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与实践研究
郭旭
四川省东方兴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618000
摘要:在工程管理领域,合同管理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对项目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深入剖析合同管理在保障各方权益、规范项目流程、防控风险、促进协同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合同签订前的准备、签订过程中的把控、履行阶段的监控以及变更管理等关键环节阐述实践要点,探讨应对合同条款不严谨、履约监管不力、纠纷处理不当、信息化程度低挑战的策略,旨在提升工程管理中合同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推动工程行业健康发展。
一、引言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复杂度日益提升,工程管理涉及的利益主体愈发多元,合同作为连接各方的纽带,其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无论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还是设计、监理等单位,均依托合同明确各自权利义务,规范工作流程,合理分配资源,实现项目目标。科学有效的合同管理能够为工程项目平稳推进保驾护航,降低不确定性,是工程管理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
二、工程管理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1.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合同以法律文书形式清晰界定各方权责,建设单位有权要求施工方按时按质交付工程,施工方则确保能获取相应报酬、获得合理工期。如遇一方违约,受损方依据合同条款追究责任,索取赔偿,维护自身经济利益,避免陷入无据可依的困境。
2.规范项目实施流程:详细的合同条款对工程范围、施工工艺、质量标准、验收流程等做出规定,如同项目运行的“操作指南”。各方按约行事,施工按既定流程推进,质量依标准把控,验收照规范执行,确保项目有序开展,减少随意性与混乱局面。
3.风险防控:全面的合同应预见到诸多潜在风险,如不可抗力、市场价格波动、政策法规变化等,并明确分担机制。通过合同条款将风险合理分配,避免风险过度集中于某一方,增强项目抗风险能力,保障项目在复杂多变环境下稳健前行。
4.促进协同合作:合同搭建起各方沟通协作桥梁,促使各方围绕共同目标努力。在合同约束下,设计单位按时交付图纸,施工单位依图施工,监理单位严格监督,各方信息共享、紧密配合,形成高效项目团队,提升项目整体效能。
三、工程管理中合同管理的实践要点
1.合同签订前的准备:
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了解行业行情、同类项目合同价格区间,为合理确定合同价款提供参考。同时,考察潜在合作方资质、信誉、过往业绩,筛选出实力雄厚、经验丰富且诚信可靠的合作伙伴,降低履约风险。
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合同策划,依据项目特点、需求细化合同架构,明确关键条款要点,如工程计价方式是固定总价还是固定单价,结算调整条件如何设定等,确保合同契合项目实际,为后续顺利履约奠定基础。
2.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把控:
严谨起草合同文本,用词精准、表意明确,避免模糊、歧义条款。对工程变更、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核心条款反复斟酌,确保各方权利义务对等,责任界定清晰。邀请法律专家参与审核,从法律合规角度查漏补缺,防范法律漏洞。
严格遵循签订流程,确保合同签字盖章手续完备,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愿表达。对于重大合同,采用公证、鉴证等方式增强合同效力,保障合同合法性、有效性,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3.合同履行阶段的监控:
建立合同履行跟踪机制,定期检查各方履约情况,对照合同条款核实工程进度是否达标、质量是否合格、款项支付是否及时等。通过现场巡查、资料审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全面掌握项目动态,及时发现偏差并督促整改。强化沟通协调,合同履行中各方难免遇到问题,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及时协商解决。如施工方发现设计图纸问题,迅速与设计单位沟通,设计单位及时出具变更通知,避免问题积累影响进度、质量。
4.合同变更管理:
规范合同变更流程,明确变更发起、审批、实施各环节责任主体与时间要求。变更申请需充分说明理由、提供详细变更方案及对工期、造价等影响评估,经各方严格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确保变更合法、合理、有序。及时更新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合同变更后,迅速修订原合同,将变更内容完整纳入,同步更新项目文档,保证合同与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一致,便于后续查阅、追溯。
四、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1.合同条款不严谨挑战:在工程合同拟定环节,部分起草人员专业知识储备欠缺,对繁杂的工程细节缺乏深入了解,像特殊施工工艺的计价规则、隐蔽工程验收标准难以精准界定;同时,法律素养短板使得面对违约责任界定、争议解决条款时力不从心,诸多模糊、歧义甚至相互矛盾条款频现,为后续履约埋下隐患。为此,一方面强化专业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涵盖工程全流程、最新法律法规以及典型合同范本深度剖析的课程,提升人员业务硬实力;另一方面构建多部门协同的内部审核机制,让工程、法务、造价等专业人员联合“会诊”,全方位堵截条款漏洞。
2.履约监管不力挑战:工程项目推进过程千头万绪,施工工艺复杂、参与主体多元,传统监管模式下,单纯依靠人工巡检、书面汇报,难以及时精准捕捉履约中的偏差。利用信息化手段赋能成为破局关键,搭建智能化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借助现场传感器、移动终端实时采集项目动态数据,如实时上传的进度照片精准反映施工进展、质量检测报告数字化助力质量把控、付款凭证即时录入确保资金流透明。同时,引入具备专业资质、独立客观的第三方监理、审计机构,周期性深入项目现场独立审查,从外部施压,督促各方严守履约底线。
3.纠纷处理不当挑战:合同纠纷一旦发生,若处理不及时、不恰当,将延误项目、扩大损失。建立纠纷预警机制,通过合同履行数据分析,提前察觉潜在纠纷风险,主动介入协商调解;若协商无果,依据合同约定的仲裁或诉讼条款,及时启动法律程序,委托专业律师团队,维护自身权益。
4.信息化程度低挑战:传统纸质合同管理效率低、信息查询不便、共享困难。推广电子合同应用,采用区块链等技术确保电子合同安全性、不可篡改;构建合同大数据平台,整合项目合同数据,挖掘数据价值,为合同决策、风险评估提供智能支持,提升合同管理效率与科学性。
五、结论
工程管理中合同管理是保障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基石。从明晰重要性、把握实践要点,到攻克诸多挑战,为项目有序推进筑牢根基。虽面临条款、监管、纠纷、信息化等难题,但凭借专业提升、手段创新、协同处理、技术赋能可逐一化解。持续深化合同管理实践,将助力工程管理迈上新台阶,引领工程行业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成东.论合同管理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J].房地产导刊,2020(14):157.DOI:10.3969/j.issn.1009-4563.2020.14.136.
[2]陈庆聪.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实践研究--以霞浦某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造价纠纷为例[J].居业,2023(3):142-144.DOI:10.3969/j.issn.2095-4085.2023.03.049.
[3]柯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研究[C]//2024智慧施工与规划设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