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互动" 在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孙德升
灵璧师范学校 234200
关键字:师生互动;职业学校;思政教学
前言
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课程,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提高教学效果关键部分。本文关注‘师生互动’的使用,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探索改进方法,为提升课程吸引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职业精神提供借鉴。
一、师生互动在职业学校思政课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师生交流可以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方式,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活动起来,主动学习思政知识。老师以及学生进行对话同时能帮助学生理清楚价值判断的过程,把抽象的理论变成自己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课堂上的注意力,解决思政课‘听得进但记不住’的问题。
(二)助力学生职业素养养成
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成为合格职业人任务,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在交流过程中,这能锻炼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当遇到不同意见时,可以学习如何冷静分析、全面看待问题因此提高思考判断的能力,这样做有助于打下未来进入职场所需的基本素质,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
(三)推动思政教育目标落地
教师用互动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情况,面对职业规划不清、道德认识错误等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消除心理顾虑,主动说出疑问,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影响。这种‘因材施教的交流方式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真正实现。
二、优化 “师生互动” 在职业学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立足职业教育特色,构建 “思政 + 专业” 融合型互动内容体系
职业学校要打破思政内容同专业教学之间的隔阂,需围绕学生将来的工作场景设计互动主题,使师生交流更加具体以及实用。第一,从专业课程中找出思政元素,设置“职业场景思政研讨”互动环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围绕 “工匠精神与代码 / 系统质量控制”主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践中 “一行错码致程序崩溃、数据出错” 的案例,如少写分号引发编译失败,谈对 “严谨求实” 职业品德的认识,强调其对保障系统稳定的关键作用。对护理专业学生,模拟“患者突发紧急情况”的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方式同时探讨“生命至上”的职业道德。第二,把行业劳模以及优秀毕业生请进课堂,组织“师生 + 行业代表”三方参与的座谈,教师提前收集学生关心职业问题,如“工作中如何坚持道德底线”“技能提升、职业素养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和嘉宾面对面交流,在真实案例共享中加深对思政内容理解。第三,结合专业实训任务安排思政互动课题,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查找案例、分析问题,通过课堂汇报以及互相评价,把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践中,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思政为业”的意义,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二)创新互动教学形式,打造 “线上 + 线下” 立体化互动场景
教师要用多种教学工具、场景,建立“线上预热—线下深入—课后拓展”的立体互动方式,提高师生交流的趣味性以及持续性。在线部分可以使用职教云、学习通等平台创建互动空间 : 教师提前上传与思政主题有关的短视频、案例材料,布置“课前思考题”“观点投票”等互动任务,围绕“职业理想与个人价值”这个主题,让学生在线共享身边从业者的故事,教师及时点评引导,促使学生在课前进行思考;设置“思政微话题”讨论区,鼓励学生就“职场中的团队合作”“技能竞赛中的拼搏精神”等内容留言,教师定期整理热门观点,为线下互动打下基础,课堂上重点开展沉浸式互动: 采用“情景模拟”“辩论赛”“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在讲授“法治意识”时,组织学生模拟“劳动合同纠纷调解”场景,教师扮演“仲裁员”引导学生分别以“劳动者”“企业代表”身份进行辩论、协商,在角色体验中加深对法治理解;教师从专业技能以及思政理念两个方面进行点评,课后通过布置“思政实践任务”如让学生采访企业中的党员技术骨干并撰写体会,教师在线上平台进行一对一指导;成立“思政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围绕感兴趣的主题开展调研,教师定期参与小组讨论,形成“课前—课中—课后”连贯的互动体系,提升学生参与程度。
(三)完善互动评价机制,建立 “过程 + 结果” 双导向激励体系
为了解决职业学校思政课中师生互动“重形式、轻效果”以及学生参与持续性不强的问题,建立“过程 + 结果”双导向评价同激励机制。首先用过程性评价关注细节,制定“师生互动过程评价量表”从课堂发言质量、小组讨论贡献度、线上互动活跃度、实践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设定指标,使用信息化工具进行实时记录,学生每次有效互动获得积分,这些积分作为过程评价的重要依据,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可追溯性,结果性评价注重成果转化,把互动引发的成果,如调研报告、情景模拟视频、辩论发言稿,纳入课程考核,根据主题契合度、思政理念融入程度以及专业结合情况打分。期末举办“思政互动优秀案例共享会”,展示成果,由教师、学生代表、行业专家共同评审并打分,成绩计入期末总评,引导学生重视成果积累,最后通过正向激励增强效果,根据评价结果设立“思政互动之星”“最佳小组协作奖”“实践创新奖”,获奖者可以获得课程加分、德育学分并在学校官网、宣传栏展示优秀案例。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教师提供一对一指导,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对不敢发言的学生,先鼓励其在线留言,再逐步引导其在课堂发言),同时将教师在互动教学中的成效(如学生满意度和成果质量)纳入教学考核,推动教师改进教学设计,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结束语
师生互动是推动职业学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手段 . 用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内容设计、多种多样形式创新以及科学合理评价激励方式,可以把互动中的问题解决好,提高教学实际效果,为职校学生发展打下思想基础,帮助思政课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哲辰 .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5,1:123-126,
[2] 马丽梅 .“中华民族”族称溯源、意义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5,5:137-140,
[3] 林学贤.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 ,2024,25: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