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肋烟原烟含水率对打叶复烤出片率的影响
赖小梅 熊彬华
福建省龙岩金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
白肋烟作为混合型卷烟的核心原料,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卷烟产品的感官特性与市场竞争力。打叶复烤作为烟叶从农副产品向工业原料转化的关键环节,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叶梗分离与水分调控,最大化保留有效叶片成分,同时提升原料耐储存性与加工适配性。出片率作为衡量复烤效率的核心指标,不仅反映原料利用率,更与烟叶物理特性、工艺参数设置及设备运行状态密切相关。
一、白肋烟原烟含水率对打叶复烤出片率的重要性
(一)影响打叶复烤出片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作用贯穿于原料处理与加工全流程。首先,原烟含水率与出片率呈现明显的反向关联:含水率超出适宜范围后,烟叶黏附性增强或脆性加剧,导致打叶过程中叶片与烟梗的造碎现象同步增多,出片率随含水率升高呈非线性下降趋势。不同部位烟叶对含水率的敏感性差异显著,顶叶因结构疏松、吸湿性强,在相同含水率条件下更易破碎,而中部叶因纤维结构致密、含水率缓冲空间大,加工稳定性明显优于其他部位。
(二)直接影响工艺环节的协同效率
在打叶阶段,适宜的含水率可平衡烟叶的韧性与脆性,使叶片在机械分离时保持完整形态,同时降低设备堵塞风险;在风分阶段,含水率通过影响烟叶与空气的密度差,决定风选分离的精准度,进而影响梗中含叶率与叶片纯度。若含水率波动过大,不仅会导致出片率不稳定,还会引发烟梗与叶片分离不彻底、碎片率升高等连锁问题,最终降低原料利用率。
(三)是推动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
通过建立含水率与出片率的动态响应模型,结合智能传感技术实时监测与调控原烟水分,可实现加工参数的动态优化。例如,根据烟叶部位、等级差异制定分段控水策略,既能避免“一刀切”式处理导致的过度造碎,又能提升不同批次原料的加工一致性。这种智能化管理模式不仅为复烤企业稳定出片率提供了技术保障,更为行业工艺标准化、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二、白肋烟原烟含水率对打叶复烤出片率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部位差异化控水标准
白肋烟不同部位烟叶的物理特性差异显著,顶叶因叶片薄、结构疏松,吸湿性强,在相同环境下含水率普遍高于下部叶,加工时易因韧性不足导致造碎率上升;而下部叶叶片厚实、纤维紧密,含水率缓冲空间大,但过高则易黏附设备。某复烤企业通过长期试验发现,顶叶需在润叶环节强化水分渗透,同时将含水率严格控制在略低于中部叶的区间,以平衡柔韧性与抗造碎性;中部叶因特性均衡,可作为控水基准;下部叶则需适当提高含水率上限以减少脆性。实施部位分级控水后,该企业顶叶出片率显著提升,中部叶加工稳定性增强,下部叶碎片率下降,整体出片率波动范围大幅收窄,验证了差异化策略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性。
(二)动态调整润叶工艺参数
润叶环节的水分与温度协同作用直接影响烟叶物理状态。某复烤厂通过在润叶机出口安装红外水分仪与温度传感器,构建实时反
馈机制:当监测到烟叶含水率偏低时,系统自动提升蒸汽压力并延长润叶时间,促进水分均匀渗透;当含水率偏高时,则减少喷水量并启动辅助风选,加速表面水分蒸发。例如,针对吸湿性强的顶叶,动态调整可避免因水分骤增导致的结构塌陷;对纤维紧密的中部叶,则通过阶梯式增温增湿防止“外湿内干”。应用该技术后,润叶后烟叶含水率均匀性显著改善,打叶环节因水分不均导致的设备堵塞频率降低,风分效率提升,出片率稳定性增强,体现了工艺参数动态适配的重要性。
(三)优化风分设备参数匹配
风分环节的分离效果取决于风速、栅格角度与循环系统的协同设计。某企业针对白肋烟叶片黏附性强的问题,对风分机进行针对性改造:通过提高风速增强叶片与烟梗的初始分离力,同时调整栅格角度减少叶片反弹次数,避免二次造碎;增加二次风选循环系统,对未充分分离的叶片进行复选,提升纯度。改造后,风分机对高含水率烟叶的适应性显著增强,梗中含叶率大幅下降,叶片完整性提高,出片率随之提升。这一案例表明,设备参数优化需紧密结合烟叶物理特性,通过多维度调整实现分离效率与造碎控制的平衡。
(四)构建智能控水反馈系统
某复烤集团通过整合多产区、多品种的加工数据,建立含水率与出片率的动态关联模型,并开发智能决策系统:该系统可实时分析原烟部位、等级等参数,结合历史数据预测最优含水率范围,自动生成润叶、打叶、风分环节的工艺指令,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联动调整。例如,当检测到某批次顶叶含水率接近上限时,系统提前降低润叶蒸汽压力并优化风分风速,防止加工过程中造碎率激增。应用该系统后,不同批次原烟的出片率波动显著减小,加工损耗率降低,原料成本节约效果突出。这一实践证明,智能化技术可通过数据驱动决策,突破传统工艺中“经验主导”的局限性,为行业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
结语:
白肋烟原烟含水率作为影响打叶复烤出片率的核心要素,其调控贯穿于烟叶加工的全流程。从部位差异化的精准控水,到润叶、风分环节的动态参数调整,再到智能反馈系统的创新应用,每一项策略都旨在实现水分与烟叶物理特性的深度适配。实践表明,通过系统化、智能化的水分管理,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出片率稳定性,更能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为白肋烟加工工艺的标准化、精细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不仅将进一步提升出片率与资源利用率,更将推动白肋烟加工产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升级,为全球烟草行业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俊 , 周成 , 王洪炜 , 等 . 白肋烟原烟含水率对打叶复烤出片率的影响 [J]. 绿色科技 ,2025,27(13):91- 93.
[2] 雷云康 , 桂冬 , 汪文斌 , 等 . 提升打叶复烤烟叶出片率的思考与建议 [J]. 农产品加工 ,2021,(09):100- 102.
[3] 刘余里, 张勇, 刘艳芳, 等. 打叶复烤出片率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21,49(05):185-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