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焦晶晶
河北省广平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57650
中职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侧重“听说读写”与专业技能的结合。然而,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专注力不足,传统课堂中“教师讲语法、学生记单词”的模式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微课作为一种时长 5-10 分钟、聚焦单一知识点的视频资源,可通过生动的场景、直观的演示,将复杂内容简化,契合中职学生“碎片化学习”“视觉化接受”的特点。近年来,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逐步推广,但应用效果参差不齐。本文基于教学实践,探究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一)微课资源与职业场景脱节,实用性不足
当前中职英语微课多聚焦于“语法规则”“单词拼写”等基础内容,与学生专业及未来职业场景结合度低。例如,汽修专业的英语微课仍在反复讲解“一般现在时”,却未涉及“汽车零件名称”“维修常用语”等职业相关内容;幼教专业的微课缺乏“儿歌英语”“课堂指令用语”等针对性资源。某中职学校的调研显示, 76% 的学生认为“现有微课内容与专业无关,学了用不上”,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二)微课设计形式单一,吸引力薄弱
多数中职英语微课仍沿用“教师出镜念课件”的模式,缺乏互动性与趣味性。例如,讲解“点餐用语”时,仅用文字罗列“Can I help you? ”“I’d like... ”等句型,未搭配餐厅场景动画或角色扮演视频;单词教学微课多为“单词+音标+例句”的静态展示,未利用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元素辅助记忆。这种单一形式难以适应中职学生“视觉优先”的学习偏好,课后微课的自主学习完成率不足 40% 。
(三)微课应用模式固化,与课堂教学脱节
部分教师将微课简单等同于“课前预习视频”,未与课堂教学形成联动。例如,课前发布“购物英语”微课让学生自学,课堂上却仍按“讲解句型→机械操练”的流程教学,未结合微课中的学习难点进行针对性指导;或仅在课后布置微课作为“补充作业”,缺乏对学生观看过程的跟踪与反馈。这种“孤立应用”的模式,使得微课无法充分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优势不明显。
(四)微课评价机制缺失,应用效果难保障
当前中职英语微课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仍依赖传统的纸笔测试,缺乏对微课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估。例如,学生观看“职场面试英语”微课后,教师仅通过“是否提交观看截图”判断学习情况,未检测其是否掌握“自我介绍”“薪资询问”等核心句型;对微课资源本身的质量评价也多依赖教师主观判断,未收集学生的使用反馈(如“语速太快”“字幕不清”)。评价的缺失导致微课应用效果难以量化,也无法为资源优化提供依据。
二、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聚焦职业需求,开发专业化微课资源
中职英语微课需紧扣“职业场景”,实现“学用结合”。教师可联合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分专业的微课资源。比如在汽修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汽车故障描述”(如“Theengine is making a noise”)、“工具名称”(wrench, screwdriver)等微课,结合发动机图片、维修场景视频,让学生在语境中记忆词汇。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微课教学,则可以设计“客房服务用语”(“May I clean your room? ”)、“退房流程对话”等微课,采用动画演示客人与服务员的互动场景,突出“礼貌用语”与“职业礼仪”。如果是电商专业,教师可以开发“跨境电商客服英语”微课,如“Order tracking”(“Your package has been shipped”)、“Complaint handling”(“I’m sorry for the delay”),融入真实的聊天记录截图,增强实用性。
同时,微课内容需“小而精”,每个微课聚焦 1 个具体知识点,如“点餐时如何询问口味偏好”“面试时如何介绍自己的专业技能”,避免内容泛化。例如,“餐饮服务”单元可拆解为“问候→点单→结账”3 个微课,每个时长 5 分钟左右,符合中职学生的注意力特点。
(二)创新设计形式,增强微课的吸引力
采用“多媒体融合+互动设计”提升微课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一是视听结合。讲解“职业着装英语”时,用对比视频展示“formal clothes”(西装、衬衫)与“casual clothes”(T 恤、牛仔裤),搭配字幕与画外音“Wear formal clothes forinterviews”,通过视觉冲击强化记忆。
二是角色扮演。在“电话沟通英语”微课中,拍摄学生扮演“客服”与“客户”的对话场景(如“Hello, may I speak to Mr. Lee? ”“Hold on, please”),并在关键句型处暂停,提示“请跟读 3 遍”。
三是互动嵌入。利用微课制作工具(如 Camtasia)添加“选择题”“填空题”互动环节,例如讲解“数字表达”后,弹出题目“‘350 美元’用英语怎么说?”,学生需点击正确答案才能继续观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中职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微课中可适当加入中文注释(如在“resume”旁标注“简历”),语速控制在每分钟 120 词左右,确保学生能跟上节奏。
(三)构建“微课+课堂”融合教学模式
将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前置预习—课中突破—课后拓展”的纽带,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
课前预习环节,发布针对性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餐厅服务英语”单元前,推送“菜单词汇”微课(牛排、沙拉等单词),并附任务单“圈出你不认识的单词,课堂上提问”,帮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中突破环节则结合微课学习难点开展互动教学。针对预习中反馈的“点餐句型混淆”问题,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运用微课中的句型模拟“服务员与客人”对话,教师对错误用法(如将“I want... ”说成“I want to... ”)进行纠正。课后拓展环节主要是推送进阶微课巩固提升。例如,学完“基础面试英语”后,发布“面试常见问题应答”微课(如“How do you handle pressure? ”),并布置任务“录制自己的应答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教师点评后分享优秀作品供学生参考。
这种模式让微课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既发挥微课的自主学习优势,又通过课堂互动解决学习难点。
(四)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保障应用效果构建“过程性评价+资源反馈”的双维度评价体系。
一是学生学习评价。利用学习平台(如超星学习通)跟踪学生的微课学习数据(观看时长、互动答题正确率),结合课堂表现(如能否运用微课中的句型对话)与成果输出(如英语情景剧视频)综合评分。例如,“职场英语”单元中,将“微课观看完成度 (30% )+ 课堂角色扮演表现( 40% ) + 课后对话视频( 30% )”作为最终成绩。二是微课资源评价。设计“微课反馈表”,让学生从“内容实用性”“语速清晰度”“画面质量”等方面打分并提出建议(如“希望增加更多动画”),定期汇总分析,对评分低于 3 分(5 分制)的微课进行修订或重制。
例如,在“电商客服英语”微课应用后,根据学生反馈“部分单词发音不清晰”,重新录制音频;针对“互动题太少”的建议,新增3 处嵌入式练习,提升资源质量。
三、结论
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工具,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其应用虽存在资源不专业、形式单一、应用孤立等问题,但通过“开发专业化资源、创新设计形式、构建融合模式、完善评价机制”等对策,可充分发挥其“碎片化学习”“针对性强”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职业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秀娟. 浅谈“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现代农村科技, 2023, (03):125.
[2] 刘晓. 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十五).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2023: 855-858. DOI:10.26914/c.cnkihy.2023.029018.
[3] 刘映红. 微课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22.DOI:10.27738/d.cnki.ghnkd.2022.000994.
[4] 王聪. 微课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C]//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 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三).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2: 67-69. DOI:10.26914/c.cnkihy.2022.03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