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李方君
长沙智茂置业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数字化已成为央企建设项目管理现代化的关键部分,本文按照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实践展开,深度分析了数字化转型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囊括数据安全、技术、管理类风险,且给出了相应的风险管控与应对办法,搭建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增强技术保障水平、健全管理机制是应对档案数字化风险的关键行动,对推动央企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步入现代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建设项目档案是央企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记录,随着数字化转型,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已难以满足央企高效运营与决策需求。档案数字化虽提高了利用效率,但也带来数据安全、技术应用与管理机制等风险。本文分析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提出相应的管理与应对策略,为央企档案数字化工作提供参考,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一、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的理论基础与现状
1.1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的理论基础
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风险管理应综合多元理论:运用ISO 31000搭建系统化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及处理流程;结合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让档案与业务流程实现深度融合,保障各阶段档案的完整性;依靠DCMM,从组织、制度、流程、技术几个维度提高数据治理能力,建立起标准体系与质量保障机制;依照ISO 27001,从安全策略、访问控制、加密措施等不同层面搭建数据安全屏障,综合应用此类理论框架,可为档案数字化提供全面的风险防控指导意见,助力档案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渡。
1.2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现状
目前,随着国家数字化战略的推进,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已取得积极进展。据统计,超过70%的央企已开展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工作,但整体推进程度不平衡,存在"数字孤岛"现象。在房地产开发领域,档案数字化涉及土地获取、规划设计、工程建设、销售运营等全周期资料,内容复杂多样,涉及部门众多,给档案数字化工作带来较大挑战。
1.3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特点
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具有信息量大且类型多样的特点,建设项目档案包含文字、图纸、影像、音视频等多种类型,数据体量巨大。同时,建设项目档案专业性强,涉及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专业领域,对数字化技术和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此外,建设项目档案安全要求高,档案中包含企业商业机密、技术参数等敏感信息,对数据安全保护要求严格。最后,建设项目档案需要长期保存,数字化过程中需考虑数据长期可读性和系统兼容性。
二、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2.1数据安全风险
央企在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时,面临三类主要数据安全风险:其一为数据泄露方面的风险,敏感数据或许会通过网络传输、存储设备或未恰当授权的途径泄露;二是有数据丢失的相关风险,硬件故障、软件漏洞或人为操作失误可引起档案数据丢失损坏;三是面临着数据完整性的潜在风险,数字化转换过程或许会有数据不完整、失真或被篡改的问题出现,影响到档案的真实性,若不能对这些风险进行切实有效的防控,将给央企造成重大信息安全隐患。
2.2技术风险
档案数字化面临的主要技术风险有三种:技术选型风险,不当选择可能导致系统兼容性差、扩展性不足,无法满足长期需求;技术迭代风险,技术快速更新换代,可能使早期数字化档案无法被新系统识别使用;技术依赖风险,过度依赖特定供应商,可能面临技术"锁定",增加后期维护成本。央企需在技术选择上保持前瞻性和适度开放性,平衡当前需求与长期发展。
2.3管理风险
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管理风险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流程断裂风险,档案数字化与业务流程脱节,导致档案收集不及时不完整;标准缺失风险,缺乏统一档案数字化标准,各部门各阶段标准不一,影响档案质量;人才缺口风险,既懂建设项目管理又精通档案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不足,影响数字化质量。这些风险直接关系到档案数字化的效果和价值实现。
2.4法律合规风险
伴随数据保护法规持续完善,档案数字化期间的法律合规风险愈发凸显,知识产权风险主要体现为数字化过程可能涉及第三方知识产权事宜,好比未经授权便动用他人技术或内容;监管合规风险呈现出档案数字化也许不满足行业监管要求,以国有经济重要代表身份的央企,更应在档案数字化实施时高度重视法律合规,避免合规问题引起法律风险及声誉折损。
三、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3.1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央企要构建周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实现对档案数字化风险的科学管控,搭建风险识别矩阵,按照项目的生命周期识别各阶段风险点,归集风险清单,厘定风险评估标准,按照发生概率、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归类,圈定重点防控板块,开展阶段性风险审计,实施对档案数字化系统的安全评估,马上发现并处理潜在隐患,采用这些方式,央企可达成风险防控精准化和系统化目标,为档案数字化筑牢安全防线。
