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

徐姿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上饶 334109

1 引言

发展型资助育人是新时期高职院校资助的新模式,它突破了传统资助模式单纯依赖经济资助的局限性,更加注重对受助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专业技术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帮扶,旨在通过经济资助、精神资助、能力资助等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受助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升自我价值。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仍面临诸多困境,如:资助理念落实不到位、资助管理水平偏低、资助方式缺乏针对性等,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提升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成效。

2 发展型资助育人理论概述

2.1 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概念

发展型资助育人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资助模式,它不仅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还会为这部分学生提供职业能力、精神激励、未来发展等多个层面的指导帮扶,最终提升受助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具体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为学生提供职场技能培训,以便他们在离开学校后能够更顺利地融入职场;为受助对象提供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便打开学生的创新视野;为受助学生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发展型资助育人还非常强调对受助者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帮扶,通过价值观引领、心理辅导、职业教育等形式,培养受助者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2 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特征

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特征涵盖三个方面:其一,主体性特征。在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下,受助者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最大化彰显,例如:对于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学校会提供体能培训、参加体育竞赛等机会,帮助他们展现特长。这种充分尊重受助者主体性的资助理念,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其二,多样化特征。发展型资助育人不再局限对受助者提供资金资助,还会以帮助学生全面成长为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健全资助渠道,例如:在校内设立勤工俭学岗位,给予家庭贫困学生自食其力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也是发展型资助育人多用的形式。

其三,发展性特征。发展型资助育人注重对受助者长期发展的关注,换句话说,它更为关注学生毕业后的职业成长,以及培养学生在受助过程中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最终通过资助育人凸显可持续发展特征。

3 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1 资助形式单一

资助形式单一是很多高职院校开展发展型资助育人中凸显的问题。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资助管理者没有充分遵循发展型资助的理念,仍采用传统的资助方式开展工作,例如:依赖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等方式,对受助学生进行帮扶,并没有充分调研受助者的发展性潜能,也没有制定多样化的资助方案。此外,助学贷款也会给学生毕业后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影响部分学生的个人发展。另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多维度的资助体系,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受助需求,例如:一些有创业想法,但家庭经济条件并不能达到传统资助标准的学生,难以获得学校层面的创业专项资助。此外,对于一些因突发情况导致经济突然陷入困难的学生,目前的资助形式也难以帮助他们快速获得有效帮助。

3.2 资助标准不合理

资助标准不合理也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呈现出的问题。一方面,资助标准未能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例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成本较高,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生活成本偏低,但现行的资助标准并未根据地区差异进行灵活调整,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获的各方面资助难以满足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资助标准未能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例如: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本相较于文科专业学生更高,但现有资助标准未能针对不同专业的学习成本体现出差异性,很多理工科专业的高职生获得了资助,但仍然难以完全解决专业学习和生活的经济困难,容易降低他们的受助获得感,影响这部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动性。

3.3 资助管理粗放化

资助管理粗放化也是制约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在审核发放环节,很多高职院校仍主要依靠人力手工方式实施工作,存在效率低下、误差率高等问题,且很难准确、全面地核实需受助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例如:一些学生在校期间可能会遇到家庭变故,导致家庭信息发生变化,但传统的人力手工审核发放方法难以及时了解到上述情况,导致资助资源的审核和发放不够精准。另一方面,在过程化管理环节,一些高职院校资助管理缺乏完整的体系,且涉及多个部门,但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例如:在资助审批和发放环节中,通常需要很多部门签字盖章,但由于各部门间协同机制不畅,常常出现审批流程繁琐的情况,不仅影响了资助工作的效率,也降低了学生受助的体验感。

4 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实施的优化对策

4.1 探索多元化资助方式

探索更为多元的资助方式,是提升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覆盖面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优化工作:

一是制定多元资助政策。高职院校应与企业、社会组织联合,争取社会层面的资源设立多种类型的校内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如:在校内图书馆设立管理员岗位,为受助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或引进企业真实技术类项目,招募专业能力过硬的学生参与项目,获取相应的报酬。通过这些政策及落地措施,受助学生能够获得力所能及的收入,还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

二是拓展创新创业自助渠道。学校应通过组织创新创业大赛、校企合作科研技术服务项目等形式,鼓励受助学生参与到这些项目和比赛中,对其中的优秀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引导学生在创新和创业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创新思维,获得发展型资助体验。

三是校企合作设计多元资助形式。高职院校应积极与合作企业沟通,通过设立企业奖学金、企业助学金等方式,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学习专业技能,提升自我的实践能力。在这种合作过程中,学生能通过自身努力得到经济回报,企业也能够选拔出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此外,还可以设立技术创新奖学金、实践能力奖学金等,吸引受助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4.2 合理设定资助标准

合理设定资助标准,是提升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针对性、实效性和可行性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现阶段存在的资助标准不合理的核心策略。具体来说,可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针对地域差异设定资助标准。建议各高职院校所属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物价水平、学生实际生活成本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性资助标准。例如: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可将国家助学金、奖学金的标准在全国平均基础上提高 30%-50% ,确保学生所获资助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及学习需求。

二是针对专业差异调整资助标准。各高职院校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差异化的资助标准。例如: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受助学生,可在原有资助基础上,额外增设“专业学习资助补贴”,以保证资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是根据实际动态调整资助标准。各地教育、财政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市场价格水平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周期性地动态评估资助标准的合理性,例如:以每 2 年为一个周期,对资助标准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开展。

4.3 推行全过程资助管理

推行全过程资助管理,是推动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迈向精细化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应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健全资助管理体系,探索实践“阳光助学”模式,通过校园公告栏、学校官网、学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公布资助政策、申请发放流程、受助学生名单等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让资助在阳光下进行,达成可持续化的高质量资助。

二是引入新技术实现资助全过程管理的高效化。例如:采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搭建智能化资助管理平台,借助这些平台,学生可线上提交资助申请,系统也能够自动审核学生提交的材料,有效地提高资助工作的效率和精准性。

三是加强校政沟通合作。各高职院校还应加强与地方教育、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实现资助信息的共享,及时上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变化,通过沟通及时调整资助方案,更新受助学生的个人信息,确保资助资源能够及时惠及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5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型资助育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致力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只有解决好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实现人生价值,进而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

参考文献:

[1] 陈海燕 , 高殿龙 . 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实施路径探索 [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22(04):67-70.

[2] 赵婉君.“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探析[J].公关世界 ,2023,(13):112-114.

[3] 管智骏 , 李敏 , 刘雅芳 . 以职业核心素养提升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实践路径研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37(08):82-84.

[4] 熊强 , 郭强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探析[J]. 职业教育 ,2024,23(13):15-17+23.

[5] 张继伟 . 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 [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报 ,2024,23(06):60-63.

[6] 黄诚 , 刘紫微 , 张志秀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实践探究——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12345”模式为例 [J].高教论坛 ,2025,(03):32-38.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3 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辅导员专项项目)“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成效探索——基于“立行者”项目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ZZX23166)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