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全程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

王斌

沈阳航天医院 辽宁沈阳 110043

一、引言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不仅会出现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还常常伴随 明,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这些不良情绪 ,甚至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全程心理干预是一种贯穿疾病诊断、 治疗、康复全 预措施,旨在从多个层面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深入研究全程心理干 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

(一)疾病本身的影响

帕金森病的症状复杂且难以完全控制,运动症状如震颤、运动迟缓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使患者在穿衣、进食、行走等基本生活行为上遭遇重重困难,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这种身体功能的受限会让患者产生挫败感和无助感,逐渐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同时,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疾病的不可治愈性和病情的进行性加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对未来充满担忧和恐惧,进而引发焦虑抑郁情绪。

(二)社会心理因素

患病后,患者的社会角色发生改变,工作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可能导致经济收入减少,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这不仅使患者在经济上依赖他人,还可能引发患者内心的自责和愧疚。此外,患者在社交活动中,由于身体功能障碍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往往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交圈子,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社会隔离的感觉。家人和朋友对疾病的不了解或缺乏耐心,也可能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进一步诱发焦虑抑郁情绪。

(三)药物副作用

帕金森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但部分药物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精神症状、睡眠障碍等。这些药物副作用会干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影响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增加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药物疗效的波动也会让患者产生焦虑情绪,担心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三、全程心理干预的概念与实施

(一)全程心理干预的概念

全程心理干预是指从患者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开始,在疾病的治疗、康复以及长期管理的全过程中,依据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综合运用多种心理干预方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系统化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服务。其目的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缓解负面情绪,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全程心理干预的实施阶段

1.诊断初期干预

在患者刚被确诊时,往往会陷入震惊、否认、恐惧等强烈的负面情绪中。此时,心理干预的重点是帮助患者接受现实。医护人员要以耐心、温和的态度向患者详细介绍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等,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消除其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同时,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倾听他们的担忧和困惑,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理解。

2.治疗过程干预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药物副作用、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进行。对于药物副作用引起的不适,医护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解释副作用的发生机制和应对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决策,增强其对治疗的掌控感。同时,组织患者之间的交流活动,让患者分享治疗经验和感受,相互支持和鼓励,形成积极的治疗氛围。

3.康复阶段干预

康复阶段是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时期。心理干预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制定合理的康复目标。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患者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我效能感。此外,引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训练、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等,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4.长期管理干预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自我管理。在长期管理阶段,心理干预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资源,如科普书籍、线上交流平台等,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持续获得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

四、全程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

(一)改善认知,缓解负面情绪

全程心理干预通过系统的疾病知识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帕金森病,改变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和不合理信念。当患者了解到疾病的发展规律和治疗方法后,能够减少因未知 生的恐惧和焦虑,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疾病。同时,心理干预中的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负面的思维模式,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从而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二)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在全程心理干预过程中,患者通过学习应对技巧和心理调节方法,如情绪管理技巧、压力应对策略等,提高了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当面对疾病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患者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例如,通过放松训练,患者可以在感到焦虑时迅速调整身体状态,缓解紧张情绪。

(三)提升社会支持水平

全程心理干预注重加强患者与家人、朋友以及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通过组织家庭支持小组、患者交流活动等,增强了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实际的帮助和鼓励,让患者感受到自己不是独自面对疾病,从而减轻孤独感和心理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四)促进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状态与身体康复密切相关。全程心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的患者能够更好地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身体功能的改善又会反过来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好转,形成良性循环。

五、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受疾病本身、社会心理因素和药物副作用等多方面影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全程心理干预作为 施, 贯穿于帕金森病患者疾病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改善患者认知、增强心理 等多种机制,全程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焦 和康复治疗中,应重视全程心理干预的应用,为帕金森病患者提 的身心健康。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不断完善全程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杨路静,张红.个性化心理干预模式对老年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28):115-118.

[2]孙世娟,牛鸿婷,王珅.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 药,2023,45(03):433-435.

[3]吕桂华.综合性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0):31+37.

作者简介:王斌(1975 年3 月-)女,汉,辽宁省台安县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