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能源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

沈际平 盛楚薇

内蒙古北方龙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00

1.引言

在全球倡导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规模持续扩大。然而,新能源企业普遍面临成本高企的困境,高成本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还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在此情形下,深入研究新能源企业成本控制策略,对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整个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前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新能源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分析

2.1 新能源企业成本构成

新能源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研发成本、生产成本、运营成本和销售成本等。研发成本是新能源企业的重要支出,涵盖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包括人员薪酬、设备购置、试验费用等。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设备折旧、生产工人工资等。运营成本涉及企业的日常管理费用、能源消耗费用、设备维护费用等。销售成本则包括市场推广费用、销售渠道建设费用、售后服务费用等。

2.2 新能源企业成本特点

新能源企业成本具有独特的特点。技术研发成本高且周期长。新能源技术大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进行研发和创新,以突破技术瓶颈,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原材料成本波动大。新能源产业对某些特定原材料的依赖度较高,如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多晶硅、风能产业的稀土元素等,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企业成本不稳定。新能源企业的生产规模效应尚未充分显现,单位产品的成本相对较高,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成本有望逐渐降低。

2.3 影响新能源企业成本的因素

影响新能源企业成本的因素众多。政策因素是重要方面,政府的补贴政策、税收政策、产业规划等对企业的成本和收益产生直接影响。例如,补贴政策的调整可能导致企业收入减少,增加成本压力。技术因素也不容忽视,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消耗,从而降低成本;反之,技术落后则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成本居高不下。市场因素方面,市场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的策略等都会影响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和市场份额,进而影响成本和利润。

3.新能源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技术研发成本过高

新能源企业在技术研发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导致研发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新能源技术的研发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人才,企业需要支付高额的薪酬吸引和留住这些人才。另一方面,研发过程中的试验设备和材料费用昂贵,且研发周期长,资金占用大。此外,由于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部分研发项目可能无法取得预期成果,造成资金浪费。据行业调研,某头部新能源车企年均研发投入超百亿,却因固态电池技术未突破,致使数亿资金投入无产出,加剧企业资金压力。

3.2 供应链管理成本波动大

新能源企业的供应链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供应商的稳定性以及物流运输成本等因素都会影响供应链管理成本。例如,多晶硅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导致太阳能光伏企业的生产成本急剧增加;供应商的交货延迟可能导致企业生产中断,增加额外成本。

3.3 生产运营成本难以控制

新能源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大量的设备。设备的维护保养、能源消耗、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成本较高,且难以有效控制。例如,风力发电设备的维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昂贵的备件,维护成本较高;太阳能光伏企业的生产车间需要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能源消耗大。在荒漠地区建设的光伏电站,为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每年需投入数百万用于除尘设备维护及环境监测,即便如此,沙尘仍会降低发电效率,间接增加运营成本。

3.4 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

许多新能源企业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忽视了研发、采购、销售等其他环节的成本管理。此外,企业缺乏有效的成本预算、核算和分析机制,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成本动态,难以做出科学的成本控制决策。某新兴光伏企业因未建立全流程成本监控体系,销售环节物流费用超预算 30% 却未及时调整,导致产品市场定价缺乏竞争力,年度利润大幅下滑。

4.新能源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4.1 优化技术研发管理,降低研发成本

新能源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管理,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企业应制定合理的研发战略,明确研发方向和重点,避免盲目研发。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技术共享和优势互补,降低研发成本。建立科学的研发项目评估机制,对研发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成本效益分析,确保研发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此外,加强研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优化研发流程,提高研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4.2 加强供应链成本控制,稳定成本波动

新能源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结构,降低供应链成本。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共同研发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和价格波动风险。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评估,选择优质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优化物流配送方案,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供应链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4.3 强化生产运营成本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新能源企业应加强生产运营成本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减少人工成本和生产误差。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建立设备预防性维护制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优化生产布局,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此外,企业应加强能源管理,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4.4 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实现全面成本管理

新能源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实现全面成本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明确各部门的成本目标和责任,将成本控制指标分解到各个环节和岗位。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建立准确的成本核算模型,及时准确地核算产品成本。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此外,企业应加强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成本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监控,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5.总结与展望

本文对新能源企业成本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新能源企业的成本构成及特点,指出了当前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成本控制策略。新能源企业成本控制是系统工程,需从技术研发、供应链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实现全面成本管理。未来,新能源技术进步与市场竞争加剧将使企业成本压力增大。企业要探索创新成本控制方法,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政府也应完善政策,加大对新能源产业支持,为其成本控制与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宇翔.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成本效益分析[J].能源经济研究,2022(6):56-61

[2] 李 思琪. 供 应链 视角 下新 能 源企 业成 本管 控路 径[J]. 物 流工 程与管理,2021(10):78-82

[3]张宏远.新能源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优化策略[J].工业技术经济,2020(8):102-107

[4]王佳琳.基于全面成本管理的新能源企业成本控制体系构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12):90-95

[5] 赵瑞峰. 政策支持对新能源企业成本降低的影响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23(3):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