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周梦月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小学长春路校区 224400
摘要: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作为一项基础而关键的能力,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数学阅读不仅仅是文字与符号的解码,更是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及问题解决策略的深入理解与内化过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通过阅读,他们能够获取数学知识,理解数学语言,构建数学逻辑框架,进而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体系。因此,探索并实施有效策略,以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阅读能力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一、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深化理解
笔记作为阅读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其价值不容忽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加工,还能帮助他们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整合与运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并做好笔记。强调性笔记的记录,关键在于精准捕捉阅读材料的重点。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尚未形成完善的阅读策略,往往难以准确判断哪些内容是需要标记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强调性笔记时,应强调先理解后标记的原则。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三单元关于金字塔的阅读材料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理解金字塔的形状特征,如基底为正方形、侧面为等腰三角形等,再指导他们记录这些关键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准确把握住阅读材料的重点,还能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除了强调性笔记外,梳理性笔记也是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要求学生在读完一部分内容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整体梳理和记录。梳理性笔记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文字描述、图表展示、线段图绘制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的方式进行选择。以三角形类型的学习为例,在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种类型的三角形进行梳理,并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这样的笔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升数学阅读能力。
二、训练科学有效的阅读方式,强化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式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以下是通过实例来阐述如何训练学生科学有效的阅读方式。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信息。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本的一道例题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场景图,然后提问:“从这个场景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够迅速抓住关键信息,为后续解题打下基础。接着,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分析哪些条件是必要的,哪些条件是多余的。如上述例题中,“短袖衫每件32元”这一信息对于解决问题并无直接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转换数学语言。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以图形、符号等形式呈现的数学语言,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将这些复杂的数学语言转换为更易理解的文字语言。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章的一道题目中,学生需要计算四个球队两两比赛的总场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球队用字母或点表示,再通过连线或制表格的方式计算出总场次。这种转换不仅简化了问题,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最后,教师还应重视指导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是数学思维的外化表现,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复述数学概念、公式和法则,并给予适当的点评和指导。随着数学知识的深入和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
三、拓宽数学阅读资源,为学生搭建成长阶梯
提及阅读,人们的思维往往首先跃向语文阅读的广阔天地,那里有着丰富的文学作品、详实的历史记录和包罗万象的新闻报道。然而,在数学领域,阅读的资源似乎相对有限,这一现状无形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理解设置了障碍。为了打破这一局限,除了传统的数学教材,我们迫切需要为小学中年级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具数学学科特色的阅读材料。在这一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报》、《学习指导报》和《时代学习报》等报纸成为了宝贵的数学阅读资源。这些报纸不仅涵盖了丰富的数学知识,还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数学故事和实用的解题技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它们如同一扇扇窗,让学生得以窥见数学世界的无限魅力。为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成长,我们在提供这些阅读资源时,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划分出“必读”和“选读”两个层次。对于“必读”内容,我们精选了与教材紧密相关、有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文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而“选读”内容则更加注重拓展性和趣味性,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数学的乐趣。通过这样的资源分配,我们既保证了学生数学基础的稳固,又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我们相信,在丰富多样的数学阅读资源的滋养下,学生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多维度、多层次入手。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为其后续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持续发展,小学中年级数学阅读教学将迎来更多创新与突破,为培养具有深厚数学素养和强大解决问题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永生.引导数学阅读,提升学习能力[J].文理导航(中旬),2024(12)
[2]李佳南.以数学阅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J].江苏教育,20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