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球教学训练技巧与方法研究
申永记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海南省三亚市 572000
一、高校网球训练技巧分析
(一)场地训练技巧分析
场地是练习网球项目的有利条件之一。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网球项目的场地运用规则,提高自身的网球素养。在有场地支持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自行成立小组的方式,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训练活动,比如学生之间分别练习发球与接球等技术。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小组内的学生可以尝试互相交换技术动作;以小组为基础开展的学生之间的训练方式,比较适用于正反拍球与挑高球、截击球、高压球等技术的练习活动。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全程监督学生技术的练习过程,以便在第一时间指正错误动作。对于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来说,来回多次击球属于比较难达到的训练程度。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计数的方式开展训练活动,进而通过多次不失误地击球,提高自身对于网球的控制能力。另外,参与训练活动的学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事项,比如提早热身等。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应该随时注意自身挥拍动作的标准性,以在训练过程中尽快掌握适合自己的击球方法。
(二)场外训练技巧分析
在没有训练场地的情况下,学生需要学会多种无场地训练技巧。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记忆的方式记住动作要领,然后按照先慢后快的挥拍顺序,不断练习徒手挥拍动作,直到挥拍动作达到娴熟的程度。在练习基础网球技巧时,很多学生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有必要在无场地的情况下,加练基础网球技巧,以巩固自身的网球运动能力。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提升抛球的稳定性。在训练抛球稳定性的时候,学生要用拍子伸向前方以确定点线位置,同时利用测量工具明确点线位置与参照物的关系,最后重复进行抛球训练,将球抛到指定的点线位置上。再次,拍球练习是高校网球运动课程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示范的方式指导学生用球拍对地面或空中拍球,这样可以有效训练学生手与眼的协调性,强化学生的球感。比如,在放小球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抛球后用球拍接住并不让球弹起的练习方式训练自身的身体协调能力。最后,学生要通过对墙练习的方式掌握网球击球技巧。高校的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控制对墙击球的力度;如果学生的击球力度过大,击出的网球会在短时间之内回弹,进而缩短下次击球的预备时间。因此,适当的击球距离和击球力度是保障对墙练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学生在对墙击球练习的过程中,应该精准把握训练的节奏,尽量将自己的所有精力投入到击球训练活动之中[2]。
二、提高网球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基础训练和自我训练
基础训练与自我训练是提高网球训练效率的有效方式。在高校的网球体育课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先向学生讲解正手和反手击球动作的技巧要领,然后通过实践的方式,在学生面前演示该动作,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提升学生的基础训练效果,还可以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高校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将更多的课堂时间应用于学生的自主训练。足够的自主训练时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动作熟练度,增加学生的网球基础动作训练量。另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基础,为其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由于很多高校的网球训练场地有限,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班级的教学需求,以确保高校内部的班级都能分配到合适的训练资源,以适应学生群体的个性化发展。自我训练法是高校网球运动课程中比较常见的训练方式。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设计教学计划和训练思路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训练活动,以确保学生的自我训练质量符合教学政策的要求。在学生开展自我训练活动的时候,教师需全程观察学生的发球方式和击打方式,以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运动习惯。在抛球训练中,学生应该通过反复练习的方式树立良好的体育意识,提升自己的网球技巧学习效果。
(二)合理应用小组训练方式
小组训练模式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提升学生的网球技巧和合作能力。高校体育教师需要重视小组训练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而在实际训练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对抗训练,这样可以助力学生明确网球课程的训练目标,提高学生击球动作的连贯性。但是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在小组训练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在学生面前讲明训练标准,并通过监督来控制训练活动的难易程度。这种以小组形式开展的训练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训练强度,还可以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另外,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小组训练活动的时候,需要在分组阶段为各个组别配置合适的成员,以确保组别竞争的公平性;而这种健康的竞争方式和训练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帮助其树立正确体育竞争心态的作用。总之,该训练模式能够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新教育教学政策要求教师将学生放置于主体学习地位,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训练活动,以改变过去灌输式教学模式之下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信息的消极状态。因此在网球训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先进的训练理念指导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运动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借助多种教学工具与设备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网球项目的学习兴趣。此外,网球运动项目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单打项目上,还体现在双打项目中。所以在开展网球训练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训练特点和技能优势的方式,为其建立多个双人训练组合,以训练学生的双人击球技巧。网球双打训练模式可以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对其后续的工作生涯有着良好的助益作用[3]。
(四)创新教学方式
富有创新性的训练方式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由于不同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其自身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因此,教师应通过创新教学手段的方式,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现实教学工作中,每一种教学与训练模式都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所以,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合适的训练模式。另外因为很多大学生的网球知识略显不足,且身体素质千差万别。所以,针对学生特点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更能提高其训练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在创新教学方式的时候,还应该重点考虑训练手段的趣味性,比如组织举行与网球运动项目相关的游戏活动和竞赛活动等。
三、高校网球教学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因为网球运动属于具有一定训练强度的体育项目,所以在进行网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醒学生保持适度的训练量,同时通过科普网球运动注意事项的方式保障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网球运动本身具有鲜明的体育特点。其属于小型球类运动的一种,且运动性与互动性较强,因此对学生自身运动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部分大学生刚刚接触网球运动的时候,常常因为运动要领的掌握难度较大而出现抵触情绪。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高校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以提升其自身对于网球运动的学习信心。
为了保障训练量的适当性,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从旁监督学生的训练方式,同时控制学生的训练时间;以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因挥拍或者击球动作不当,而出现身体受伤现象。另外,控制学生的训练时间能够降低学生的身体负担,以免学生因长时间训练而出现疲劳性伤病等问题。除了网球相关的训练项目之外,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情况引导学生适当进行负重练习。这是因为网球运动对于参与者体力的要求比较高,而适当的负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体力和耐力;学生的体力和耐力提高之后,其在训练过程中受伤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校网球教学训练中,合理运用场地与场外训练技巧,加强基础和自我训练、采用小组训练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创新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运动能力。同时,关注训练中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适度训练,监督训练方式与时间,引导学生进行适当负重练习,可保障学生健康与教学顺利开展。未来,高校网球教学应持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教学训练体系,为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与综合素养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彭长玮.高校网球教学中的训练技巧及策略[J].拳击与格斗,2024(11):97-99.
[2]徐世帅,邹小秘.浅谈高校网球教学训练技巧及方法[J].网羽世界,2022(35):135-136.
[3]李皓轩.高校网球教学训练技巧与方法探析[J].拳击与格斗,2023(18):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