3.2强化技术保障措施
技术保障成为档案数字化风险管理的核心支撑,央企要打造多层级安全防护体系,依靠防火墙、访问控制、加密传输等技术手段,构建纵深防御阵势,实施数据备份规划,实施异地多副本备份,保障数据恢复的可操作性,处于技术选型阶段,理应采用开放标准技术,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增强系统长期的可维护水平,制订技术更新机制,按周期评估技术趋势,设定更新规划,实现档案数据无缝迁移,及时应对技术迭代风险。
3.3完善管理机制与标准体系建设
央企应把档案数字化加入业务流程,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三同步”原则实施工作:跟工程建设同步开展规划、实施与验收,预防档案缺失及滞后现象,搭建统一的档案数字化标准体系,触及数据全生命周期范畴,以ISO 23081为基础建立元数据管理矩阵,以实体类型及元数据类型双维度对档案描述进行规范处理,增强逻辑上的关联。创建标准监督及动态更新机制,按周期开展符合情况检查,按照技术发展与业务变化对标准进行优化,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厘清各部门职责,创建起协同工作机制,把档案标准要求嵌入至业务系统,实现标准同业务的深度融合,从事情源头预防质量方面的毛病。
3.4加强合规管理
合规管理为央企档案数字化起到法律保障作用,央企应增进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严肃审核数字化期间的知识产权事宜,消除侵权隐患,依从建设行业和档案管理相关法规,保证数字化工作合法合规,就涉及个人信息的档案而言,构建专门的隐私保护机制,符合数据保护的相关要求,实施合规管理行动,央企可凭借法律框架安全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防范法律隐患,保障企业名誉。
四、新技术应用前景
4.档案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相融合
BIM技术跟档案数字化融合指明了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作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表达途径,BIM与档案系统集成可实现自设计、施工至运维全过程信息的无缝对接,就风险管控层面而言,两者融合会借助搭建统一数据环境,切实应对数据割裂的风险,做到跨专业、跨阶段的信息传递及共享。BIM模型里的参数化信息可径直转化为结构化档案数据,减少数据转换出错的风险,央企推动BIM和档案系统对接时应留意标准统一,建立模型跟档案元数据的对应映射,保障数据交换准确可靠,推动BIM从项目管理工具过渡为企业级信息资产管理平台。
4.2 数字孪生技术在运维档案中的应用
央企建设项目运维档案管理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开启新范式,依靠构建物理设施的数字映射,实时认知、动态表明设施状态,使档案从静态记录过渡为动态管理工具,就风险防控而言,数字孪生可利用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运行中的数据,自动实现档案信息的更新,稳妥应对运维档案时效性方面的风险隐患,保障档案的及时性与精确性。其预测分析功能可找出潜在风险,为预防性维护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撑,央企要创建基于数字孪生的档案管理新样式,设立起物理空间、数字空间与档案空间的三维映射关系,达成数据多向对流与价值挖掘,同时重视传感器数据安全以及系统集成带来的风险,构建完善的数据质量把控机制。
4.3 档案智能编研里生成式AI的风险管控
生成式AI技术在档案智能编研里显现出巨大的潜力,可自动提取档案内容,再进行分析,生成报告、摘要和知识图谱,极大提升档案利用的效率,应用的过程里存在多重风险:其一为内容准确性方面的风险,AI生成内容有概率出现“虚构”,进而导致事实性错误发生;其二是知识产权相关的风险,模型训练与内容生成或许会牵涉版权方面的问题;另外是安全合规层面的风险,涉密信息有可能经模型间接泄露出去。为切实管控风险,央企应构建起多层次的防控体系:构建人机配合的审核机制,保证专业人员对关键内容实施复核;建立起AI模型的隔离环境,杜绝敏感信息外漏;建立模型使用的伦理规范,厘清责任边界;同时打造针对央企的专属模型,依靠内部档案数据展开训练,提高模型对专业术语及行业知识的理解本领,保障生成内容的专业性与安全性。
五、结语
央企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科学风险管理是保障其顺利实施的关键。通过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强化技术保障、完善管理机制和加强合规管理,央企可有效应对数字化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基于风险管控视角,建议央企采取分阶段实施策略:短期(1年内)完成标准体系搭建、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中期(3年内)建成智能管理平台,实现BIM与档案融合;长期(5年)实现知识图谱应用,打造专属AI模型。同时建立多维评估指标:数字化率年均提升15%,查档时间缩短85%,安全事件年均下降20%。央企应保持技术敏锐度,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推动档案数字化健康发展,为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
参考文献:
[1]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风险识别及防范策略研究[J]. 姜红霞.山西档案,2023(01):132-134
[2]大数据时代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姚姮.陕西档案,2021(06):38-39+37
[3]浅谈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风险和对策.张璐.机电兵船档案 . 2020 (03):75-77
[4]城建档案数字化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谢艳.城建档案,2017(07):21-22
[5]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
[6]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Digitizing Archival Materials for Electronic Access: Creation of Production Master Files – Raster Images.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NARA),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