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河北家禽养殖绿色发展与路径研究

作者

邵媛媛 张雨茜 苏博斐 王梓烨 李浩瑜 范雨戈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0

一、河北家禽养殖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与分布

河北省家禽养殖产业具有规模化与集聚化的特征,全省的家禽存栏数量达到了数千万羽,养殖场大多位于京津冀生态农业带以及南部平原地区,这些地方交通便利,市场辐射能力强,有利于饲料供应、疫病防控以及产品流通。规模化养殖主体的数量不断增多,中小农户联手创建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促使生产组织形式朝着标准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省级农业部门每年会对重点养禽县区进行调查,充实养殖数据监测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产业链条逐渐延长,从单纯饲养发展到饲料加工、疫苗防控、屠宰包装等环节协同进步,提升附加值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养殖模式与技术水平

河北省家禽养殖模式包含平养、笼养、地面放养等,笼养模式在中大型现代化养殖场里占主要地位,其优点是空间利用更高效、防疫安全、环保设施配套更完善。不少养殖主体采用自动化喂料、自动清粪、精准温控等智能设备,使生产过程变得可控、数据化。省内科研单位和高校展开饲养密度改良、疾病早诊早治、疫苗研发等项目,推行绿色饲养技术,减小安全风险和环境压力。秸秆、生物质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在部分试点场推行,用作垫料或者发酵床,既减轻污染,又增强养殖场的可持续性。有些合作社还引进废水处理、粪污厌氧发酵等环保设施,循环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养殖基地朝着生态友好方向迈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随着产业规模的发展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养殖场废水、臭味及粪污等设施的建设滞后于监管要求,导致一些中小规模场存在设施缺失或不达标、运行不稳定等情况,进而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二是病疫防控体系中存在隐患,在病禽的预防措施上存在抗生素滥用与疫苗接种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使得家禽的健康状况恶化;三是在分级诊疗体系方面也还存在待完善的地方,这一体系的缺失,使得养禽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在人员素质和专业知识上存在短板,需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指导。三是产业整合程度仍然不够,在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上下游衔接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下游加工生产能力较低,且缺乏自有品牌,在市场推广上也力不从心,难以在市场上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能够引领市场发展的高端品牌为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对于产业来说,在目前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提高自身的产业对接率,来为整个产业链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河北家禽养殖绿色发展路径

(一)推进规模化生态养殖体系建设

河北家禽养殖绿色发展首先要建立规模化生态养殖体系,优化养殖布局,推进养殖集中化、规范化发展。依据区域生态承载力及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分养殖适宜区,整合分散养殖户资源,推动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场区集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推广种养结合、林禽结合、水禽共养等立体生态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还田与生态修复同步进行。养殖设施要配齐污水处理、粪污发酵、雨污分离等基础设施,减轻养殖过程中的土壤、水体和空气污染负荷。要借助智能化管理平台来观测环境指标、动物健康状况以及饲料转化效率,提高养殖效益和可控性。要加快地方标准体系创建,完善环评、环控、排放标准,明确生态养殖技术界限和可操作准则,从源头上排除污染风险。发展绿色生态养殖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部分,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二)推动绿色饲料和疫病防控技术升级

绿色养殖的关键是减轻外部环境负担,绿色饲料体系建设至关重要,河北省需加大饲料原料多样化和低碳替代研发力度,推广发酵饲料、酶制剂、生物添加剂等绿色饲喂技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要改良饲料转化效能,推动本地种植的优质饲草、粮饲兼用作物以及农业副产物循环利用,创建“粮 - 饲 - 禽”闭环产业链,削减养殖对外部饲料输入的依赖,优化系统韧性。疫病防控方面,要形成以预防为主的动物健康管理机制,加大疫苗研发和精准免疫策略的力度,改善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重点疫病的防控水平。要推进养殖场生物安全等级分类管理,加大消毒隔离力度,病死禽无害化处理和溯源监管,构建从饲料源头到产品流通的全程防控体系。技术升级需建立人才支撑体系,促使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联手创建技术转化平台,加速新成果落地应用,全面改善家禽养殖的生产性能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营造出良好的生态循环。

(三)完善绿色认证和市场激励机制建设

发展绿色家禽养殖,要同步建立起完备的绿色认证体系与市场激励体系,打通绿色产品与消费市场之间的通道,制定出符合河北地区特色的绿色家禽产品认证标准,细化环境友好、饲料安全、动物福利、产品可追溯等指标,与国家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相衔接,创建起差别化、多层级的绿色标识体系,认证体系的创建要与信息化监管平台融合起来,创建起涵盖养殖、加工、流通全链条的数字化档案,做到产品来源清楚、过程可以控制、品质可以查询,在市场激励方面,要推动财政补贴向绿色认证企业倾斜,创建绿色信贷、保险的优待政策,提升绿色养殖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扩大绿色家禽产品的销售渠道,应依赖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农超对接等渠道,建立直供终端,强化品牌塑造与消费认同,引导消费者从价格导向转向价值导向。政府应制定专项扶持政策,推动龙头企业发展区域公共品牌,构建带动中小型养殖主体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以提升绿色产品的整体供应能力和市场份额。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将为绿色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禽养殖的绿色发展是推动河北农业高质量转型、保障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抓手。它关系到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和农村可持续振兴的全局方向。河北应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构建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家禽养殖体系。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引领,将为全省畜禽养殖业注入新动能,助力打造绿色农业发展新标杆。

参考文献

[1] 丁廣森 , 应长君 , 李丹 , 等 . 浅谈江西省家禽产业提速增效发展的措施 [J]. 吉林畜牧兽医 ,2023,44(11):129-130.

[2] 张兴会 . 家禽绿色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国畜牧业 ,2022,(13):74-75.

[3] 陈能温 . 泉州市促进家禽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J]. 福建畜牧兽医 ,2022,44(02):48-49.

[4] 彭鑫 , 招锐 , 李业荣 . 大理州家禽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问题及养殖业绿色发展对策 [J]. 现代经济信息 ,2020,(11):192-193.

作者简介:

邵媛媛(2004-12)女 汉族 河北沧州人,本科在读,学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环境管理

张雨茜(2005-2)女 汉族 河北衡水人,本科在读,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公共治理

苏博斐 (2005-10),男,汉族,山西运城人,本科在读,学生,主要研究方向:鸡舍光触媒杀菌及饲料成分研究

王梓烨(2005-10),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在读,学生,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李浩瑜(2005-9),男,汉族,河北唐山人,本科在读,学生,主要研究方向 畜禽环境卫生

范雨戈(2005-07)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本科在读,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