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Java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张瑀桐 杨思瑶 刘克

保定理工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关键字:创新创业教育;Java 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学科竞赛

引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结构性矛盾。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 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 1100 万大关,但企业招聘需求却呈现出明显的技能错配现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仍面临“学用脱节的难题。即使在课堂上内容已经理解明白,但面对真实工作场景时仍显得手足无措。

Java 程序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衔接 C 语言程序设计的进阶核心课,旨在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技术和设计思想,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逻辑、程序设计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Java 应用程序开发的方法和技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一环,更为其后续学习高级计算机课程筑牢根基。

但在传统的 Java 教学中,多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授课,并且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设置;理论课重在概念讲解,教学内容主要围绕Java 语言本身展开,虽然包含一些示例程序,但往往是为了说明某个语法点或概念,而非解决一个完整的、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实验课则侧重于验证性或模仿性的编码练习,缺乏与复杂实际问题的联系。授课过程中侧重于传授既定知识和标准答案,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系统培养,学生无法将学到的技术应用到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中,他们可能知道如何编写代码能符合语法规范,但无法将需求转化为实现功能、设计构建架构和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因此,本课题以计算机专业Java 程序设计为例探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从源头上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把创新创业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始终是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1 创新创业背景下 Java 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1.1 多元教学模式整合

在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下,单一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此,本研究积极探索多模式混合教学,将微课、MOOC、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多元教学方式有机融合。以本专业 Java 课程教学为例,我们构建了以翻转课堂为核心的创新教学体系:课前,学生借助MOOC 等网络学习平台,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研读学习资料,自主完成 Java基础语法、核心概念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依托微课短小精悍、主题聚焦的特点,学生可针对自主学习中预见到的潜在疑难点,提前进行碎片化、有针对性的前置学习。课中,教师以精心筛选的 Java 技术案例为载体,聚焦技术难点展开深度讲解,并结合商业模式分析、技术选型决策、团队协作冲突等实际场景,引导学生沉浸式参与案例研讨。鼓励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从多元视角剖析问题、共探解决方案,同步培养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此外,本研究还根据教学实际动态优化设计,持续完善翻转课堂的互动环节与案例库,通过课堂实时答疑、分组协作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知识转化效率。

这种“课前自主学习(MOOC+ 微课)—课中深度研讨(案例教学 + 翻转课堂)”的混合模式,既发挥了微课的前置解惑价值,又通过课堂场景的沉浸式训练强化实践应用,最大限度融合不同教学方式的优势,精准匹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路径,为培养兼具专业底色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效支撑。

1.2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相长

“以赛促教”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科竞赛为驱动引擎,深度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全面检验并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创新突破思维与团队协作效能。这一模式对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专业成长的契机。教师通过研究竞赛规则、分析前沿赛题,能够敏锐捕捉行业技术趋势与人才需求变化,进而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实现“以赛改教”的目标。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将历年竞赛的典型选题与真实赛题转化为课程实践核心内容,深度融入教学环节。课堂上,教师不仅系统拆解竞赛的解题思路、核心算法与技术框架,更通过场景化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竞赛全流程,精准把握竞赛背后的创新逻辑与实践要点。在备赛过程中,教师化身 “双角色引导者”:一方面,作为技术导师,针对学生在算法优化、代码调试中的难题,提供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作为团队教练,通过组织模拟答辩、小组互评,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默契。

学生参与竞赛的过程,本质上是将课堂理论知识向实际问题解决转化的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持续关注学生的实践动态,将学生在竞赛中遇到的技术难点、思维瓶颈,转化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项目研发各环节融入创新思维,突破传统框架束缚,探索技术应用新路径,并通过复盘竞赛经验,将优秀案例与创新解法融入教案,反哺日常教学。

2 结论与分析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计算机专业Java 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多元教学模式整合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策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

表1 “双轨改革”学生能力提升成果对比表
表3 “双轨改革”教学模式成效对比表
表2 “双轨改革”竞赛成果对比表

通过混合式学习闭环,使学生课前MOOC/ 微课预习完成率达 92% ,课中案例研讨效率提升 40% ,实现了“理论 - 实践 - 反思”深度循环。以赛促学核心成果包括,将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赛事题目转化为教学模块,覆盖 70% 核心知识点,实现了学生主导开发“智能图像识别算法优化软件V1.0”等3 项作品获软件著作权,

本研究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提供了可行路径,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如何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以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未来,可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更具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叶冬芬 , 黄钢 , 范伟 .Java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5,(06):41-43+53.

2. 程前 , 张棋睿 . 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导向的 Java 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J]. 科技风 ,2024,(12):91-93.

3. 张淼 , 于仁师 , 陈龙猛 . 创新创业教育下的《Java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J]. 办公自动化 ,2022,27(13):43-45.

4. 李金忠 , 黄雪梅 , 夏洁武 . 新工科背景下融合 CDIO 和翻转课堂的Java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J]. 计算机教育 ,2019,(11):58-63.

5. 包乌云毕力格 , 南楠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 Java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探讨 [J]. 信息与电脑 ( 理论版 ),2019,(05):255-256.

6. 朱恒伟 , 张琦 .Java 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J]. 时代农机 ,2017,44(11):204.6. 史书明 .“Java 程序设计”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改革研究 [J].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6,29(04):90-96.

7. 任 晓 莉 .Java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探 索 与 实 践 [J]. 信 息 技术 ,2011,35(07):197-199.

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 2024 年度课题 ( 课题名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Java 程序课程设计教学的研究,项目编号:JY202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