圈、小鼓、铁环、毽子、标志桶、标志杆、标志盘、撕名牌背心等20余中器材。
三、伙伴游戏的改革创新
我们对校内和校外的童年游戏改造并分类,从创造、挑战、流行和心理四个方面分别选取具有特色的校园活动或者户外活动进行开展。创造:元气讲台,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也把讲台让出来给学生,做一会小先生,因为最好的学就是教;挑战:校园吉尼斯,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追求纪录的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一次次超越和挑战,不管是体育还是其他学科;流行:户外伙伴探索体验,人的最终会融入社会和户外,通过常走出去交新朋友来体会探索的乐趣;心理:身体心理家校实操,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和心理都没有疾病,但是学生心理往往会被忽视,所以家庭和学校在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方面如何通过实际操作来改善呢?我们是通过一些心理小游戏,来让学生家长和老师走进彼此的心中。
1.创造:元气讲台
元气讲台,即课前给予孩子们三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做个“小讲师”,分享关于本节课、本单元或者周边的一些知识和故事、体验等,比如可以讲讲自己的健康学习方法、讲讲体育健康保健知识、分享下自己的健康锻炼小故事。如此会进一步引起同伴的共鸣,主动参与探讨健康知识技能,改变了传统学习方式和教学结构,从对知识的“储备”转换成知识“输出”,激活了学生的惰性知识,同时为接下来的健康伙伴游戏堂奠定了基调。高年级对于球类感兴趣,特别是篮球,安排了一次篮球与健康的讲台,就在球框正当下。邀请了班级里篮球打的最好学生当然小讲师,他从篮球的起源发展,自己的偶像和篮球规则,以及学练篮球给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帮助,给全班进行了五分钟的阐述。
我校的“元气讲台”,设立班级、年级、校级讲台,每个学生可以邀请伙伴共同站上台进行宣讲,有学生自主评选出获胜者,这些同学会被推荐到级部乃至全校进行健康主题类演讲。年级、校级的讲台,打破了班级、年级的界线,让孩子们结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几轮下来“以旧带新”“以长带幼”的组队已经成为学生的自觉,通过上台的方式使得每一位学生的伙伴圈不断延伸。
“不讲不知道,健康真奇妙”,这个是我们“元气讲台”的口号,它不仅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加体育知识的广度、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厚度,还扩大学生的朋友圈,经历多元体育思想的碰撞,打破了体育学习以技能练习为主的单一空间,为寻找对于体育有共同认识的伙伴提供了新的形式。
2.挑战:校园吉尼斯
儿童,是烂漫的自由,伙伴是前进的动力,游戏是坚持不懈的拼搏,是蓬勃昂扬的斗志,是越超自我的力量。追寻童年精神让伙伴游戏点燃每个盛泽实验小学孩子的童年,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可能与力量——笃定的前行,勇敢的攀登,自我的挑战,心怀梦想与勇气!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学校专属的体育品牌——盛泽实验小学校园吉尼斯挑战赛!有了一个充满力量的挑战口号——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一个你无法完成的动作,在同伴的指导下练的次数多了,也许你就成功了;和自己的伙伴越过校园吉尼斯挑战这一个个“山丘”,前路的风景一定美不胜收!
“校园吉尼斯”伙伴游戏挑战增加学生学练技能的动力,给予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培养孩子们超越自我的精神,以挑战游戏为平台,认识更多热爱游戏的伙伴;在团体项目挑战中与班级以外的伙伴组队,参与全校的集体挑战,让游戏伙伴不至于班级。
3.流行:户外伙伴探索体验
“户外伙伴探索体验”,鼓励学生走出班级、校园、家庭,参与户外伙伴游戏项目,从中寻找最值得自己交往的游戏伙伴。地图--定向越野,提示--爬山路线,绳索--装备保护,受伤--户外基础治疗,起火--搭帐篷户外生存,团建游戏,亲子互动等,我们为每个学生制作《户外伙伴游戏体验护照》,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参加项目,让新认识的朋友签个名、留个影,或者用简笔画勾勒对他的印象,用文字描述对于这项运动的体验。一年四季,到了每个季度末,整理一下护照上参与的项目、参与人和地点,按照距离远近画出不同的交往圈,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交情画出各种不同的交往圈,从中看到自己的交往范围、交往能力和交往倾向。
4.心理:身体心理家校实操
伙伴除了同龄人还有朋辈,儿童在学校能容易的找到伙伴,但是到家里伙伴却消失了,其实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伙伴,但现实是父母很难成为孩子的好伙伴,所以我们急需改善这种僵化的家庭关系。亲子伙伴游戏就孕育而生,它旨在通过找寻生活中的大伙伴——父母,建立良好的交往体系,消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和误会与不理解,让彼此都能走进对方的心理,为健康代言。通过伙伴游戏:两人三足、卡通对话、融化雪人、信任盲行等伙伴游戏,让彼此共同追忆童年,重新拾起童年的麦穗,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亲子之情。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伙伴如同异体同心。他虽然不是自己的手足但胜似手足,是两颗串在一起的心。著名哲学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在哪里消亡,儿童就在哪里消亡。在盛泽实验小学里,当伙伴遇上游戏那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小学六年的时光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轻松的时刻,是值得所有人视如珍宝的时光。他会让我们看到善,看到美,看到纯与真,伙伴游戏,润泽校园,嬉戏时光,积攒新样态。愿伙伴游戏浸润孩子的幸福童年,成为追寻童年精神路上最和谐的表达。
参考文献:
[1]陆燕.为高雅而幸福的人生奠基[J].江苏教育,2017.10
[2]成尚荣.教师的第一专业是儿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3.12
[3]罗婷.追寻童年精神的国际理解校园文化的建构[J].华人时刊,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