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师幼互动优化策略
张颖君
甘肃省平凉市幼儿园 744000
一、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师幼互动的重要性
师幼互动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更是影响幼儿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良好的师幼互动能够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在自主游戏中,教师通过恰当的互动方式,如观察、倾听和支持,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互动方式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感受到被信任和被尊重,从而更愿意主动探索和尝试。
其次,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创造性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当教师以开放的态度参与幼儿的游戏,通过提问、建议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时,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问 " 你觉得这个积木还可以搭成什么 ",而不是直接告诉幼儿应该如何搭建,这样的互动方式能够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
此外,师幼互动还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自主游戏中,教师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何处理冲突等社会技能。良好的师幼互动为幼儿提供了安全的情感支持,使他们能够在游戏中大胆尝试与同伴交往,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
二、优化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师幼互动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角色定位
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着师幼互动的质量和效果。传统的教师角色往往倾向于 " 管理者 " 和 " 指导者 ",容易造成对幼儿游戏的过度干预。要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教师首先要完成从" 游戏控制者" 到" 游戏促进者" 的角色转变。
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师应成为细心的观察者。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适度的" 退后",通过持续、系统的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游戏方式、兴趣点和能力水平。观察时要注意记录幼儿的语言表达、行为表现和社交互动等细节,为后续的支持提供依据。其次,教师要成为有力的支持者。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是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是通过适时的提问、适度的提示等方式,帮助幼儿自己找到解决办法。最后,教师还要成为积极的共同探索者。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游戏,与幼儿一起尝试、发现和解决问题,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要实现这样的角色转变,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信任幼儿的自主能力。在实践中,可以通过" 三分钟观察法" 等具体方法,即在介入游戏前先进行三分钟的细致观察,确保自己的介入是必要且适时的。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表情等非言语方式与幼儿互动,减少直接的言语指令,给幼儿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
(二)采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
有效的师幼互动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灵活运用多种互动策略。互动方式的多样化是提升互动质量的关键。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因此需要采取差异化的互动方式。
对于性格内向、胆怯的幼儿,教师可以采用非语言互动的方式,如温暖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亲切的抚摸等,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当这些幼儿表现出参与意愿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需要引导的幼儿,开放式提问是最有效的互动方式之一。例如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问:" 你打算怎么让这座桥更稳固? " 这样的提问既能启发幼儿思考,又不会限制他们的想象力。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持方式。对于简单的操作性问题,可以通过示范给予指导;对于复杂的创造性问题,则可以采用共同参与的方式,和幼儿一起探索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介入要把握好时机和程度,既要避免过早介入剥夺幼儿的探索机会,又要防止过晚介入导致幼儿产生挫败感。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游戏化的语言和情境化的互动方式。比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游戏,用游戏角色的口吻与幼儿交流,这样既能自然地融入幼儿的游戏世界,又能达到引导的目的。通过这样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三)创设适宜的互动环境
优质的师幼互动需要良好的环境作为支撑,这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维度。在物质环境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布置游戏空间,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的投放要遵循开放性、层次性和可变性的原则,既要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又要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游戏区域的划分要科学合理,既要保证各区域之间有适当的隔离,避免相互干扰,又要留有足够的联通空间,便于幼儿在不同游戏之间自然过渡。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定期更新和调整环境布置,保持环境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在心理环境方面,教师要着力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首先要建立明确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应该是简单易懂、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其次,教师要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用温暖的语言和表情与幼儿互动。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 " 错误 " 或 " 不当 " 行为时,教师要以理解的态度加以引导,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指责。
特别重要的是,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在游戏开始前,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伙伴、游戏材料和游戏主题;在游戏过程中,尊重幼儿对游戏方式和游戏进程的决定。这样的环境能让幼儿感受到被信任和尊重,从而更愿意主动与教师互动。同时,环境的创设还要考虑安全性问题,既要为幼儿提供适度的挑战,又要确保他们在探索过程中的安全。
(四)建立积极的情感连接
师幼之间的情感连接是高质量互动的基础。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只有在感受到安全和被接纳的环境中,才会敞开心扉,积极参与互动。因此,建立积极的情感连接应该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重点。
建立情感连接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教师要用心记住每个幼儿的姓名、喜好和特点,用个性化的方式与每个幼儿打招呼。在晨间接待时,可以蹲下身来与幼儿平视交流;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情感支持。当幼儿取得进步时,要给予具体的表扬;当幼儿遇到挫折时,要表达真诚的理解和鼓励。
积极的非语言交流在建立情感连接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通过温暖的微笑、亲切的抚摸、鼓励的眼神等方式,向幼儿传递关爱和接纳。特别是在新生入园或幼儿情绪低落时,这些非语言的关怀往往比言语更有效。同时,教师要善于 " 倾听 " 幼儿的非语言表达,及时捕捉他们的情感需求。
游戏中的情感互动要特别注意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教师要以伙伴而非权威的身份参与游戏,避免用成人的标准评判幼儿的游戏行为。当幼儿的游戏方式与预期不同时,教师要表现出接纳和欣赏的态度。可以通过 " 我看到你 ..."、" 我注意到 ..." 等句式,表达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关注和肯定。
结语:
优化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师幼互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能力,也需要幼儿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通过采取科学的优化策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未来,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师幼互动研究将更加注重实证性和操作性,为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指导。幼儿园教师应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互动行为,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悦. 游戏分享环节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D]. 成都大学 , 2024.
[2] 李崇雅 . 《评估指南》背景下师幼互动质量教师自评行动研究 [D]. 喀什大学 , 2024.
[3] 周雄英 . 幼儿自主游戏中师幼互动的思考与实践 [J]. 福建教育 , 2024, (18):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