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妇产科护理避坑指南:这些常见错误,很多女性都在犯

作者

刘子婵

廊坊市中医医院 河北省廊坊市 065000

从青春期的月经初潮,到孕期的期待与忐忑,再到产后的恢复与育儿,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都离不开妇产科护理。但生活中,很多人因认知偏差或传统观念,陷入护理误区,不仅没守护好健康,反而可能加重不适、埋下隐患。今天就盘点那些高频“坑”,帮你避开错误护理方式。

一、经期护理:别让“想当然”加重不适经期是女性每月的“特殊时期”,但这些错误做法你可能正在犯- 误区 1:经期不能洗头洗澡,否则会“着凉痛经”

很多人认为经期洗头洗澡会引发痛经或“留下月子病”,其实只要水温适宜(38-40℃)、洗完及时擦干头发和身体,避免受凉,经期完全可以清洁。反而,经期经血易滋生细菌,若不注意卫生,可能增加外阴炎、阴道炎风险。建议选择淋浴,避免盆浴,洗头后用吹风机热风尽快吹干头发。

- 误区 2:痛经靠“忍”,吃止痛药会有依赖性

部分女性痛经时硬扛,觉得吃止痛药会成瘾,却不知严重痛经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的信号。轻度痛经可通过热敷、喝温姜茶缓解;若疼痛影响正常生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如布洛芬),短期使用安全性高,不会产生依赖。更重要的是,持续严重痛经需及时就医,排查病理原因,而非单纯“忍”。

- 误区 3:卫生巾“能省则省”,长时间不更换

有些女性为节省或嫌麻烦,一片卫生巾用半天甚至一天,却忽略了卫生巾长时间接触经血,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增加妇科感染风险。建议白天 2-3 小时更换一次卫生巾,夜间不超过 8 小时,选择棉质、透气的正规品牌,避免使用香味卫生巾(可能刺激皮肤)。

二、孕期护理:别被“传统经验”带偏孕期护理关乎母婴安全,但不少传统说法其实是误区,容易误导准妈妈- 误区 1:孕期要“大补特补”,越胖对胎儿越好

很多家庭认为“孕期多吃、长胖点,胎儿才健康”,导致准妈妈过度进补,体重飙升。其实孕期体重增长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整个孕期增重 11.5-16kg 为宜;超重或肥胖孕妇需更严格控制。过度增重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风险,还可能导致胎儿过大,增加顺产难度。孕期饮食应遵循“清淡、均衡、高蛋白”原则,多吃蔬菜、水果、瘦肉、蛋奶,避免高糖、高油、高盐食物。

- 误区 2:孕期不能运动,要“静养保胎”

部分孕妇担心运动导致流产,整个孕期卧床不动,反而会导致肌肉流失、便秘加重,甚至影响分娩时的体力。其实只要没有先兆流产、胎盘低置等特殊情况,孕期适当运动对母婴都好:孕中期可做孕妇瑜伽、散步,孕晚期可慢走、做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助力顺产)。运动时要避免剧烈动作,以身体不疲劳为度,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即可。

- 误区 3:孕期不做产检,“感觉没事就不用去”

有些孕妇觉得自己身体好,孕期没不适就不按时产检,却不知产检能及时发现胎儿异常和孕妇并发症。比如孕早期的 B 超可确认宫内妊娠、排查宫外孕;唐氏筛查、大排畸能排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和结构畸形;孕晚期的胎心监护可监测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孕期产检次数和项目有科学规范,准妈妈务必遵医嘱,按时产检,别拿母婴健康赌运气。

三、产后护理:别让“月子误区”耽误恢复产后恢复关键期(俗称“月子期”),很多传统月子习俗其实是错误的,会影响产妇健康:

- 误区 1:月子里不能开窗,要“捂汗排毒”

传统观念认为月子里开窗会让产妇“受风”,导致头痛、关节痛,于是紧闭门窗、让产妇穿厚衣捂汗。但产后产妇容易出汗(褥汗),密闭闷热的环境会让汗液无法蒸发,反而增加中暑风险,还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引发感染。正确做法是:保持室内通风,每天开窗 2-3 次,每次 30 分钟,避免冷风直吹产妇;室内温度控制在 22-26℃,产妇穿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出汗后及时更换,保持皮肤干燥。

- 误区 2:产后立刻“大补”,喝浓汤催奶

产后家人常给产妇喝猪蹄汤、鸡汤等浓汤,认为能补身体、催奶,却不知产后初期产妇消化功能较弱,浓汤中的脂肪含量高,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泻,还可能堵塞乳腺管,导致涨奶、乳腺炎。产后前 3 天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小米粥、鸡蛋羹、蔬菜汤;产后 1 周左右,待消化功能恢复,可适量喝清淡的汤(如去油的鸡汤、鱼汤),同时多让宝宝吸吮乳头,刺激乳腺分泌乳汁,比单纯喝浓汤催奶更有效。

- 误区 3:产后不用做盆底肌修复,“慢慢会自己好”

很多产妇认为产后盆底肌会自行恢复,不用特意护理,却不知怀孕和分娩会对盆底肌造成损伤,若不及时修复,可能导致产后漏尿(咳嗽、打喷嚏时漏尿)、子宫脱垂等问题。产后 42 天是盆底肌修复的黄金期,产妇应到医院做盆底肌评估,若存在损伤,可在医生指导下做盆底肌康复训练(如凯格尔运动、电刺激治疗);即使没有明显不适,产后坚持做凯格尔运动,也能预防盆底功能障碍。

四、日常妇科护理:别让“过度护理”伤了自己除了特殊时期,日常妇科护理也有很多误区,容易被忽视- 误区 1:频繁用洗液冲洗阴道,“越洗越干净”

有些女性觉得阴道需要“深度清洁”,每天用洗液冲洗阴道内部,却不知阴道有自净功能,阴道内的菌群平衡能抑制有害菌生长。频繁用洗液冲洗会破坏菌群平衡,降低阴道抵抗力,反而增加阴道炎风险。日常只需用温水清洗外阴即可,无需冲洗阴道内部;若出现白带异常、瘙痒等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别自行用洗液。

- 误区 2:有妇科炎症不用治,“过段时间会自己好”

部分女性查出阴道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后,觉得症状不严重就不治疗,或症状缓解就停药,导致炎症反复发作,甚至发展为慢性炎症,影响生育。妇科炎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上行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增加不孕风险。一旦确诊妇科炎症,应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治疗后定期复查,确认炎症彻底治愈,别擅自停药或拖延。

妇产科护理没有“绝对的传统经验”,只有“科学的护理方式”。很多常见错误,其实是因为缺乏正确认知或盲目跟风。希望这篇避坑指南能帮你避开误区,无论是经期、孕期、产后,还是日常护理,都能用科学的方法守护自己的健康。若有不适,别害羞、别拖延,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