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李化荣
历山街道办事处鲁山路小学,山东淄博,256100
一、教学内容
课题:《我们有新玩法》
本次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涵盖认识传统游戏的多样玩法、学习创新游戏玩法的基本方法、动手设计并体验新玩法等内容,旨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创新的乐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课时
1 课时
三、教材分析
《我们有新玩法》是“我们好好玩”单元的重要一课,在学生了解传统游戏后,引导探索新玩法,是对传统游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材通过展示跳绳、踢毽子等游戏的多样玩法,按“激发兴趣—探究成因—动手创造”层层递进,符合二年级学生认知规律,能让学生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为实践创新、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游戏兴趣浓厚,已有跳绳、丢沙包等常见游戏经验,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创新意识与能力较弱,习惯固定玩法,缺乏探索新玩法的主动性。
文化基础:了解传统游戏文化,感知创新玩法对传统游戏的丰富与延续。
五、教学目标
自主发展:学会简单的游戏创新方法,提升动手实践与创新思维能力。
社会参与: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增强团队意识与责任担当。健全人格:体验创新乐趣,树立“敢想敢试”的自信心,培养积极探索精神。
六、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游戏玩法的基本方法,如改变规则、材料、参与人数等。
七、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将创新方法运用到实际中,自主设计出新颖、可行的游戏新玩法,并在团队中有效合作完成任务。
八、教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