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关怀视角下乡村特殊学生积极心理支持的案例研究
黄华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丁庄学校 22422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学思结合”的学习理念。在乡村特殊学生群体中,这一理念尤为重要。他们往往面临着学习困难、心理困扰等多重挑战。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结合生命关怀视角,为这些学生提供积极心理支持,并落实“学思融通”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思融通”模式的实践探索与效果。
一、“ 学思融通” 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在乡村特殊学生教育中的意义
“学思融通”教学模式中的“学”,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思”,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思考、分析和判断等思维活动。“学思融通”,即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深化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在乡村特殊学生教育中,“学思融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特殊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知识,增强学习动力。其次,它强调思维活动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特殊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学思融通”,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从而提供更加精准的心理支持和教学指导。
二、生命关怀视角下乡村特殊学生的积极心理支持
生命关怀强调尊重每一个生命体的独特性,关注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与情感体验。对于乡村特殊学生而言,他们可能因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等因素而面临更多的心理挑战。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心理需求,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一)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乡村特殊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可能在智力、情感、社交等方面存在障碍。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例如,对于智力障碍的学生,可以降低教学难度,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对于情感障碍的学生,可以加强情感沟通,营造温馨、包容的课堂氛围;对于社交障碍的学生,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交流。
(二)创设积极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对于乡村特殊学生而言,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三、生命关怀视角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学思融通” 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立足教材,结合特殊学生需求,设计个性化教学活动
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载体。在“学思融通”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结合特殊学生的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主动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 8A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 板块时,教师可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世界各国的慈善机构及其工作,引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思考。针对特殊学生,教师可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引导他们从简单的词汇和句型入手,逐步深入讨论慈善事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或见闻,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创设情境,关注特殊学生心理,营造积极学习氛围
在乡村特殊学生教育中,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学习。同时,教师应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积极、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其敢于表达、善于思考。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8 Fashion 板块时,教师可设计“小小设计师”的情境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套自己最喜欢的服装,并上台进行展示和讲解。针对特殊学生,教师可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勇于展示自己的作品。
以下是一个关于乡村特殊学生英语教学的案例研究:
案例背景:
我校有一名听力障碍的学生小琪(化名),他在英语学习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听力受限,他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通过听录音、看电影等方式学习英语。同时,他也因为自己的特殊需求而感到自卑和无助。
实施策略:
针对小琪的特殊情况,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提供视觉辅助材料:我为小琪提供了更多的视觉辅助材料,如图片、图表、动画等,帮助他理解英语知识和句型。
设计个性化教学活动:我结合小琪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如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实施个性化作业:我为小琪布置了适合他水平的作业,并适当减少了作业量。同时,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阅读材料,帮助他拓展知识面。
提供积极心理支持:我经常与小琪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同时,还为他提供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他更好地应对学习挑战。
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琪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不仅掌握了更多的词汇和句型,还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活动,与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同时,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不再因为自己的特殊需求而感到自卑和无助。
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差异化教学方法,能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在乡村特殊学生教育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助于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心理支持。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差异、设计差异化教学活动、实施个性化作业以及提供积极心理支持等措施,教师可以帮助特殊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升英语水平,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思融通”模式的实践探索,应结合生命关怀视角,尤其关注乡村特殊学生的积极心理支持。通过该模式,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还促进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案例中,教师以情感关怀为纽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反思,有效提升了乡村特殊学生的学习效能,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生命质量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林崇德《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3] 钟启泉《课程的逻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