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建设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
明高南
420222198810012091
摘要:本文聚焦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深入剖析其理论基础、现状与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加强措施。先阐述施工质量管理概念,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理论、PDCA 循环理论等相关理论与原则,分析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露天作业、环境复杂、涉及面广等特点。接着概述当前质量管理现状,深入探讨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问题以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薄弱等问题。最后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人员素质、优化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品质。从城市道路的通畅与否,到给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再到桥梁、隧道等交通枢纽的安全保障,无一不依赖于高质量的市政工程施工。然而,当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环境日益复杂,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逐渐暴露出不足。
一、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1.1施工质量管理概念
施工质量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项目达到预期质量标准,运用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的活动。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紧密围绕质量目标展开。施工质量管理不仅关乎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还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
1.2相关理论与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和全面质量提升,要求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树立质量意识,从原材料采购、施工工艺执行到工程验收,都要严格把控质量关。PDCA循环理论,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为质量管理提供了一个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通过不断循环这四个步骤,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工程质量不断优化。在原则方面,坚持质量第一,将工程质量作为项目建设的首要目标;预防为主,通过提前制定预防措施,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全员参与,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成为质量管理者,共同为实现高质量工程努力。
1.3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特点
市政工程施工多为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天气变化、地质条件等因素都可能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如雨天可能导致基坑积水,影响基础施工质量。施工环境复杂,市政工程常处于城市中心区域,周边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纵横交错,施工过程中需要协调各方关系,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市政工程涉及面广,涵盖道路、桥梁、给排水、燃气等多个领域,各专业之间需要紧密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体工程质量,这就要求质量管理具备综合性和系统性。
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与间题分析
2.1现状概述
目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已取得一定成效。多数施工企业建立了基本的质量管理框架,引入了质量检验制度,对关键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把控。在大型市政项目中,常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如BIM技术辅助施工质量管理,实现对工程进度、质量的实时监控。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市政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推动市政工程质量整体提升。
2.2存在问题
2.2.1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部分施工企业虽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制度执行不到位。质量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时相互推诿。一些小型市政工程甚至缺乏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监督,仅凭经验施工,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2.2.2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施工人员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部分一线施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培训,对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理解不深,操作不规范,易引发质量问题。管理人员也存在质量意识淡薄、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无法有效组织和协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2.2.3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问题
在施工材料方面,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采购质量不达标的材料,且材料进场检验不严格,一些不合格材料流一些不合格材料入施工现场。材料存储和保管不当,导致材料变质、损坏,影响工程质量。施工设备方面,设备老化、维护保养不及时,易出现故障,降低施工效率和质量。
2.2.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薄弱
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存在漏洞。缺乏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不清楚施工要点和质量要求。质量检验不及时、不全面,一些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小问题演变成大隐患,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详细且可执行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形成清晰的责任链条。引入第三方质量监督机构,定期对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制度严格落实。建立质量问题追溯机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够迅速定位到责任人,强化责任追究,以此倒逼施工企业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引入第三方质量监督机构,发挥其专业性和独立性优势。第三方机构定期对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包括制度执行、人员履职、质量记录等方面。
3.2提升人员素质
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内容涵盖施工工艺、新技术应用、质量标准等,提升其操作水平。针对管理人员,开展质量管理、项目协调等方面的培训,增强其管理能力。设立质量奖励基金,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质量标准、提出质量改进建议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激发全体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提升全员质量意识。
3.3优化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
制定严格的材料采购标准和流程,选择资质良好、信誉度高的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源头可控。加强材料进场检验,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对每一批次材料进行全面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建立材料存储管理制度,根据材料特性分类存放,做好防潮、防锈等防护措施。对于施工设备,制定定期维护保养计划,及时更新老化设备,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方法,确保设备高效稳定运行。
3.4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在施工前,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方案科学合理。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实施旁站监督,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实时记录施工数据。完善质量检验制度,增加检验频次,扩大检验范围,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及时发现质量隐患。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下达整改通知,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要求,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查,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结语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关乎城市的运行与发展,从理论基础的构建,到对现状问题的剖析,再到针对性措施的提出,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人员素质、优化材料设备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是提升市政工程质量的必由之路。未来,应持续深化这些举措,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为城市建设筑牢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兵,闫欢,邱思豫.市政工程建设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2,(14):121-123.
[2]石志刚.市政工程建设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20):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