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工作与红色文化的融合路径
王彦霁 惠博 何炯 张一帆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气一厂 青海格尔木 816000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格尔木炼油厂 青海格尔木 816000 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纪委办公室(党委巡察办公室) 甘肃敦煌 736202 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群团工作部(工会、团委) 甘肃敦煌 736202
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资源,在政工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将红色文化与政工工作相融合,以红色文化符号为思想保障,进一步推动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的深化。本文分析政工工作与红色文化的融合路径,激发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升员工的思想觉悟和集体意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关键词:政工工作;红色文化;融合
前言: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并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红色文化在社会各领域的价值逐渐被认识到,并在企业政工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当今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下,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资源,能够有效地帮助政工工作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1.构建红色文化矩阵
企业的政工工作具有独特的规律性,深入剖析红色文化的内涵,并明确其与政工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企业文化需求和员工思想状况,企业应在党建工作中将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1]。利用宣传栏、展览柜等途径展示红色文化成果,尤其要通过增强标志性红色文化事件的曝光率,进一步在企业内部营造清风正气的氛围,激发员工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除了静态展示外,还应积极开展多元化的红色文化活动,通过组织红色社团、文艺汇演等形式,让员工在参与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可以邀请革命英雄、老党员等走进企业开展宣讲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消除员工与红色文化的距离感,增强其对红色文化的亲近感和敬仰之情。通过这些形式的多维度展示和互动,企业能够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红色文化矩阵,从而使红色文化在政工工作中的融合得到有效推进。
2.创新红色文化学习形式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并将其落实到企业经营发展全过程中,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红色文化提升党员和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企业应注重引导党员和职工正确理解和积极接纳红色文化,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党员的主体意识是其能否履行职责、积极参与党内事务的重要基础,因此企业在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时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情景演绎等创新方式开展政工工作,能够激发党员和职工的思想动力,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党内事务中,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准确把握政工工作的阶段性特点,通过加强对“三个关键期”的教育,促进红色文化与政工工作的深度融合。这“三个关键期”包括新进员工的理想信念教育、预备党员的集体意识与为民服务意识的强化以及新任领导班组的奉献精神与廉洁教育。定期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和职工参观红色文化纪念馆、革命历史遗址,开展红色文化研讨会、讲座等互动形式的活动。通过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使党员和职工更深入地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从中汲取前辈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这些关键期的教育,企业可以确保红色文化在不同层级、不同职工群体中的深度渗透,推动他们在工作中自觉践行党的核心价值观。
3.强化红色文创创新载体
红色文创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是党性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创不仅继承了爱国主义和文化自信的精神,还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生动的素材和创意的表现形式,增强其感染力和传播力[2]。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结合红色文化的创新形式,吸引不同群体的参与,确保红色文化的内涵在员工中深刻扎根。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中,企业可以打破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借助创意作品,如红色主题手工艺品、纪念品、文化衫等,扩展教育的受众范围,并让每一个员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红色文创产业的创新不仅限于产品的物理载体,还包括活动载体的创新。企业可以通过文化节、红色主题展览等形式举办多样化的活动,形成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参与感的文化体验平台。在这些活动中,党员和职工通过互动、参观、体验等形式,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
4.扩展红色文化传播范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传播工具,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企业要积极利用这些平台的优势,推动红色文化在员工中的深度传播和广泛认同[3]。企业在内部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借助自媒体平台、微信群、内部论坛等工具,引导党员和职工在虚拟环境中分享和交流红色文化的内容。通过线上讨论、分享心得体会等形式,让党员和职工形成更为广泛的文化认同和思想共鸣。企业还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多媒体功能,利用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丰富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例如,制作红色主题的纪录片、短视频,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发布,增加红色文化的可视性和吸引力。特别是邀请革命英雄的后代、党史专家或先进人物讲述红色故事,能够激发党员和职工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定期开展调研工作,通过讨论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员工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需求,及时调整文化传播的策略和形式。这种差异化的传播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级职工的需求,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和实际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将红色文化与政工工作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革命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还能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政工工作应进一步深化红色文化的内涵,探索更多的融合路径,使其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矫艳.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探讨[J].办公室业务,2024,(13):122-124.
[2]蒋凤玲.政工工作有效融入党建策略探究[J].中国报业,2023,(16):52-53.
[3]刘钦.关于新时期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活力,2021,(19):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