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习作支架的建构路径与实施策略

作者

史彤彤 孙瑜

定远县新区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在习作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探讨如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构建小学语文习作支架,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习作支架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融合,成为了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习作支架构建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习作支架构建具有重要的必要性。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维品质方面的综合发展,习作作为语言表达的重要方式,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支架式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逐步深入的支持,使其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提高[1]。支架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写作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地过渡,促进写作技能的内化,最终实现独立创作的目标。因此,构建有效的习作支架,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推动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习作支架的建构路径及实施策略

(一)目标导向,构建综合能力支架

在小学语文习作支架的建构中,目标导向是实现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明确习作教学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构建适应不同学习阶段的支架,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写作能力。支架应涵盖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创新表达等多个方面,形成系统的支持体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思维潜力。通过科学的支架设计,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同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表达的能力。最终,目标导向的支架结构不仅有助于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还促进了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例如,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写观察日记》教学中,教师首先明确写作目标,要求学生在观察日记中记录细节、表达感受,并注意日记的结构与条理性。为此,教师可以分阶段进行训练,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事物开始,再逐步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加入个人情感和反思,提升其综合表达能力。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支架设计,学生不仅能掌握观察技巧,还能提升他们的写作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完善写作思路,提升整体写作水平。

(二)任务导向,设计分层次支架

在小学语文习作支架的建构中,任务导向是有效支持学生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设计分层次的支架,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写作水平和能力,逐步引导其完成写作任务。初级支架应注重基本的写作技巧和结构,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表达方法;中级支架则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组织,注重逻辑性与条理性;高级支架则鼓励学生创新表达,提升其个性化写作能力。任务导向的分层次支架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其在写作中逐步提高技能水平,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意表达的能力。

例如,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记一次游戏》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定一个清晰的写作任务,如“描述一次有趣的游戏经历,并表达你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任务分为不同层次: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帮助他们明确写作框架,聚焦游戏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加入更多细节描写,特别是对人物表情、动作等的生动刻画。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过渡句和连接词,提升文章的连贯性。通过这种分层次的支架设计,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完成任务。

(三)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习作支架的建构中,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策略。通过创设真实或富有趣味的写作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其更愿意投入到写作活动中。情境创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还能帮助他们将生活经验与写作任务联系起来,从而使写作变得更加生动、有趣[2]。在支架设计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实际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写作,逐步提高其写作能力和自主创作的积极性。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我的奇思妙想》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充满创意的动画片或讲述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想象的世界。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能发明一种神奇的物品,它能做什么呢?它的功能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被激发,积极参与到写作中。在此情境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构建一个具有独特创意的故事或发明描述,从而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

结论: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构建小学语文习作支架的路径与实施策略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未来的习作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精准的支架设计与实施,教师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逐步提高其写作水平。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工具和平台的融合应用将为习作教学提供更多创新途径,推动语文教学的深度发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官炳才.“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2(7):5.

[2]王万致,陈顺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思辨性表达”教学路径的建构[J].语文建设,2022(2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