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林草资源保护中护林护草防火技术应用分析

作者

江鑫

美姑县合姑洛乡人民政府 616450

引言:

林草资源是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根基,对调节气候、涵养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有不可替代作用,近年森林草原火灾频发,给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暴露出现有防火管理体系与技术手段不足。林草资源保护中防火工作已成生态保护重要环节,加强护林护草防火技术研究与应用,有助减少火灾发生率、推动林草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将分析当前护林护草防火技术应用现状,提出完善管理与技术创新对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一、林草资源防火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林草资源在维系生态系统稳定、调节区域气候及促进生物多样性上作用关键,其防火工作却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近年因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干旱天气增多,森林与草原可燃物大量积聚,火险等级持续升高,火灾隐患更趋突出。部分地区林草分布广、管理范围大且监测手段滞后,火情发现不及时、初期扑救不到位,致使小火演变为大灾。一些高风险地带因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防火通道建设不完善,火灾扑救力量难以及时抵达,加大火情处置难度,气候变暖加快森林与草原植被枯死干燥进程,促使火源传播速度提升,形成大面积高强度火灾,对生态系统造成难以逆转的破坏。

防火管理领域,基层护林护草力量薄弱且专业化程度偏低,不少基层单位防火队伍装备简陋,缺先进热成像监测设备、无人机巡查技术及智能火情预警系统,火灾防控多依赖人工巡查,效率低且信息反馈迟缓。部分防火管理部门存在职责模糊、协作不畅问题,难构建统一高效的防火管理体系,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农牧交错区与旅游区人为火源管理不当成火灾重要诱因,放牧、烧荒、野外用火等行为难有效管控,火灾风险评估体系及应急预案不够健全,缺科学火险等级划分标准,使得防火措施欠缺针对性与前瞻性。

社会层面,公众防火意识淡薄同样是当前林草资源保护需应对的挑战,部分地区居民缺基本防火知识,对火灾预防重要性认知不足,且防火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群众参与防火积极性低,难形成群防群治格局。防火资金投入短缺也成制约因素,防火设施老化严重且缺长期维护,导致火情监测、预防、扑救等环节存在明显短板。应对这些问题需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与社会动员等方面凝聚合力,完善防火管理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公众教育等措施,方能有效回应林草资源防火工作中愈发严峻的挑战,推动林草资源可持续保护与利用

二、护林护草防火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措施

护林护草防火技术的创新与运用是提升林草资源保护水平的核心手段,也是预防和控制森林草原火灾的关键环节,现代科技发展为防火工作提供新思路,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火灾监测体系可实现火情早期预警与快速响应。依托遥感卫星技术、无人机航拍巡查及地面热成像感应装置,能对大面积林草区开展实时监控,形成空天地一体化防火网络。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让火灾风险评估更具科学性,可依据气象数据、植被类型、燃料湿度等指标搭建火险模型并预测火灾发生概率,借助物联网平台实现火情信息即时传输与共享,方便各级防火部门统一调度和决策,大幅提升防火工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实际防火过程中,新型防火技术的推广与装备现代化是提升扑救效率的重要保障,采用高性能水雾喷射设备、便携式风力灭火机及智能化指挥系统,让扑火行动更灵活高效,无人机能用于火情监控,还可在火场投放阻燃剂或灭火弹,弥补传统人工作业在危险区域的短板。防火隔离带建设上,推广机械化开设隔离带技术,减少人力投入并提高作业速度与质量,燃料管理技术亦不可忽视,定期清理林草区可燃物、实施科学的林草覆盖物控制,能降低火灾发生概率。应急通信技术发展确保火场信息畅通,使前线与指挥中心保持实时沟通,避免因信息滞后引发指挥失误,组建专业化防火队伍,配备先进防护装备与培训体系,让人员具备现代防火技术操作能力与科学扑救意识,进而增强整体防火实力。

推广应用层面,需构建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综合防控模式,制定完善防火政策与标准推动各类防火新技术广泛运用,建立长期稳定资金支持机制保障技术研发与设备更新持续推进,加大防火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公众防火意识,让群众成为护林护草防火的重要参与力量,推动社区、企业与政府协同配合搭建群防群治防火网络,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防控格局。结合地域特征与植被类型实施分区分类管理,针对不同林草生态环境选取最适配的防火技术与措施实现精准化管理,持续完善火险评估与应急预案让防火工作更科学、系统且高效,最终达成林草资源可持续保护与合理利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

结语:

本文围绕林草资源保护中的护林护草防火技术展开系统分析,从火灾防控现状、现存问题到技术创新与实际运用展开深入探讨,研究发现防火工作既需依托科技手段提升监测与扑救能力,也需健全管理机制并强化公众参与。唯有将现代化技术与科学管理相融合,方能实现林草资源高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未来应持续推进技术研发与政策支持,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防火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强, 王伟. 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技术研究[J]. 林业科技, 2022, 47(3): 55-62

[2] 周敏, 陈涛. 林草资源保护与防火体系建设探讨[J]. 生态环境学报, 2023, 32(2): 88-95

[3] 张华, 刘洋. 智能化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林业科学, 2021, 57(4): 120-128