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低负荷条件下活性污泥系统的调试优化与交工管理策略研究

作者

张鹏翾

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一、项目背景

博茨瓦纳地处非洲南部,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国家,全国年平均降雨量约为 400 毫米,蒸发强度大,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过度开采现象普遍。尤其在干季或极端旱年,城乡供水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城市化推进和旅游业发展,污水排放量持续上升,但现有污水处理能力和配套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博茨瓦纳政府借助国际融资平台,加大对水资源基础设施的投入。马翁作为通往奥卡万戈三角洲旅游区的门户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尤显薄弱。为缓解马翁镇水环境压力,博茨瓦纳水事务局(WUC)在国家财政支持下启动“马翁东、西污水处理厂新建项目”,并采用设计- 采购-施工 - 运营一体化( EPC+O )模式进行国际招标。

项目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主体、设备、仪控、回用、房建、道路及营运服务。该厂定位为区域性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中心,建成后将极大提升马翁镇污水处理能力,并探索中水灌溉和城市绿化水源替代路径,对推动博茨瓦纳“绿色可持续水环境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引言

博茨瓦纳作为南部非洲干旱国家,长期面临供水压力,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成为提升用水效率的重要路径。中国中江国际集团承建的马翁东、西污水厂项目,采用 EPC+O 模式总承包,是博茨瓦纳近年来重点水务投资项目之一。

二、项目概况与工艺设计

马翁西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为 5500m3/d ,核心工艺为活性污泥法,包含预处理(格栅、旋流沉砂池、FOG 池)、一级生化处理(厌氧—缺氧—好氧段构成的活性污泥反应器)、二沉池、污泥浓缩及干化系统、消毒系统、回用设施。系统支持 AO、A2O 及氧化沟等运行方式,设计目标为满足 BOS 93:2004 出水标准,其中 TP⩽1.5mg/L , COD⩽75mg/L , NH4 -N⩽10mg/L

三、调试挑战:

进水严重不足 根据设计,系统设定污泥龄(SRT)约为 18 天,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 2.0~3.0mg/L ,内回流比为 20% ,回流污泥比为 75% 。但在实际调试中,由于进水负荷远低于设计水平,导致:

COD 进水平均值为 215mg/L (设计值为 400mg/L )

BOD 进水平均为 82mg/L (设计为 180mg/L );

总氮和总磷远低于系统启用要求,难以启动除磷反应

MLSS 一直低于 200mg/L ,部分时间仅为 108mg/L ,无法形成活性污泥絮体。

此外,现场运营团队每日需通过罐车转运约 30~50m3 污水进行补充,但受限于资源调配,水质水量波动仍然显著。

项目于 2024 年 9 月提交第一次交工申请,时值系统调试阶段,因前期污水主干管(上标段)未完工,导致每日进水长期仅约 500m3 ,远低于系统启动所需 25% 最低水量( 1375m3/d )。罐车送污虽暂缓影响,但营养负荷低、微生物生长迟缓、MLSS 浓度长期仅 108mg/L (远低于典型值2000~3000mg/L ),活性污泥系统无法正常建立,运行极不稳定。

四、技术应对与参数优化策略

尽管系统进水浓度波动较大,但出水 COD 保持在 60~70mg/L 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碳源去除能力。这说明优化运行参数和工艺流程组合具有显著效果。

面对系统生物量不足、进水波动大等挑战,以下就是项目团队采取以下技术应对措施:

降低曝气强度:在氧需求量低的情况下调整风机频率,减少微生物剪切力,避免氧气过剩抑制反硝化过程。

延长污泥龄(SRT):减缓剩余污泥排放,提高系统稳定性,保证缓慢增殖的硝化菌积累。

提高回流污泥比(RAS):将有限的活性污泥回流至反应器,维持微生物浓度。

临时跳过厌氧段运行:为快速建立生物量,先将进水绕过厌氧池直接进入反应器,在低负荷条件下优先实现碳源降解。

化学除磷辅助:增加硫酸铝投加,提高 TP 去除率,缓解微生物除磷能力不足的问题。

出水监测数据显示,尽管 MLSS 不足,但 COD 去除率达 82% ,BOD降至 11mg/L ,氨氮未检出,除总磷( 5.53mg/L )外各项指标均达标,满足灌溉水质标准。

五、交工策略与合同应对机制

尽管技术层面逐步稳定,业主质疑未能及时撤销,关键问题包括“部分单元未验证”“总磷超标”“MLSS 过低”等。项目团队编制并提交完整的调试与运行报告,逐条回应技术问题,附带 SCADA 运行记录、出水化验数据、O&M 培训记录、调试计划等支撑材料。

在技术回应基础上,项目方采取合同应对策略:

引 用 FIDIC《 实 际 占 用 条 款 》(Clause 10.2): 指 出 自 2024 年 10月 10 日起业主已接入主干管并开始实际使用系统,构成“BeneficialOccupation”,具备法定交工条件。

发出《时间相关费用索赔意向函》:列明延迟交工期间我方承担的管理、人力、水电运营等成本已超370 万普拉,并保留索赔权利。

推动交工证签发:通过技术回应 + 合同压力双管齐下,促使业主于2024 年11 月30 日签发交工证,保障了项目关键里程碑。

六、未来建议

通过本项目经验,总结以下面向国际 EPC+0 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议:

设计阶段应预设调试水量保障机制,可将主干管建设进度与处理厂调试同步纳入关键路径,并在合同中引入责任水源条款;

对低负荷适应性运行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包括采用分段运行策略、内回流比例可调系统、适当配置在线投药及旁通系统;

加强调试初期的数据监控与远程控制能力,推荐配置可视化 SCADA系统并实现云端数据备份,以便远程支持和专家决策;

合同中应强化“实际占用”与“早期使用”条款的边界界定,确保施工方在承担运营任务时有据可依,避免责任与风险不对等。

七、结论与启示

在国际工程复杂环境下,调试阶段往往面临实际与设计偏离,须构建“低负荷适应性调试机制”,涵盖运行参数、工艺逻辑与应急调整。

技术与合同管理应融合并进,项目团队既要具备微生物工艺理解力, 也要精通合同条款运用能力。

EPC +0 模式下,早期交工风险应设定预案,确保主观占用事实可转化为合法移交依据。

数据完整性与过程记录是国际项目技术对话中的核心语言,应在调试初期即建立系统性归档机制。

参考文献:

[1]《废水工程:处理与资源回收》(第五版)[M]. 纽约:麦格劳- 希尔教育公司,2014 年.

[2] 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 《设备和设计 - 建造合同条件(黄皮书)》(第二版)[S]. 瑞士日内瓦:FIDIC 出版部,2017 年.

[3]《生物废水处理:原理、建模与设计》[M]. 英国伦敦:国际水协出版社,2008 年 .

[4]《废水工程:处理与回用》(第四版)[M]. 纽约:麦格劳- 希尔教育公司,2003 年 .

[5] 博茨瓦纳标准局(BOBS).《BOS 93:2004——废水排放标准》

[6].博茨瓦纳哈博罗内:BOBS,200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