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背后,我们共同寻梦
唐琳玲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摘要:本文针对19 岁的机械设计类专业学生小梁所存在的自卑、成绩下降等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有家庭、经济、亲子关系等原因。通过家校联动、谈心谈话、制定计划、塑造典型等举措,帮助其摆脱经济困境、重塑自信、设计合理生涯规划,实现精准育人。
关键词:思想教育、困难帮扶、精准育人
一、案例简介
小梁,男,19岁,机械设计类专业,平时独来独往,不喜欢与人交流。该生是单亲家庭,从小与父亲聚少离多,父亲外出务工且收入不稳定,学生与家长沟通交流较少。学生很急于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及想实现经济独立,一入校就加入很多学校社团,同时在校外做兼职,每天都在学习、社团活动、校外兼职中忙忙碌碌,导致睡眠不足、成绩下降,偶有旷课情况出现。该生有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家庭情况、学习成绩都不如其他同学,不想主动与人分享自己的想法。该生对创新创业较感兴趣,希望在毕业后实现自己创业的梦想。
二、关键点分析
在与学生交流和谈话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既自卑又有梦想,急于求成反而不知所措。经详细了解情况及分析,影响因素有以下方面:
1.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该生为单亲家庭,父亲忙于生计,常年不在家,亲子关系较为淡薄。父亲平时以打零工为主,收入不稳定,家庭经济较为困难。
社会环境因素:该生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加入了很多社团,又在校外做兼职,生活学习节奏出现失衡。
2.个性因素
该生做事有主见,但是缺少父母的爱,内心孤独,不懂如何有效与人相处。急切渴望经济上能自给自足。内心自卑,缺乏自信。
综上分析,得出帮扶该生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1)帮助该生摆脱经济困境。
(2)帮助该生重塑自信。
(3)帮助该生设计合理的大学生涯规划。
三、解决思路及举措
小梁同学内心善良,性格内向,家庭困难,有创业理想,针对这类型的学生,我将有以下帮扶思路:
1.提高思想意识,重视学生问题
辅导员要重视学生的衣食住行,为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为己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思想上的引导、行动上的支撑。该生出现了迟到旷课现象,如果不及时了解背后的原因,可能就会使该生学业跟不上而出现厌学情况,从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2.提升行动效力,制定解决方案
(1)家校联动,协同育人
在了解该生的家庭情况后,我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认识到该生对父母关爱的渴望,做好家长与该生有效沟通和情感释放的桥梁。经过努力,家长经常主动打电话和发微信给该生,关心该生的在校情况,该生对家长也一改往日的爱理不理,与家长有了较好的父子关系。同时,也发挥班干部和宿舍同学互帮互助的作用,引导他们主动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该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该生融入班集体。
(2)谈心谈话,互信互利
我多次与该生进行谈心谈话,培养互相信任的关系基础。在谈心谈话过程中,与该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朋友的关系,该生内心一点点的对我敞开,说了很多自己成长、理想、迷茫等相关的事情。通过谈心谈话,我对该生更为了解,同时该生长年压在心理的想法也得到释放,对于进一步的成长有了很好的基础。
(3)制定计划,突破自我
该生是有理想和有抱负的,但是太过于急于求成,因而加入了很多社团。同时该生经济上有困难,外出做兼职耗费很多时间。我和该生详细讨论该生的兴趣爱好后保留了一个最喜欢的社团做为兴趣拓展继续参加。鼓励其参加校内勤工俭学,放弃校外兼职,节省时间成本。引导其制定合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阶梯式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鼓励该生参加班干部的竞选,最终在大二当选班级学习委员。结合该生的专业特点,我让他加入了我的创新创业团队中的农业机械创新团队,引导该生与团队成员共同培训、共同思考、共同努力,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和精神,最终该生所在的团队获得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区赛的银奖。
(4)塑造典型,带动他人
该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们的帮助,在学业上取得了突破,多次获得了学院奖学金及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专业技能比赛都获得好成绩,自己也当选了班级学习委员。在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学习了电商等相关知识,对农业机械改良有更深的认识,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该生主动自学有关创新创业的知识,加入校内创业平台提供支持的创业团队,励志成为创业青年。
该生的进步在班级里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同学从该生的成长中也获得了启发和自信,起到了很好的学生榜样作用。
3.巩固教育成果,持续帮助学生
该生从一个上课迟到旷课的学生,一步步成长为有志的创业青年,在学业和生活上都在班级做了优秀的示范,但是依然要对该生持续的关注,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加强抗挫能力、创业相关政策法规、诚实守信等创业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的培养,引导该生培养正确的创业观。
四、经验启示
1.行之有度,一个不少
辅导员做学生工作要有宽度和广度,不应只局限于某一位同学或某一类同学,应该主动承担起促进教育的公平性的责任。
2.行之有速,掌握全局
对于学生的出现的问题要处理及时且得当,学生会更加信赖老师,同时也会更加配合辅导员将来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发挥班干部和普通同学的监督作用,做到实时掌握班级情况的撑局人。
3.行之有方,德才兼备
辅导员要做到有技有法,精准育人。灵活运用最有效的谈话技巧,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所说所做当中,让学生真正从内心认同,从行动落实,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王茜.高校贫困生遭遇心理危机的干预与启示——基于辅导员工作案例研究[J].社会与公益,2025,(03):91-93.
[2]张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于辅导员工作室案例分析[J].公关世界,2024,(24):45-47.
[3]钱宝宝.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问题疏导个案例谈[J].河南教育(高教),2024,(11):46-47.
[4]夏利明,吕程,胡先业.爱与关怀:照亮贫困大学生成长之路——一则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案例[C]//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24年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建设研讨会论文集.安徽农业大学;,2024:266-269.DOI:10.26914/c.cnkihy.2024.054936.
[5]王雪静.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常管理工作研究——以一则学生的危机干预工作案例分析为例[J].华章,2024,(10):144-146.
课题信息:2023年度校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题,桂农职大发督〔2023〕12号,《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职业本科劳动教育机制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SZ2305;2024年度校级思政与辅导员专项课题,桂农职大发督〔2024〕3号,《基于协同育人理念下职业本科劳动教育机制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SZ2422。阶段性成果。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专项课题(桂教科学【2023】21号),《职业本科院校基层党建的“五基三化”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3ZJY332)阶段性成果
唐琳玲,女,1985年12月出生,广西鹿寨人,壮族,本科,副教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