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探索
黄云光
闽侯县大义中学 350119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语言学习成为文化交融与互通的过程,初中阶段是学生建立文化理解的关键时期,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能够提升教育活力。在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英语课堂更具吸引力,古典诗文、节日习俗均能成为英语教学的宝贵资料。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引言:传统文化构成民族的根和魂,带有历史的印记与智慧。在初中英语课程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使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用更宽广的视角来解读世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因此,在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尤为重要。
一、大单元教学内涵
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以系统的教学单元实现教学目标的深入探索,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实际语言运用的结合,创建情境化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在此框架下,教师需设计完整的学习周期,每个环节都紧密联系,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单元教学是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主题如中国节日、历史人物,教师需构建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知,并对比分析中西文化差异,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进而提升其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教学互动性,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促进其文化理解。
二、大单元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整合教学内容
大单元教学以宽广的主题为核心,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历史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交叉互补的学习体系,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时可以借助历史事件、文学作品多角度切入,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增进对相关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创建情景模拟、项目任务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运用于实际情境,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使教学内容扩展到生活实践,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大单元教学将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有效整合后形成有机的教学整体,每个单元都围绕中心主题展开,从而使学习内容更加集中,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知识,避免传统教学中碎片化问题。
(二)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以主题化的课程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增强学习深度,使教学单元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以综合语言技能训练与文化知识学习使学生在理解语言表达的同时深入探讨文化内涵,实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合。大单元教学模式强调深层次认知发展,将语言学习与历史、艺术相结合,学生能够在多维度探索知识,构建跨学科认知框架,从而促进学生从知识片段中抽象出规律,形成系统化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学习中更快整合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大单元教学整合性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不断运用英语进行思考交流,以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三)有助于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大单元教学模式以跨学科的内容融合加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认知能力,要求教师设定涵盖广泛主题的大单元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探索与之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实现知识的交叉学习。在该教学框架下,多元化内容设置有助于学生在多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连接,研究春节传统习俗,学生能够在学习相关词汇的同时了解其历史意义,从而在语言学习中获得跨文化分析能力。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生构建概念间的递进关系,使学生在掌握单一知识点的同时看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整合相关知识使学生思维方式更趋向网络化,从而在更广阔的知识体系中进行思考[1]。
三、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整合教学内容,强化文化认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以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进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教师需在教学前整合规划教学内容,挑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材料,将历史典故、传统节日与英语教学目标相结合,在教授特定语言结构时引入相关文化背景,让学生在语境中自然吸收传统文化知识。同时,比较中西文化中的异同来加深学生对文化特性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使其全面理解相关知识。
例如,在教学“Unit 1 Playing sports”这一单元时,本单元主题为体育运动,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武术等与现代体育运动进行对比介绍,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太极拳的动作视频,然后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这些运动,讨论其与篮球、足球等西方体育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模拟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组学生扮演教太极拳的老师,另一组学生扮演学习太极拳的外国人,以模拟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使用英语,深入了解并传播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关的小组讨论题“你认为太极拳对现代人有什么好处?描述一次你观看武术表演的经历。”有效促进学生在实际语言使用中的思维活跃,加深对文化与语言的双重理解。
(二)创设文化情境,提升语言实践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文化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元素,从而在实际交流中自如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故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构建让学生沉浸其中的学习环境,学生则可以以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的互动形式实际使用英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法结构,提高学生表达文化意涵的能力[2]。
例如,在教学“Unit 2 Keeping healthy”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中国传统保健文化为背景的教学活动,该单元聚焦健康话题,教师可以引入中医养生概念,先展示一些关于中医养生的基本知识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医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维护健康,随后安排一个小组活动,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种特定的中医养生方法如食疗、中草药,并用英语向全班展示其研究结果。展示过程中,学生需要用英语描述他们的养生方法是如何促进健康的,从而使学生深入学习关于健康的英语词汇,在实际语言使用场景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西方保健观念与中国传统保健之间的差异,以此增加课堂趣味性,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表达信息,从而让学生在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三)跨学科教学,拓展文化视野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并实施跨学科教学可以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增强其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以文化教育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语言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了解这些学科的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增强学习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设计相关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实践语言技能[3]。
例如,在教学“Unit 3 Our hobbies”这一单元时,为将英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爱好相结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索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国画,先介绍传统艺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意义。随后组织传统艺术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艺术家来校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尝试这些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基本的书法笔法。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用英语记录其学习体验,如描述自己尝试书法时的感受,讨论剪纸技巧的细节,并表达自己对这些艺术形式的个人看法。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展示环节让学生用英语向全班展示并介绍他们的作品,同时说明学习这项艺术过程中发现的文化元素,从而增强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知识的能力,深化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深化对比分析法,加深文化价值理解
在跨文化教学中,对比分析法可以直接比较不同文化中的相似与不同点,使学生深入理解各种文化的独特价值,从而增强学生语言能力,促进其对全球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深化对比分析法要求教师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所选材料能够体现出文化差异性与共通性,学生可以发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全面认识世界。深化对比分析法能够帮助学生在认知与情感层面构建跨文化桥梁,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4]。
例如,在教学“Unit 4 Our world”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以对比中西方传统节日为主题,先向学生介绍中西方传统节日,如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展示节日的由来、习俗及庆祝方式,使学生对这些节日有基本的认识,随后安排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探讨这些节日异同之处。教师可以组织文化展示活动,让学生制作相关节日的海报并在全面展现,并在展现过程中用英语进行讲解,从而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加深对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的理解。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主题活动融入大单元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接触丰富的文化内容,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形成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基于新课改要求,把中国文化元素与英语大单元教学有效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并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继承,进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开拓广阔的国际视野,培养具备文化自信的现代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伊.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英语项目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英语学习,2024,(S2):47-49.
[2]周更生.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实践[J].英语学习,2024,(S2):50-53.
[3]邬洁梅.例谈基于大观念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英语学习,2024,(S2):54-57.
[4]姚静美.基于语言及跨学科知识学习“双线并进”提升学生初中英语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教学实践[J].英语学习,2024,(S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