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弹性教育管理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探究

作者

侯芳芳

福建泉州师范学院附属鹏峰中学 362300

引言

就高中班级管理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都采用的统一化、指令性的模式,以规章制度为核心,强调纪律约束和集体统一。这种模式能够很好地维持班级秩序,但是却忽视了高中生的个体差异、自主需求以及发展多样性,从而导致学生主动性受挫,个性发展受限,甚至引发师生间的管理矛盾。弹性教育管理法契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主张通过动态调整管理策略,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推动班级管理模式升级的重要路径。

一、构建分层管理目标体系,平衡集体与个体需求

首先,在设计分层目标时,从班级整体目标和学生个体目标两个维度入手。班级整体目标的制定以纪律规范、学风建设、集体凝聚力等为核心,明确班级发展的共性要求,同时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即不设定绝对统一的量化标准,坚持“底线达标 + 上限突破”的原则。比如在学风建设中,在明确专注课堂、按时完成作业的底线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制定参与学科竞赛、自主学习计划等个性化提升目标。个体目标的制定基础在于全面评估学生,班主任可以和学生进行一对一沟通,结合它们的学业基础、兴趣特长、心理状态以及发展规划,确定差异化的成长目标,避免设定“千人一面”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找准努力的方向。

其次,建立定期评估反馈机制,实现对目标的动态调整。每学期复盘一次班级整体目标,结合班级秩序、学业成绩、活动参与度等数据,分析目标的达成情况,如果存在目标和班级实际脱节的情况,比如部分纪律要求过于严苛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要对目标内容和实施路径进行及时调整。采用“月度跟踪 + 季度调整”的方式评估学生个体目标,通过日常观察、学业反馈、心理沟通等渠道,掌握学生目标的推进情况,如果因为学生的能力提升或者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原目标不再适配,班主任要及时和学生协商,调整目标的难度和方向,确保目标始终具有引导性与可行性。此外,目标的设定还要注重过程性激励,肯定学生达成的阶段性目标,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避免因目标僵化导致他们失去动力[1]。

二、优化动态灵活的管理流程,提升管理的适配性

首先,引入“弹性调整机制”,优化日常管理流程。在时间管理上,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节奏,自主规划课后作业、复习和兴趣拓展的时间,班主任只提供时间规划指导和监督;在座位管理上,采用“定期自主选座 + 动态微调”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求自主选择座位,班主任结合学生的互动情况和学习状态进行适度调整,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保障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

其次,建立“差异化应对机制”,优化问题处理流程。针对学生出现的纪律或者学习问题,班主任可以结合问题的性质、学生的动机和过往表现,制定差异化的处理方案。对于偶尔会出现轻微纪律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以沟通教育、引导反思为主,避免简单批评;对于学习困难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接受能力,提供诸如一对一答疑的个性化辅导路径,不要统一安排补课。

三、搭建多元参与的管理平台,强化学生自主管理

首先,在搭建管理组织架构时,打破班干部固化的模式,构建多层级、动态化的管理团队。除了以往的班长、学习委员等核心岗位以外,增加设置学风监督、活动组织、心理互助等专项管理小组,每个小组设置多个岗位,允许所有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报名参与,岗位任期采用定期轮换制,避免权力集中或参与机会垄断。同时,建立“班主任-核心班干部 - 专项小组 - 普通学生”的层级沟通机制,确保学生的管理建议可以及时传递给班主任,班主任的管理要求能够有效落实到学生,形成上下联动的管理架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其次,在搭建管理决策参与平台时,建立“民主协商机制”。有关班级的重大事项,如规章制度修订、评优评先标准的决策,不由班主任单独决定,而要通过“班级议事会”的形式,组织学生代表、班干部和普通学生共同参与讨论,班主任引导学生充分表达意见,结合班级的整体利益和学生的需求,形成最终决策。对于日常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如课后作业量调整、班级环境布置,开设“意见箱、线上反馈群”等渠道,允许学生随时提出建议,班主任对其进行定期汇总并给予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意见得到了重视,增强参与管理的主动性 [2]。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合理运用弹性教育管理法,不仅可以提升管理效能,还可以促进学生自主规划、沟通协作、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教师可以从构建分层管理目标体系,平衡集体与个体需求、优化动态灵活的管理流程,提升管理的适配性、搭建多元参与的管理平台,强化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利用弹性教育管理法的价值,营造良好的班级教育氛围。未来,还要进一步深化应用弹性教育管理法,细化管理策略,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加强对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其对弹性管理理念的理解与实践运用能力,为培养更多具备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梁艳 .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J]. 中小学班主任 ,2025,(11):41- 43.

[2] 白文颖 . 柔性管理视域下高中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与策略优化[J]. 中小学班主任 ,2025,(09):49- 51.

【作者简介】侯芳芳,1983年1月生,女,汉一族,福建省南安市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