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素养
徐严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整体情况来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往往在史料教学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运用深度不足等问题。某些教师在针对史料进行讲解时,往往存在形式大于内容,或者停留于表面等问题,没有充分指引和带领学生对史料背后的历史逻辑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挖掘。由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形成深度历史认知和良性发展效能,这对于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优化会造成严重影响。
在史料教学推进环节存在少数学生主导讨论或多数学生被动参与等相关现象。某些学生往往缺乏自信或基础比较薄弱,无法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也无法实现沉浸式感知和认识。在整体的参与过程中,无法实现史料的分析和有效利用,使得整体史料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无法得到显著提升。史料教学工作中,因为很多时间都让学生进行阅读、讨论和分析,而高中的教学进度相对来说比较紧张,往往在教学时间的把控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或困难,教师在平衡教学进度和实践教学方面不能有效协调。时间方面的匹配不够科学合理,所以导致在史料深度方面不能得到切实强化,所以导致整体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根本上的提升。
二、策略
1.创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安排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包含对史料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史料资源来逐步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要加强知识转化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信息收集、阐述和总结的过程,就是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学习历史需要具备客观的历史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不仅仅依托教材或者史料中的记载,更要对历史进行思考。历史研究方法是学科基本素养,引导学生做一些历史家们的工作内容,市场关键,具体操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收集史料,在史料的手机过程中,要不拘史料的形式、载体等,通过工具书的应用检索自己所需的史料内容;其次是从史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从海量的资源中辨别自己需要的资源。资料收集的过程要兼顾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譬如互联网、图书馆、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以及寻访历史遗迹和老人,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使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特色老街道进行走访和参观,一方面让学生感悟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时代特征,一方面近距离接触历史,获得一手资源。
2.灵活应用史料,还原历史情景
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大多数知识都是通过文字以及图片的方式进行呈现的,但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却很少会使用到实物史料。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深入挖掘史料所具备的潜在价值,并灵活的用这些内容来还原历史情景,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生动性。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这一课时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文明的产生以及早期发展,并在此基础之上,克服理论知识抽象的现象,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抓住教学的切入点,进而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思考及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索思维。当然,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还可以在引导学生完成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借助不同的途径来完成学习资源的整合,以此来帮助学生对其产生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史料呈现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持续且深入地介入到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传统的教育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师所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就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拓展课程资源,引入丰富多样的史料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选择、辨别、运用史料的机会,凸显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益。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相对传统模式在史料实证素养培育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例如,在史料的搜集、选取上,各种搜索引擎、数据库、网站网页,相对于传统图文实物史料的搜集,更为方便快捷,效果也往往更好。在史料的呈现上,尤其是图像史料、音频与视频等数字资源的呈现上,优势更加明显,在相关课程资源的传播和使用上,也更为方便。以往不易在课堂上展示的实物史料也可以通过视频的方法给学生呈现,助力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体现史料的价值,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4.完善史料教学评价
其一,做好过程评价。评价是开展史料教学的关键,在教师实际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选择应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不仅仅是把握学生在史料学习中的结果反馈情况,一并关注学生史料学习的过程,做好过程与结果的整合。其中,可同时关注学生在史料学习期间所表现出的史料搜集整理、史料分析能力、史料解释能力,以此来更精准的提供给学生在史料学习中的指导和帮助。其二,建立多元化评价模式。多元化评价模式的建设和应用能够在史料教学中更全面、更系统、更充分的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在此基础上,更全面的针对学生的史料学习能力进行分析与考量。同时,在评价中基于评价的多视角、多层次,也能够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反馈的精准度。其三,做好科学的反馈指导。在完成学生史料学习评价后,教师需要针对评价的结果进行系统化分析。之后,结合分析结果为学生提供史料学习的指导,也能够帮助教师归纳总结自身在史料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从而助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更好提升。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的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们在进行史料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们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们一定要拥有一个正确的教学观念,所以就需要从学生们的学习心理上入手,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完整度。为后续的历史教学过程培养了好的教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清亮.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及其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09):160.
[2]殷燕鹤.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