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青铜器纹饰艺术符号的解读
刘婕
广州工商学院 广州市 510850
摘要:青铜文化是我国悠久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古代社会审美追求和物质文明的重要载体。青铜器纹饰既是一种装饰图形,也是一种符号语言,它是青铜器重要的艺术表现形态,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先秦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其风格清雅大气,形意皆具,对于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先秦青铜器及其纹样造型优美,寓意丰富,青铜器纹饰的符号留存千年必然有意义,对符号化的现象做观察,就是找出意义的过程。
关键词:秦文化;青铜器;青铜器纹饰
物以载道:文化信物到时代印记
青铜器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礼器,其纹饰多充满神秘色彩,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和社会功能。远古先民的卜兆祭祀行为中表现迷信崇拜心理和特殊观念的感情就是寄托在纹饰符号上的,纹饰纹样蕴藏着远古先民对生命生存的意识。青铜器纹饰自商周以来,纹样装饰寓意日益突出,形式多样。先秦青铜器纹饰中动物纹饰最多,沿袭于商周时期,商时人们崇拜鬼神之说,周时人们更注重祭祀先祖。除商周文化影响外还承袭赢秦氏族中的部分东夷文化,宗教信仰观念强烈,氏族风格明显。先秦青铜器纹饰以细密繁复的风格为主,如凤鸟纹,连珠纹,蟠虺纹、垂鳞纹,窃曲纹、瓦棱纹等为主要纹饰,先秦青铜器纹饰体现了秦文化是东夷文化吸收了周人的农业文化后的延续,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创造出有象征意义的纹饰。
先秦青铜器物典雅,整体构建出质朴,刚健,清晰,浓重的艺术风格,当下“简约、高级”为现代设计中的风格代名词,为大众所追捧,而事实上这些风格在千年前的已然流行过了。现今青铜器所蕴含的价值早已超过它本身,物以载道,它是先民留下的文化信物,而纹饰也是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
物有所指:纹饰符号的溯本回源
纹饰除了表征审美作用外,还蕴含着大量信息,了解青铜器纹饰就要分析纹饰本形的意义,青铜器纹饰的构成是以点线面的形态要素,融合自然韵律,通过形体的组合构成与富有变化的气势形成为不同的视觉符号纹饰。这些纹饰的复杂形态并非是单纯的形式美学的体现,而是以形为载体传达思想信息。
凤鸟纹是凤纹及鸟纹的结合纹饰,其形式多为两凤头部相对,尾部勾悬,凤鸟头部似装饰着华冠,鸟身线条流畅,鸟饰也作立体纹饰装饰于器物之上,纹饰精巧灵动,极具特色。传说凤鸟纹(玄鸟纹)为秦人的氏族图腾,代表了氏族兴盛,象征人神合一的天道。
连珠纹也称为联珠纹、圈带纹、圆圈纹,像一颗颗饱满均匀的圆珠。有秩序、有规则的紧密地排列开,围绕成一个大的环形,再由大的圈带将其包裹起来,分别在环形内侧、和环形外侧绘制两条线圈,将由圆珠排列成的环形围绕在里面,形成的多层层连珠圈结构给人一种饱满,结构灵动的体验。圆圈和圆点多次变化组合方式,外环由大小相同的圆圈依次如连珠串联,进而用两个大圈闭合无数有规律排列的圆点,再将此步骤缩小重复,整体典雅大方精美,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皆具。
在青铜器中瓦棱纹一般作为主纹饰使用,可分为弧线瓦棱纹和直线瓦棱纹。装饰在青铜器上更使得器物整体造型典雅大方,精美绝伦,更有一些青铜器其主纹饰就是弧线瓦棱纹。簋盖饰有五条瓦棱纹,簋腹七条,衔接处两圈较为繁复细密的窃曲纹,两纹饰繁复搭配,相得益彰。亦可搭配蟠虺纹饰品细密繁复的纹饰。若器物通身如此,则过于繁复,饰以瓦棱纹相间,繁简搭配,体现了秦人的高雅审美。
站在现代视角回望,传统纹饰符号实则是"文明的视觉化石"。那些神秘繁复的线条里,封存着先民对宇宙的认知、对生命的理解、对永恒的追寻。物有所指,在纹饰符号的溯本回源中获得了最直接的信息。
物用之法:意境转向现实
传统纹饰应用于现代设计需要进行设计转换,使之更符和现代人的使用及审美习惯,单纯的传承保护难以达到助力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青铜器纹饰融入现代设计中,既能提升辨识度,也能使大众在欣赏这些纹饰的同时,直观地领略到其中的文化特色。既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激发了大众对青铜文化的浓厚兴趣。
对纹饰进行提取,将纹样元素总结归纳和重组,创造出新的视觉符号,再进一步去整合成多样的表达形式。这样才能通过创新设计,去与大众更好地沟通,更好地激发出传统纹样的新鲜活力。在进行传统文化创新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审美法则。掌握好对比、变化、韵律、平衡等审美规则之间的微妙关系,将纹样和符号更好的结合,并体现在具体设计应用中,才能更好的表达设计思路和实现设计目标。
提取青铜器中的纹样,如凤鸟纹、连珠纹和弦纹等,作为基础元素。并将其按照连续、重复、对称等方式进行拼合与重组。再将整合变化过的色彩体系赋予其中,创造出具有民族感、几何感、历史感和文化感的新图形和新造型,并且其中依然能显现出青铜器纹样所带来的视觉感受。通过现代设计技术和手法,进行数字化处理、 以适应现代设计的需求。再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拼接重组。在这过程中,按照形式美法则的要求,注重设计规律的,保证视觉效果的同时,也能保证文化语言的体现和表达。
物用之法是传统纹饰的实用转化,这不仅是纹饰形态的现代转换,更是一种文化基因在实用层面的创造性表达。在这些设计中体现为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的深度对话。纹饰创新,恰是传统设计智慧在当代的星火燎原。
青铜器的器物之利与治世之道相伴而行,实用与审美并行,青铜器物的造型合乎民众的实用规律,纹饰的装饰合乎治世者的礼制规律,青铜器纹饰是先民对秩序的探寻与对美的渴望,这些或庄严肃穆,或活泼生动的造型与装饰设计的青铜器,成为文化信物成为时代印记。它们曾在历史的暗处长久缄默,如同被封印的密语,而今,这些沉睡的符号正悄然苏醒,在文化自信成为必要心态的今天,现代设计为纹饰的当代转化提供新的审美方案,在都市的玻璃幕墙间、在年轻人的衣袂上、在数字艺术的流光里,纹饰融入其中,成为文化自信的视觉宣言。我们当代艺术创作者要紧握这种精神内核,让纹饰不再是博物馆橱窗里的标本,而是成为流动的生活美学。
参考文献:
[1] 李莎莎. 论中国古代四神纹的现代价值[J]. 山东纺织经济, 2012(6):3.
[2] 陈亚锋.中国传统装饰图案“连珠纹”纹样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9.
[3] 彭, 明哲. 民国珍本丛刊[M]. 团结出版社,2007.
[4]胡文涛,李渭涛.陕西韩城芮国遗址青铜器纹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包装,2025,(03):153-156.
[5]刘婕.秦公大墓青铜器纹饰符号研究及创新设计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22.
作者简介:
刘婕(1995.2—),女,汉族,籍贯:甘肃陇南人,广州工商学院教师,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方向:媒体与视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