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探究
杨怀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672100
引言
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只有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和保障,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在实践中,应注重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还应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公众提供更加可靠、便捷的信息服务。
1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的价值
1.1提高基层管理效率,增强管理实时性
通过信息化监督建设,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可以借助电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与整理,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动物存出栏、药品购入、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可以通过平台完成,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同时信息化建设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实时获取和处理检疫申报点、屠宰场数量、病害动物处理等信息,提高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实时性与有效性;例如,通过信息化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检疫出证数量、运输车辆轨迹、指定通道检查等内容,强化异常信息预警。
1.2规范管理流程,提升协同联动能力
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规范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流程,减少人为错误和违规行为,例如,通过无纸化出证、基础信息“菜单式”管理等方式,完善动物检疫信息系统,优化启运地、货主、电话等信息一键带入功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强化违法违规线索移交,促进动物检疫与监督执法职能的有效衔接。而且信息化有助于提升监督管理的透明度。信息化平台可以公开动物卫生监督的相关信息,让公众更加了解并监督动物卫生工作,增强公众对动物卫生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1.3推动智慧监管机制,实现畜牧业高精准发展
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构建智慧监管机制,提升动物检疫监督的规范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预警等方式,实现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更好地了解畜牧业生产情况,为畜牧业提供科学、精准的指导和支持,推动畜牧业向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2.1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基础信息管理
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如“智慧动监”和“牧运通”软件,实现动物、动物产品检疫量、跨省调运及境内调运量等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提高数据应用能力。推进无纸化出证,加快推进动物检疫无纸化出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启动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证明及动物产品证试点工作,减少纸质文件的流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结合畜牧兽医生产经营主体统一赋码及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健全辖区内规模养殖场、屠宰企业基础信息库,逐步完善中小养殖户基础信息,优化启运地、货主、电话等信息一键带入功能。
2.2强化队伍人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首先,得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信息化专业知识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构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信息化工作团队,可以通过培训、与高校合作、对外招聘等多种方式,来强化信息化管理技术方面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聘请专业人士提供技术指导,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官方兽医队伍建设,提升官方兽医的履职能力,通过培训考试和案例警示教育,规范官方兽医的持证上岗、检疫、出具检疫证明等环节。
其次,相关部门应给予重视和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将其作为政府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有效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动物卫生监督人员的素质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卫生监督管理效果,所以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以及检疫知识培训,定期开展教育活动,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并强化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还要加强协同联动,强化违法违规线索移交,推动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动物卫生监督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2.3推进智慧化监管,落实数字化建设平台
推进智慧监管要求完善省级动物检疫出证系统,实时监控检疫出证数量、运输车辆轨迹等内容,建立信息自动核查功能,对不符合动物防疫规定的,不予受理检疫申报。还要建设数字化监督平台,实现对养殖场、屠宰场的动态实时监控和记录,提供人工智能AI识别及云存储设备,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管,为农业综合执法提供证据线索。而且为了满足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还要加强软件技术研发,完善软件功能,针对偏远地区网络条件不好的情况,可以优化电子出证客户端,确保数据同步和检疫证明的打印保存。
例如,有些地区通过建设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了对规模养殖场和生猪定点屠宰场的实时监控和记录,有效提升了动物卫生安全监督管理能力,该平台能够清楚拍摄到养殖场、屠宰场人员、车辆和动物进出场情况,提供24小时不间断监管,为农业综合执法提供了证据线索。还可以运用“智慧龙牧”平台,该平台具备动物检疫、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功能,注册养殖场户达到近17万个,极大地提升了兽医管理工作的效能和服务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要分阶段实施信息化建设工作,持续提升信息化水平,还要积极转变思想,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监督管理技术,提高工作能力,为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施做好全面保障。多样化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智能化发展,这些策略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建林.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的路径[J].畜禽业,2022,33(07):54-56.
[2]程双根.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探究[J].畜禽业,2020,31(07):61.
[3]丁如明.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J].兽医导刊,2020(07):56.
[4]王志松.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探讨[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